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移植与高等教育改革_日本大学论文

国际移植与高等教育改革_日本大学论文

高等教育的国际移植与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杰出教育家西奥多.姆.赫斯伯格(Theodore M.Hesburgh)神父曾经这样说过:“大学是所有社会机构中最保守的机构之一;同时,它又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机构。”① 大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呆滞现象俯拾即是,同时,高等教育本身又经历着千变万化,而且还牵动了其他社会领域的变革。高等教育的国际移植就是引起高等教育系统变革的因素之一。

一、高等教育:国际移植与变革

高等教育形式和观念的国际移植是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途径之一。对接受国来说,通过这种途径引起的重大变革主要有两种形式:外部强加的变革和自愿引进的变革。

(一)外部强加的变革

在殖民主义统治下,外部强加的变革比较普遍。譬如,在19世纪、20世纪,英国和法国把本国的模式移入到了各自的殖民地。印度、牙买加、加拿大和加纳这些英国的殖民地,在移植英国高等教育模式后,其高等教育都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院校在任命教职员工和选择学生方面拥有自主权;为培养公共行政官员而实施通识教育,甚至是古典教育。而在法国的殖民地,如泰国、突尼斯和特立尼达,移植的结果是:建立了一个国有化和集权化的高等教育系统,这个系统装备齐全,致力于推动行政上整齐划一的结构,例如国家教育部的设立和文职人员的录用。

纵观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我们会发现:其高等教育系统最基本的变革——即现代系统的建立是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移植国外模式为肇始的。

这种案例在非洲大陆随处可见:“大多数非洲大学是新近从欧洲移植而来的。它们创建于殖民统治的最后一段时期,用的是宗主国的资金,遵循的是宗主国规划者的意见。即使有一些非洲人的意见得到了采纳,他们本人也是殖民主义教育或宗主国教育的产物。”在这些国家,国际移植的影响根深叶茂:先进的殖民主义强权国家用其界定的现代化的含义,在非洲大陆上强制推行其所谓的“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并通过这种手段建立起殖民主义教育体制,这种体制提供了特有的分工形式、观念体系和权力结构,从而决定这些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实施方针。一个新生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深深地烙上了从一个或多个国家脱胎而来的“遗传印记”。②

(二)自愿引进的变革

自愿的引进是高等教育变革的另一条基本途径。美国和日本的高等教育系统均是很好的例证。

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早期,它不仅深受早期移民带入新大陆的英格兰文化的影响,而且还深受18世纪和19世纪仿效苏格兰的改革者的影响,如美国第一所学院——哈佛学院是以英格兰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为样板的,而威廉和玛丽学院的建立则更多地受到苏格兰大学的影响。同时,在许多方面它还深受德国风格的影响,一些美国学者和考察者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亲历德国大学后,把他们的经验带回了美国,使美国的高等教育观念、课程体系以及教学组织模式,留有深深的德国痕迹。

日本,正如天野郁夫所说:“我们的分析必须从这样一个事实开始:日本是以西方大学为样板而建立起自己的高等教育系统的。”③ 明治初期被称为日本的第一次起飞,伴随着经济起飞的是西洋化的过程。1872年8月明治政府颁布了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法规——《学制》,它完全因袭了法国模式,实行中央集权的大学区制,但在学习年限、教学科目和内容上,又以美国和德国模式为范本。为了迅速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明治初期,政府曾高薪聘用外国专家亲手传授技术和经验。据统计,明治初期日本从国外聘请的各类专家总计达8000余人,1868—1874年,有550余名学生留学海外;④ 二战后,日本进入第二次起飞,主要得益于美国的扶持。日本现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教育基本法》的制定与颁布的依据之一就是:美国占领当局的《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它是1946年后日本教育制度改革的蓝本。

(三)国际移植与本土化

强制性的引进一般涉及面很广,因为宗主国的执行人员拥有很大的权力来推行他们组织高等教育的理念。此外,他们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应具的模样已经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即使他们也意识到尚有一个适应新环境的问题;而自愿的引进往往是零零星星渐行渐进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决定该从国外引进哪些东西,如何进行实验,以便创造出一个合适的系统方面,当地人们的需求和期望则有更大的影响力。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形,由国际途径产生的变革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使国外的组织形式适应本国环境和传统?⑤

强制性移植如此,例如伊朗和印度,“随着西方教育制度移植到伊朗,人们就期待这个制度会兴旺,会有助于发展,并解决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问题。可是这些期待的东西,并没有实现。”⑥ “不管是伦敦大学、牛津大学抑或是剑桥大学,他们不能在印度的条件下被复制出来,印度本土环境中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性和传统也改变了高等教育制度的结构和运作”。⑦

自愿移植更是如此,例如美国和日本,“德国的模式在美国得到了最有意识的模仿,但其结果却很少具有德国性”,⑧ “日本人对德国大学的模仿是有高度选择性的,他们改造大学,为的是适应自己民族的需要”。⑨ “按照日本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好恶”(川端康成语)来作出选择,然后日本化。只有“外来”形式中适应本土环境和传统的那一部分才被吸收和改造。再如澳大利亚,在其殖民地时期,其高等教育可以说是大英帝国教育的翻版和移植,几乎原封不动地移植了英国的教育模式,深深地打上了殖民地教育的烙印。1901年澳大利亚摆脱了漫长的殖民统治,成为英联邦自治领地之后,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走上了一条借鉴胜于抄袭,改造多于模仿的道路。通过对国外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的吸收、 改造和消化, 并结合本国国情, 澳大利亚逐步创造和建立了具有其自身特色的现代教育制度, ⑩ 其中高等教育供款计划(Higher Education Contribution Scheme)就是其高等教育国际移植与本土化结合的比较好的例证。

二、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的移植与传统的变革

从清朝末年在被动打开国门后,中国对西方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一系列排拒与接纳、抗阻与移植的矛盾演变。作为现代化“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从外国移植引进的。

(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取法日本和效仿欧美

1.二十世纪初的仿日

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雏形。1902年清政府“上溯古制,参考例邦”,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学制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段,高等教育又分为高等学堂及大学预科、大学堂和大学院三级。1904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在“壬寅学制”基础上修改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个学制除宗旨有所改动外,在学校制度等方面并未改动,整个教育仍为三段,高等教育仍是三级,不同之处是将大学院改为通儒院,年限为5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开始确立。然而,无论是“壬寅学制”还是“癸卯学制”,都是完全模仿日本的产物,如果与1900年的日本学制相比,“只是名词的不同和当时在大学预科一级,因中国具体情况的相异,而把一些过去设立的学校,如方言堂、实业教员养成所等编入而已”(11)。

除了宏观的高等教育制度外,当时即使是每一所具体的高等学堂的设立,也无不受到日本的影响。四川高等学堂监督吴峻在上任前,以为“事属创举,没有成规可循,乃东渡日本考察学制,回国后又到京师大学堂考察,斟酌损益,草拟高等学堂规划,由建筑校舍到设备,校具,图书,巨细靡遗”。(12) 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可以这样说,清末的高等教育,大至框架结构,小至一堂一课,均带有深深的日本印记。

当然,在这个阶段,在教育思想、课程设置、师范教育等方面日本教育对中国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通过日本引进或翻译的西方教科书大量出版,所有这些都对先进教育理论的传播、教育观念的近代化以及晚清社会的变革产生了推动作用。

2.二十年代后的学美

二十年代前后,以杜威(John.Dewey)为首的一批美国教育家,如孟禄(P.Monroe)、推士(G.R.Tuiss)、克伯屈(W.H.Kilpatrick)等联袂访华,杜威鼓吹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平民教育”等,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国内反封建教育的理论需要,推士、克伯屈等人宣传的科学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教育测量学,更使中国人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更具科学和理论色彩的教育理论体系,美国的理论因此取代了来自日本的理论,在中国教育界广泛流传,并开始深刻地影响中国的教育实践。

在这样一个广泛的背景下,留美学生的回国从教,对中国教育的进一步近代化和全面模仿美国,起了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这首先表现为1922年的学制改革,第一,这次学制改革不立教育宗旨,而是制定了:(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 )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等七项标准,就是明显地受到了杜威“教育无目的”的影响。而标准中“谋个性之发展”、“注意生活教育”,也体现了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即生活”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第二,废除了原来的学制,采用了美国的“六、三、三、四”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至今。第三,1924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国立大学校条例》,国立大学以“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材”为宗旨,设立董事会、评议会、教授会,并开始实行学位制度,采用选课制等,也无不体现了美国教育的影响。(13)

留美学生群的崛起,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甚深。他们大部分任职高等学校,直接参与高校的管理与教学,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中国高等学校的管理、教学和学术研究水平,使中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他们同时也搬回了美国的教育制度和办学思想,直接促成了中国教育由模仿日本到取法美国的转变。“五四”以后,直至1949年,中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就是按照美国大学的模式,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二)建国后苏联模式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走上了“以俄为师”的道路。

1952年起,教育部规定大学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室。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经过调整,高等学校由1949年的129所调整为143所,综合大学由49所调整为14所,工业院校由28所增加到38所,农业院校由18所增加到29所,医药院校由22所增加到29所,师范院校由12所增加到33所,1958年又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院校,如航空学院、邮电学院、钢铁学院、石油学院、地质学院等。(14)

此次调整改革使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大学规模扩大、办学效益有所提高、区域布局相对均衡。然而,由于这次调整过于关注当时的经济发展需要,缺乏长远考虑,并以政治、经济制度作为取舍教育制度的唯一标准,以致在实践中出现了盲目地、机械地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经验和情况。对原先高等教育中合理的、有益的东西,如公立私立高等教育并存、中央与地方共同办学、通识教育模式等合理的内核予以否定,行政集权、政府包揽、体制多元化格局消失,致使其后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日益失衡、专业越办越窄。一方面文科人才偏少;另一方面理工科学生不仅因为专业狭窄,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同时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此外,由于这次调整以设置专门学院为重点,一个专业一所学校,不仅学校规模小,效益低,且重复设置严重,这些在后来都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15)

(三)改革开放以后对先进国家高等教育的借鉴与移植

改革开放,使我们有了更广泛地了解世界的机会,“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气候和氛围,为我们全方位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所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较好地处理了对国外模式的移植与中国教育传统的关系: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来创办现代高等教育所形成的理念,所积累的经验正日益受到重视,学术上的专制主义、高度统一,培养目标上的面向精英、培养治才及管理体制上对政府的依附关系等等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流传统,因受到冲击而逐渐淡化;而以书院为代表的学术上的相对自由,培养目标上的相对大众化、管理体制上相对游离于政府管辖之外、对人文精神的张扬等等我国高等教育的非主流传统,重新得到人们的认识和提升,且与外来观念相融合,正在成为创办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精神渊源。(16)

从我国高等教育百年的沧桑变迁中,可以看到,国外高等教育的移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中国原先是半殖民地国家,殖民地国家中出现的强制性移植在我国特征不明显。无论是清末的仿日,还是民初的学美,甚至建国后在特殊背景下的师俄,自愿的移植更多地处于“自在”状态;改革开放后,我们对国外高等教育的借鉴更加自觉。

三、结语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国际交往的加速,国际借鉴的可能性增多了;文化教育间互相了解的需要进一步增加,各国之间自愿相互学习的情况不断增多,这些都把高等教育推向了国际化。特别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便捷,跨国和跨地区的网络教育正逐渐形成,这更加快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当然国际移植和借鉴要适应本国的环境和传统,但国际移植不会因噎废食,即使将来强制性的移植会变得越来越少,国际移植仍将是产生变革思想的重要原因。“来自以前被认为是遥不可及地方的力量”(17) 及其变革思想构成了要求改革高等教育系统的压力的一部分,这些思想经过扬弃和整合将被运用于本国的改革之中。

注释:

①②③⑤ Burton R Clark.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Academic Organization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P182 P227—228 P229 P230

④ 张健、王金林主编:《日本——两次跨世纪的变革》[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416页。

⑥ 露丝·海菏主编,赵暑明主译:《东西方大学与文化》[G],法特米·巴盖里恩:《伊朗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保留》[A],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页。

⑦ 安双宏:《印度高等教育:问题与动态》[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⑧⑨ 王承绪主编,王承绪、徐辉等编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0页。

⑩ 王斌华:《澳大利亚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前言ii-iii。

(11) 汪向荣:《日本教习》[M],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3页。

(12) 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13)(15) 谷贤林:《百年回眸:外来影响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82、84页。

(14) 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第14~15页。

(16) 田正平、张彬:《模式的转换与传统的调适》[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第100~101页。

(17) Robert.F.Arnove & Carlos Alberto Torres.Comparative Education-The dialectic of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 1999 p8

标签:;  ;  ;  ;  ;  ;  ;  ;  ;  

国际移植与高等教育改革_日本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