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下语文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在小学语文课上不仅要重视基本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还要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语文作文课的开展关系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是关系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践以及吸收能力,学生在参与到语文作文课的授课中,可以在授课方法上展开适当的革新,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以及工具,让语文作文课的模式得到转变,给学生更加多样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本文分析语文作文课授课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前言:
语文作文课是小学语文中非常关键的部分,教师在语文作文课上的任务,不是单纯传授给学生写作的技巧以及方法,也不是让学生遵循着固定的风格以及模式完成某一篇文章的创作,而是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思维,并结合诸多的写作方法以及素材。在语文作文课上教师要转变以往沉闷的氛围,让学生成为语文作文课上的学习主体,并给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提升语文作文课的整体效率。
一、语文作文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学生对语文知识展开学习,不是对基本的语言文字进行掌握就可以了,新课改下学生需要完成综合素质的提升,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逐渐受到了关注和重视,在语文作文课上因为一些教师的观念是比较落后的,授课的方法非常单一,若是仅仅对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展开锻炼,没有在写作思维上的一些训练,以及写作情感上的丰富,就会导致学生虽然是反复不断进行训练。也是无法实现写作能力上的提升[1]。
教师在语文作文课上对学生展开指导,要引入新的方法以及思路,对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及思维进行启发,并让学生逐渐形成写作的兴趣,这样就会让学生爱上语文写作。实际上多数的学生在语文作文课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审题不够清晰,没有对题目的意思有深入的理解,或者是对题目的理解是存在片面性的,也无法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有效展开,普遍上的问题是学生因为阅历不足,在语文作文课上总是找不到合适的素材,无从下笔,让语文作文的可读性不高,其中的内容基本上是凑字。教师需要针对语文作文课的这些问题,改善语文作文课的授课方法,让学生在语文作文课上感受到写作的乐趣。积极参与到语文作文课的训练中,写作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2]。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一)审题以及破题分析
学生刚刚参与到语文作文课的训练中,接触到写作的时候,教师要在语文作文课上对学生进行逐渐引导,让学生可以在各方面方法上逐渐掌握,对一些写作的技巧可以逐渐了解到。以往在语文作文课上教师是给学生一个题目,然后让学生展开写作,学生就会用非常刻板的方式对内容进行填充。这样写作出来的文章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水平[3]。学生没有对文章的主旨有所掌握,也没有对结构层次以及写作布局有足够的把握。教师需要对语文作文课采取创新方式,传授给学生审题以及破题的方式,这是写作的重要步骤,让学生思考题目本身的意图以及含义。然后可以选择适当的角度展开正式的写作,让学生充分在语文作文课上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以及自主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教师在语文作文课上给学生布置题目“记录生活中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教师要对学生展开适当的启发,让学生在语文作文课上进行探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问题,讨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及意见,因为这明显是叙事文章,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或者是自己的一些见闻,教师要让学生之间相互探讨,打开写作的思路,对学生的写作是非常大的帮助。
(二)组织活动以及设计实验
学生本身是在不断成长的关键时期,重要的特点就是思维非常活跃,对周围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教师在语文作文课上不要直接将书本上的一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以及亲身实践中得到亲身的感受,对问题展开分析以及验证。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语文作文课上对一些内容更加充分地掌握。比如在语文作文课上,多数的学生是苦恼自己没有什么素材可以写,本身的阅历不足,加上生活的范围比较小,学习压力大,观察力不足等。教师则是要对语文作文课的方法展开适当的创新,鼓励学生亲自到生活实践中进行素材的积累,比如一些情感类的文章,多数是亲情、友情以及师生情方面的话题,这类的文章若是没有学生的亲身经历在,就会导致写出的文章是空洞的。可以让学生参与一些相关的活动,比如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参与班级的集体劳动,为各学科的老师亲手制作教师节礼物等。这些活动让学生产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在写作中就会有素材可以利用,也将学生的真情实感引入到语文作文中,让作文具备更强的可读性,内容更加丰富,一些说明文涉及到动手实践,教师则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些实验,从而让学生有实际的经验。
(三)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作文课上教师要对授课的方法展开适当的创新,提升语文作文课的生动性以及趣味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写作的技巧以及方法加强掌握,并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语文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在语文作文课上引入信息技术,是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比如“未来”主题的写作中,因为学生本身的知识面并不广,对未来的很多想象无法发挥出来,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对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以及交通方式等各个方面,让学生对未来的一些科技趋势以及生活方式有所认知,自身可以展开一定的想象,从而让学生在语文作文课上的积极性更强,写作出来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和有根据性。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的写作潜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结论:
总之,小学阶段开展的语文作文课,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表达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以往学生对语文作文课的印象并不好,因为学生总是无从下笔,教师在语文作文课上应用的授课方法没有足够的趣味性以及吸引力,教师要积极对语文作文课展开创新,给学生制造出全新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郭建新.向着目标推进的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和“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J].江西教育,2019(05):63-66.
[2]马守林.未来教室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如何创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环境[J].甘肃教育,2019(03):73.
[3]周玉琴.基于移动终端互动探究式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以《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9(03):55-56
论文作者:刘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课上论文; 教师论文; 方法论文; 自己的论文; 给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