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300)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1例。予以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以使患者的心功能有效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290-02
在心血管疾病中慢性心力衰竭较为常见,且在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预后效果不佳。据大量研究显示[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使治疗配合度得以降低,甚至有些患者中断治疗。为此,对该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同时可以使不良情绪得以缓解。本次实验为分析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选择我院近一年收治的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现将研究结果和护理过程进行如下汇报。
1.临床与方法
1.1 临床信息
此研究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为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31)和参照组(n=31),每组患者比例各31例。研究组患者有25例男性患者和6例女性患者组成,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布在83岁至60岁之间,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72.1±4.6)岁。参照组患者由20男性患者与11例女性患者组成,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布在85岁至62岁之间,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73.6±4.8)岁。统计工具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检验,未产生统计学意义,临床可比性显著增强。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对其病情进行观察,做好宣教工作。研究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模式为综合护理措施,主要护理过程如下:
心理指导:就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其治疗周期较长,且病情较易发生反复,多数患者会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如:焦虑和抑郁,悲伤和恐惧甚至丧失治疗信心。因此,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交谈,告知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治疗机制,并为其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做患者的朋友,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缓解,使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2]。
用药指导: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其主要使用的药物为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强心剂等,因此,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坚持用药的必要性,禁忌擅自增减药物。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将药物的主要功效和潜在的不良反应逐一进行告知,加深患者对主要药物的不良反应进一步认知,从而使治疗依从性得以提升[3]。
基础护理干预:对患者既往饮食习惯进行充分了解,并予以纠正,而后依据科学饮食为其制定方案。日常饮食需加强热量的摄入,并多食用低脂和低盐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鼓励患者晚餐半量。并告知患者需适当的保持休息,不仅可以使心脏负荷得以减轻,同时使患者的心功能得以改善,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活动量指导:护理人员通过口头或卡片形式针对患者病情制定每日的活动量。主要内容为:坚持动静结合,可根据6min步行实验、心脏超声或核素检查测定LVEF值,和患者家属一起制定个体化运动计划,取得配合后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指导活动量的最大量限制:若患者活动过程中呼吸困难、心悸、胸闷、胸痛、疲乏、面色苍白、大汗、低血压等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告诉医生和护士以便及时处理。并告诉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特征、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症状和体征,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和水肿的症状需立即就诊。
1.3 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进行统计,主要包括:LVEF、LVDD以及NYHA分级,最后将研究结果予以详细记录。
1.4 数据处理和计算
研究组和参照组中涉及的数据结果均有统计工具进行检验,软件选择(SPSS17.0),射血分数、LVDD以及NYHA分级为此研究的计量资料,呈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t值为此研究的检验方法,若检验结果显示组间P<0.05,表示组间产生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研究组31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措施,参照组31例患者接受基础护理模式,表明:研究组患者LVEF、LVDD以及NYHA分级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产生,详情数据结果见表。
3.讨论
据相关报道表明[4],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也可以得以增强。综合护理干预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用药指导、饮食和生活干预、活动量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可以将患者的需求进行满足,治疗自信心也会有所加强,与此同时,还可以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以提升,从而使不良情绪得以明显改善。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LVEF、LVDD以及NYHA分级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产生,这一研究结果充分体现了实施护理干预的重要意义,并与既往的报道存在一致性。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以使整体护理质量进行提升,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该护理模式可以进一步实践。
【参考文献】
[1]谢亚利.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4-6.
[2]林凯思.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298-1299.
[3]朱崧毓,栾嵩.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3):1777-1779.
[4]张玉燕.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5):379-380.
论文作者:刘海文,刘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效果论文; 两组论文; 年龄论文; 方法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