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与预防_奶牛论文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与预防_奶牛论文

奶牛乳房炎诊断和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奶牛论文,乳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疾病和市场因素是决定奶牛业实现高效益的关键因素,其中由于疾病所导致的损失最大。乳房炎作为奶牛“四大疾病”之首,不仅导致奶牛产乳量下降、奶质下降、医疗费用增加,严重的还可以危及患病牛的生命安全。

      奶牛乳房又称乳腺,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发生炎症,产奶量减少,或者停止产奶,牛奶品质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是困扰奶牛生长,严重影响奶牛经济效益的常见疾病之一。

      由于奶牛管理或护理不当,奶牛的乳腺组织受到某些化学或物理因素的刺激,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导致奶牛乳房内部发生炎症,影响产奶功能的一种疾病。

      诊断奶牛乳房炎的方法

      通常可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两种方法来进行诊断。

      奶牛乳房炎可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两种。

      隐性乳房炎 是指在临床上通过肉眼观察乳房、乳汁和奶牛精神状态,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异常变化,需要借助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体细胞检测才能做出诊断。在生产中,这种乳房炎的发生较多。

      临床型乳房炎 通过肉眼观察可看到乳房和乳汁有变化,以发红、肿胀、发热、奶牛疼痛为主要特征。根据发病的程度,症状也有不同。有的比较轻微,看上去没有明显异常。有的可以出现轻微的肿胀和发热,对于触摸出现的疼痛也比较轻微,但乳汁看上去变稀,含有絮状物或有凝乳块,奶牛精神状态没有异常。有的可以看到明显的发红,触摸感觉发热,乳房内有硬块。在触摸时,病牛因疼痛而躲避,不让触摸,乳汁颜色为黄白色或血清样,并含有凝乳块,病牛精神状态以及食欲等一般也基本正常。而有的病牛发病较急,不仅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的症状,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到40.5℃~41.5℃,贫血,精神萎靡不振,出现败血症,出现死亡。通常我们通过流行病学,通过临床表现做出初步诊断,针对这种疾病,一定要进行实验室体细胞检测或病原型鉴定等,以确诊奶牛所患的疾病。

      在实践中,体细胞检测是应用较多的方法。体细胞指的是上皮细胞或白细胞等脱落的细胞。当奶牛乳房发生炎症时,乳汁中体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每毫升牛奶体细胞数小于5万的为正常奶牛,超过10万的,为患了疾病的奶牛,介于5万~10万之间的,为可疑奶牛。对于可疑奶牛要进行观察,确定正常后才能挤奶。

      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可采用全身疗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药物。下面提供一种方法供参考:

      采用头孢类,如头孢噻呋或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氯氟沙星等与地塞米松合用。使用剂量应根据病牛患病情况,请教有经验的兽医。

      对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首先要找到发病原因。如果是由病原菌引起的,经过实验室病原学和药物实验诊断后,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或抗菌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因为营养不均因素引起的,要及时补充奶牛缺少的营养。对于已经怀孕的奶牛,不能使用地塞米松。

      联系电话:0451-82718751

标签:;  ;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与预防_奶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