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一些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在工程实践中推行工程项目管理,业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由于可参考的经验较少,使得工程项目管理在运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入手,探讨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质量控制
由于市政施工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差异,市政工程施工时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施工质量问题。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将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一些相适应的措施。
1.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人”的因素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来说,“人”的因素是影响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能力对于工程项目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有效控制“人”的因素对于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工程建设中要强化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提升工程全体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以及自我管理意识。强化竞争机制、奖惩机制建设,全面发掘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提升工程质量的目的。
1.2“机械设备”的因素
随着建筑工程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机械设备的可操作性、整体质量、对于施工环境的适应程度等“机械设备”的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机械设备对于工程建设的影响是间接的,因此在前期的规划设计以及方案制定中,在工程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自动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实用可靠、易操作的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中,技术人员应该定期对于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以及维护保养,从而保证机械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1.3“材料”的因素
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如果材料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那么工程建设就会存在较大质量问题,相关建设标准可能就满足不了需求。当前很多工程事故的发生都与材料质量不过关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对于市政工程建设来说,其具有材料种类少,单一材料用量大的特点,如果不能够有效控制材料的质量,那么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
1.4“方法”的因素
工程施工的“方法”是指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流程、工艺技术、项目组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等工程项目涉及到的技术、管理环节。施工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施工项目进度、质量、投资等工程目的能够达到预期计划,因此在方案的制定中,应该综合考虑技术、施工、管理、工艺流程等所有环节,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尽量保证施工方案满足切实可行、经济合理、工艺流程科学有效、组织管理高效、施工简单易行等要求。在施工中注重施工环节的控制,将质量控制最为核心,严格执行制定的施工组织计划,强化标准以及规范建设。
2.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策略
2.1明确质量控制的主体,强化规章制度建设
作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主体部门,项目经理部门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强化工程质量控制意识,完善并落实工程质量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规范标准,从而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工程施工期间,项目经理部门应该强化对于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组建专业的质量管理小组,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实现对市政工程建设的有效监督、检查和指导验收。同时强化责任人负责机制,明确总项目以及分项目的负责人,从而实现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层层管理。
2.2对于承办人员的把关
在市政府决定进行市政工程的时候,对于承办单位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对于承包商的技术能力,以前的工作成果、工作态度以及业内的评价都应该以有一整套完整的评价体系。负责人的承包单位是对于工程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拒绝腐败现象的发生。施工队伍应当按照政府相关规整制度进行作业,并接受市政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检查,对于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更正,对于下属的工作人员的招聘,要有严格的把关。市政在进行验收工程的时候,也要严格把关及时检查。
2.3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之一,其质量是工程施工的基础,材料质量不合格,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材料的质量标准是用以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如水泥的标准有细度、标准稠度、用水度、凝结时间、强度、体积安定性等,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的质量如水泥的颗粒越细,水化作用就越充分,强度就越高;初凝时间过短,不能满足施工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初凝时间过长,又影响施工进度;安定性不良,会引起水泥石开裂,造成质量事故;强度达不到标号要求,直接危害结构的安全。因此,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就是要检验材料是不是符合质量标准。
2.4施工方法的控制
工程建设的施工方法包括的对象较多主要有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和工艺以及检测施工方法等,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首先在建设前应该详细设计论证施工方案,确保其科学合理操作性强。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进度投资和质量等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不会因为方案的缺陷而影响到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详细的调查了解,在掌握详实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从技术工艺、操作、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各项论证来保证施工方案技术性经济性都比较科学合理,有较强的操作性并且成本较为合理。举例来说制定混凝土浇筑方案时,应确保此过程可以连续进行,并且不会出现初凝现象,如果无法保证这一要求则需要改变浇筑方案。为此应该重新计算缓凝速率以及振捣间隔和强度,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确定。此外一定要从技术方面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确保不会出现因技术因素出现质量问题。比如在液压滑模过程中应保证模板内混凝土重力应大于其和模板间的摩阻力;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则混凝土在拉伸过程中必定会被拉裂而出现质量问题。因此为了控制工程质量应该通过现场跟踪检查来发现一些不合理或者存在隐患的情况。这就要求质量管理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勤于动腿动眼动手。具体来说就是经常到施工现场了解检查情况,并仔细观察发现一些各种问题并将各种情况记录下来以便分析总结,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消除隐患,减少经济损失。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预制构件和进场材料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含灰量是否符合要求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2.5施工机械设备选用的质量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对工程项目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为此,在项目施工阶段,必须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设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参与承包单位机械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评审,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力求获得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3.结语
为了更好的保障城市建设更加全面有序的发展,需要建设单位重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管,全面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从工程建设施工的全过程加以强化,并将质量管理切实的融入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以便更加科学有效的确保工程的高质高量完成。
参考文献:
[1]利绍波。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
[2]辛春。刍议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赤子,2012(08)。
[3]龚小军。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1)。
论文作者:田玉珍,李美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因素论文; 工程论文; 市政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