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层流病房整体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在我院层流病房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46例)与干预组(4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HAMA、HAMD,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1.30%)明显高于常规组(73.9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层流病房的整体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舒适护理;层流病房;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
前言
层流病房,即无菌病房,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且所有物品均经过消毒灭菌处理,确保室内无菌。层流病房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应用于经过大剂量化疗与放疗,造血功能与免疫功能缺失的患者,目的在于减少多种病原菌的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1]。当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功能缺失,容易引发感染等多种不良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对患者实施环境隔离保护,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但由于隔离状态的患者往往产生焦躁、抑郁等情绪,影响治疗效果,有学者提出,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舒适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94例层流病房收治的患者为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94例在我院层流病房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46例)与干预组(46例)。常规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4例与22例;年龄为8-71岁,平均年龄为(38.95±4.71)岁。干预组,男女男女患者分别为25例与21例;年龄为9-69岁,平均年龄为(38.36±4.81)岁。所有患者均经意识清醒,无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等疾病,符合本次研究的标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 > 0.05)。
1.2 方法
1.2.1常规组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
每小时进行12次以上的换气,确保病房内处于无菌状态。护理人员应当进行层流病房的日常监护,对监视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一大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鼓励患者家属通过隔离窗、电话等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
1.2.2干预组
干预组实施舒适护理:
基础护理: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临床表现为乏力、寒冷、疼痛等,均使患者产生生理不适。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保持热情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剪指甲、更换床单等日常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关爱。整个过程需保证动作轻柔,减少患者的不适。
心理护理:由于层流病房为封闭式病房,患者与家属只能通过电视、对讲机等方式联系,无法陪伴在病床边。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病房的巡视,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倾听患者的诉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向患者讲述疾病有关知识,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消除不安心理。鼓励家属与患者通过电视、对讲机进行联系,缓解患者内心的孤独感,提高治疗依从性。
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恒温恒湿、安静整洁的层流病房,温度为22-24℃,湿度为50%-60%,病房室需配备电视与对讲机,方便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同时在病房的装饰上可使用浅蓝色或者浅绿色窗帘,使患者心情愉悦,改善焦躁、抑郁等负面心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2],进行分析。
心理状态:心理状态: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干预前与干预后两个时间点,满分为52分,分数越高,表示越焦躁、越抑郁。
护理满意度:使用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别对护理态度、护理技术等进行评价,总分为50分,0-25分表示不满意;25-35表示满意;35-50表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试验。计数资料组成,用“n/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干预前,干预组患者的HAMA、HAMD与常规组相比,均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HAMA、HAMD,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层流病房的患者病情相对严重,疾病带来的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给患者的生理带来不适,同时患者与家属隔离,心理状态相对脆弱,伴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如:焦虑和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疾病恢复造成比例影响。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有效护理的同时需实施舒适护理,其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生理不适,同时可以使不良情绪得以改善,对患者的病情康复也起到促进作用。本次研究中,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HAMA、HAMD,均明显低于常规组,证明了舒适护理对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1.30%)明显高于常规组(73.91%),提示了实施舒适护理,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既往的治疗对设备的先进和技术高度关注,对以人为本的护理措施和患者心理感受严重忽视,与此同时忽略了诸多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对层流病房的发展进行阻止。通常情况下,层流病房环境相对冷清,之后会致使患者产生诸多陌生感和恐惧感,在治疗期间,如:引流管、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的使用会增加躯体痛苦,上述心理和生理均会对患者的恢复有着不利影响[11]。
综上所述:在层流病房的整体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海燕.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运用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6):831-832,833.
[2]谭丽敏.舒适护理在肝炎病房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6,(21):191-191.
[3]王虹.舒适护理模式在特需病房的护理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5):2110-2112.
论文作者:万雨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患者论文; 层流论文; 病房论文; 心理论文; 满意度论文; 常规论文; 状态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