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妊娠不同孕周并边缘性胎盘前置应用不同引产方法的效果比较论文_周雪玉

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第二人民医院 423606

摘要:目的:探究在中期妊娠合并边缘性胎盘前置的临床引产中不同孕周的引产方法对比。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中期妊娠伴发边缘性胎盘前置的孕妇60例进行引产,根据其妊娠周数分为观察A组31例和观察B组29例,其中观察A组为妊娠13~18周的孕妇,观察B组则为妊娠18~28周的孕妇,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引产的无边缘性胎盘前置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观察组相类似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A组和对照B组分别30例,对比孕妇的妊娠相关指征,包括患者的引产成功率、胎盘残留情况以及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妊娠13~18周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均没有进行宫腔填塞治疗,同时其他临床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B组孕妇引产成功率和胎盘残留率与对照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B组的子宫出血量、宫缩药物的使用率以及宫腔纱条填塞率明显低于对照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中期妊娠伴随边缘性胎盘前置的不同孕周孕妇进行不同引产探究显示可根据其妊娠周数结合药物的选择,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能够很大程度提升其引产成功率以及安全性。

关键词:中期妊娠;孕周;边缘性胎盘前置;引产办法

随着社会生育年龄不断延迟,女性在生育前的流产次数也有明显增加,这也导致孕妇在首次生育的胎盘前置的发病率有显著升高[1]。因此在胎盘前置的临床处理中一定要针对孕妇的病症做针对性处理,尽可能避免处理不当导致孕妇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2]。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进行中期妊娠伴边缘性胎盘前置不同孕周的孕妇进行不同引产方法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中期妊娠不同孕周并发边缘性胎盘前置的孕妇60例进行引产,根据其妊娠周数分为观察A组31例和观察B组29例,其中观察A组为妊娠13~18周的孕妇,平均孕周15.2周,其年龄为20~27岁,平均为24.3岁,观察B组则为妊娠18~28周的孕妇,平均孕周15.5周,其年龄为20~28岁,平均为24.6岁,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引产的无边缘性胎盘前置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观察组相类似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A组和对照B组分别30例,其中对照A组为妊娠13~18周的孕妇,平均孕周15.4周,其年龄为20~28岁,平均为24.8岁,对照B组则为妊娠18~28周的孕妇,平均孕周15.8周,其年龄为20~27岁,平均为24.4岁。四组孕妇的年龄、怀孕次数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A组和观察A组的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引产,其米非司酮的口服剂量为50mg,连续服用两天后第三天服用米索前列醇0.6mg,在此过程中观察其阴道流血和腹痛病症情况确定其是否需要进行米索前列醇的追加,如果孕妇的妊娠物排出不良则可结合缩宫素进行引产[3]。对照B组和观察B组则进行羊膜腔内注射沙吖啶,其剂量为100mg,每天用药两次,与此同时口服50mg的米非司酮,观察引产孕妇的生命体征状况[4]。在胎儿排出前要对孕妇阴道出血量和宫口进行密切观察,出血量大并且子宫开口较大的孕妇则要尽快行钳夹术终止妊娠,同时在胎儿排出后要对其进行子宫清宫以及止血治疗,出血较多的患者则可结合按摩止血,必要时采用介入治疗进行止血[5]。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的同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P<0.05作为其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在妊娠13~18周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均没有进行宫腔填塞治疗,同时其他临床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B组孕妇引产成功率和胎盘残留率与对照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B组的子宫出血量、宫缩药物的使用率以及宫腔纱条填塞率明显低于对照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详细数据分布见表1。

3.讨论

中期妊娠胎盘前置是在孕妇的妊娠13~27周出现胎盘位于子宫下段,胎盘的下缘部分或者全部覆盖宫颈内口,表现为其位置比胎先露部位低[6]。另外在胎盘与宫口的位置关系分类中将其分为边缘性胎盘前置、部分性胎盘前置以及中央性胎盘前置。在中央性以及部分性胎盘前置的孕妇进行引产很容易导致其出现致命性的出血病症。针对引产出血病症结合剖宫取胎或者子宫动脉栓塞后再实施引产手术,在此过程中依然有子宫大出血或者子宫切除的风险[7]。

本研究中,在妊娠13~18周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均没有进行宫腔填塞治疗,同时其他临床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B组孕妇引产成功率和胎盘残留率与对照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B组的子宫出血量、宫缩药物的使用率以及宫腔纱条填塞率明显低于对照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因此,在中期妊娠伴随边缘性胎盘前置的不同孕周孕妇进行不同引产探究显示可根据其妊娠周数进行药物的选择,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能够很大程度提升其引产成功率以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玉环,王剑平,谢爱兰,胡哲.子宫动脉栓塞术在胎盘前置孕妇中期引产中的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2,03(41):34-36.

[2]杨海英,吴桂芳.两种不同方法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01(08):42-43+78.

[3]王新茹,胡晓燕.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中期引产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02(16):167-168.

[4]王芬.不同引产方法对中期妊娠不同孕周并边缘性胎盘前置的效果对比[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6(08):229-230.

[5]胡昭怡.两种不同引产方法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河北医学,2014,10(20):1666-1667.

[6]李志红.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在中期妊娠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4,34(02):182-183.

[7]林清兰,曾淑梅.胎盘钳夹术在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的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01(07):47-49.

论文作者:周雪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中期妊娠不同孕周并边缘性胎盘前置应用不同引产方法的效果比较论文_周雪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