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510641
摘要:恩宁路历史街区的更新项目作为广州市旧城更新的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本文基于恩宁路的区位、历史条件和文化特质探究当下恩宁路街区保护与更新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通过对以恩宁路街区现状和作为试点进行的永庆片区微改造的观察,试着探索恩宁路街区的保护中的得与失,以及未来的保护方向,从而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恩宁路;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更新;永庆片区;微改造
1.恩宁路街区的背景
恩宁路历史街区位于荔湾区中南部,属于荔湾老城区的核心区域,东起宝华路,北至多宝路,西南至恩宁路。
荔湾旧称 “西关”,是广州的旧城。民国时期,恩宁路历史街区商业发达,民居密集。1931 年恩宁路由十一甫、恩宁东路、恩宁钟巷、恩宁北路修建和扩建而成,两侧随后发展成为商住混合的骑楼街,长度约 700米,其中遍布上百座历史文化建筑,并与另外三条相连的街道共同构成了全市最长并且最完整的骑楼街。恩宁路历史街区中部即恩宁涌南边,骑楼街北边,以前是棚户区,有少量清代的青砖大屋,后期亦有重建,房屋多为低矮、密集的普通民居,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恩宁路历史街区原本是一个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传统社区,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的使用功能呈现多元化发展,历史价值也随之变化。
2.恩宁路街区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广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繁华的老城开始落寞,在破旧危房最多,以传统商贸行业为支柱的荔湾区尤甚[3]。2006年,荔湾区政府提出,广州旧城改造将以恩宁路地块危房改造作为试点,并以多宝路以南,宝华路以西,恩宁路以北的历史片区作为改造的范围[4]。
然而,在2017年2月中旬恩宁路居民的联名书中却提到了改造在没有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的情况下就开工,有些建筑增加了高度、层数,影响了邻近居民家的开窗采光,甚至对居民的房屋造成破坏。也无依法公示改造方案、征求居民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居民在永庆片区内的行动也受到限制。此前政府承诺的“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三方共赢的模式并未实现,居民作为参与者和受益者的地位无法体现。
永庆片区的微改造中体现出恩宁路街区的保护更新仍然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和改善的问题,也给接下来恩宁路街区余下部分的改造带来了许多思考和教训。
4.恩宁路街区的保护构想
“历史街区”的概念最早出自1933年CIAM在雅典举办的国际会议,会议上通过的《雅典宪章》提到:历史街区,是指由历史建筑群、历史文化遗址所组成的区域[8]。最初,对历史街区的保护着眼于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景观风貌环境等静态特征的保护,直到1987年《华盛顿宪章》才开始关注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的权利,并提出鼓励民众参与到历史街区保护中,更突出强调生活的真实性,此时,风貌景观、历史文化以及动态的社会生活都是其关注的对象[9]。
原住民的生活相当于历史街区的灵魂,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中应该更加关注原住民的利益和需求,让原住民参与到保护和更新之中,取得他们的认可,与他们共同进行历史街区的复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尤其是恩宁路街区这样一个生活型街区,更应当把原住民放在首位。
《内罗毕建议》中对“保护”的解释为对历史或传统地区及其环境的鉴定、保护、修复、修缮、维修和复原[10]。其内涵延伸为,在历史建筑保护中,鉴定与保护放在第一位,不得已才采取修复、修缮与复原措施。
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保护是前提,利用是目的,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在恩宁路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应该在基于对恩宁路街区中保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分类上进行。个人认为,应该对恩宁路沿街骑楼进行修缮和保护,拆除乱搭乱建的临时建筑,对建筑立面进行清理和适当的修复,对商铺进行修整,并对商铺制定一些管理条例,把“中华老字号一条街”落到实处,鼓励原住民参与到商铺的经营中,保证商铺拥有更大的本土特征,同时也是对原住民生活、就业的支持和帮扶。对历史文物保护建筑进行修复,成为对恩宁路街区历史的静态展示节点。对其余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不进行大幅度改造,仍然以修缮、复原为主。街区内其余普通建筑,其中已经征收的公房可以像永庆片区一样进行商业利用,激发旧城活力,改造中保留街巷肌理、建筑形态,未被征收的私房鼓励原住民自主更新,更新过程需要政府有统一的监管和专业队伍的帮助。对于恩宁路街区中已经拆迁的地块,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为街区营造良好的景观和社区氛围,改善原住民生活的同时可以吸引游客,提升恩宁路的空间价值,将恩宁路与上下九商业街和荔枝湾景区连成一条完整旅游线。
5.结论
恩宁路街区的改造作为广州市旧城改造的标志性事件,因为其特殊的文化特质、历史背景和当下时代的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转折性意义。
仍在探索中进行的保护和更新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对于保护和改造利用的适度原则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把握。恩宁路街区的改造引入商业、旅游等,这些新功能导致要进行改造性利用的历史建筑的增加。
在接下来的保护与更新中,希望恩宁路街区能够留下其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文脉,重新焕发其“生活型”街区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宏烈.保卫粤剧名街 拯救西关文化——论广州恩宁路骑楼历史街区的复兴规划[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02):1-4
[2]黄灿强.广州市恩宁路历史建筑与利用技术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3.
[3]刘宣.旧城更新中的规划制度设计与个体产权定义一一新加坡牛车水与广州金花街改造对比研究[J].城市规划,2009(08):18-25
[4]关斌.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自组织”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5]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9.
[6]谢涤湘;朱雪梅.社会冲突、利益博弈与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以广州市恩宁路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4(03):86-92
[7]何姗;莫冠婷;莫文意.万科在恩宁路这样微改造,你喜欢吗?(上)[N].新快报,2016-11-05
[8]百度百科.雅典宪章[EB/OL].http://t.cn/Rihiju3
[9]百度百科.威尼斯宪章[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80935.htm
[10]百度百科.内罗毕建议[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894350.htm
论文作者:林沁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街区论文; 历史论文; 骑楼论文; 建筑论文; 广州论文; 旧城论文; 原住民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