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与在活动中表现能力--2009年高考语文综合学习问题研究_中考论文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与在活动中表现能力--2009年高考语文综合学习问题研究_中考论文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在活动中展示能力——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管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考论文,综合性论文,试题论文,语文论文,营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从选材范围到题目设计都显现出日渐成熟的趋势。

活动设计具体、贴近学生生活是综合性学习试题的重要特点。例如,湖北省黄石市在综合性学习试题中要求考生针对文学社社刊名称“小荷之角”,说出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安徽省中考题要求考生为“我与文明同行”座谈会拟一条宣传语;江苏省宿迁市要求考生为校报开设的一个新栏目“青春的舞台”设计一段卷首语。选材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十分贴近,这既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课标理念,符合课标的要求,也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的语文能力在考试中得到了展示。

关注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也是这类试题的一个亮点。不少省市在综合性学习试题中涉及了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北京市以上海世界博览会为选材内容,要求考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写出自己对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理解;四川省资阳市以建国60周年为选材内容,要求考生用一个成语为学校宣传橱窗设计一个能反映祖国建设成就的栏目名称;浙江省衢州市则以“我爱斑马线”活动为依托,让考生针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探究。这种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的命题思路,也是符合课程标准中语文学习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大语文理念的。

此外,强调地域色彩、重视民风民俗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也不在少数。这类试题的出发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在活动中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以增强爱国爱家的民族自豪感。例如湖北省黄冈市以“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为活动主题,探究古代诗句中浸润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山西省太原市要求考生为“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设计活动内容和基本思路。此类试题表现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具有较强的文学意味。

从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累为主要选材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试题,则表现了学科本位的特点。例如福建省泉州市通过“使用规范汉字”的语文活动,引导考生探究汉字使用不规范的根源、后果等问题;云南省昆明市以“读鲁迅作品,学鲁迅精神”的读书活动为依托,通过辨识作品、拟串联词和探究鲁迅名言三个环节,考查学生积累、表达和探究的能力。

总之,丰富多彩的选材内容,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使2009年各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充满了活力。

我们在充分肯定2009年各地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综合性学习试题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有一些需要研讨和商榷的地方。

作为中考试题的一个板块,综合性学习要想呈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活动形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这种试题首先要依托一个虚拟的但又是学生熟悉的、相对完整的活动形式,为考生创设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然后拟定若干具有语文综合意义的题目,来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2009年中考试题中,一些综合性学习试题没有以这样一个活动为依托,而是简单地列出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可能是数据、表格,或是几个没头没尾的事件,然后让考生通过所谓探究,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这样的试题失去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考生所做的事情无非是将几则材料进行筛选、归纳,然后得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这种对信息的处理是完全可以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呈现形式,考生也应该在一个自己相对熟悉的活动中,展示自己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语文能力。

综合性学习试题在选材上应该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作为活动的载体,让考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能够产生一种亲切感。笔者曾命制过以中央财政拨款、支援“三农”建设为素材的试题,要求学生就这些问题谈点个人感受,结果一些考生由于对这些事实不够熟悉,不知所云。在2009年中考试题中,我们也发现了类似问题,例如让学生对社会上比较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对一些成年人都无法给出明确答案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等。这些材料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虽然有些学生比较关注这些内容,但毕竟绝大多数人都不熟悉,从中考公平、公正的要求看,就显得有失公允。另外,我们在分析这类试题所给的答案时发现,考生从哪个角度进行探究都有其合理之处,因而试题的区分度也就难以得到保证。

综合性学习试题还应该在“语文性”上下够工夫,无论是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的综合能力考查,还是联系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内容,无论是设计活动计划,还是探究问题、展示成果,都应该突出和强调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考查这一最终目标。例如,福建省厦门市的综合性学习试题,以厦门与金门各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的社会现象为选材内容,设计了一个“夏日话扇”的活动,其中辨识执扇人、感悟扇谚语、画扇赠朋友三个活动环节的设置,就涵盖了考查文学名著人物、理解谚语含义和描写古诗意境等语文味很浓的内容。这既考查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能力的迁移,也表现了命题者致力于考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命题意图。但是,有些综合性学习试题的语文味就不够,比如,一些试题要求考生介绍本地的风景名胜、名菜小吃、手工技艺,为这些内容写宣传语,尽管命题者提出了“语言生动”等要求,但总的感觉不像是在考查语文能力,而是在考查学生的生活常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是对学生语文实际能力的一种考查,我们相信,语文教师在不断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中有关综合性学习评价理念的同时,会使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更加符合语文学科规律,更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目标。

标签:;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与在活动中表现能力--2009年高考语文综合学习问题研究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