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埏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1100)
【摘 要】宜居城市的设计不能忽略对历史的认识和对过去的经验和智慧的研究和借鉴。本文从与自然的关系、选址、建筑、人文等方面分析了侗族聚落的生态智慧和技巧,总结了这些经验和智慧对当今宜居城市建设的启发,提出宜居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侗族; 生态智慧; 生态智慧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6-0028-02
1.前言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需要有“思接干载、视通万里”的时空观,即要立足今日,分析矛盾、解决时下问题,又要展望未来,提出种种设想,进行科学规划,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历史的认识,对过去的经验和智慧加以归纳、总结和提炼,寻找规律,将其智慧融会贯通到当今规划之中。
当前中国处于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大拆大建、迅速膨胀,城市中华丽的建筑、精美的庭园或气派的广场的例子不胜枚举,可是美好宜人的环境却不容易找到,相反自然山形水系被破坏、建筑高能耗、舶来植物的高维护成本、广场成晒场等等问题比比皆是。农村亦问题重重,二层小洋楼已经普遍取代了古老土坯房、砖木房,然而,居住环境却不让人满意,湖南众多小洋楼二层夏天热、冬天冷,使用率偏低,人们反而怀念土坯房冬暖夏凉,且外观雷同、缺乏美感,造成地域特色丧失的危机,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如何谈得上“诗意地栖居”?与联合国提出的“共建一个充满和平、和谐、希望、尊严、健康和幸福的家园”亦相距甚远。与此形成对比倒是那些历史地段、传统村落反而显得温暖和有趣,成为人们流连向往的地方。
在湘西南、桂北、黔东南等侗族居住地,至今保存众多以古老干栏式建筑为主体的原生传统村落,干栏式建筑悠久历史,从新石器时代便在此地盛行,人们至今还在使用甚至建造着这种建筑。它在适应民族生活习俗和环境条件方面具有的优越性及其建筑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2.侗族聚落的生态智慧
2.1 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
侗族为稻作民族,他们的衣食之源是取之不尽的大自然。因此,侗族敬重自然,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命与生存之源,人类对自然先是共栖共存,其次才是开发利用。并将友好相处的自然观体现在生产生活中。
侗族生产生活尽可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保持一致,是因地制宜地均衡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所产出的各种产品。对自然资源的领有和使用尽可能保持相对完整,并以合款协议的方式,将这种领有和使用长期保持下去。侗族生息的地理环境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耕地不足,稻田难以连接成片。侗族村寨范围按小流域来划定,因而各侗族村寨所处的自然环境中山地、平坝、水域、森林、草地和稻田等各种环境要素都能齐备, 既能保证基本生活用品的均衡产出,又能保证有大片宜林地供发展林业使用。在侗族人民的观念中,最佳的人居环境应该是山、水、田各有其份。合理配置林、田、房舍、水域、草地,求得人居环境的理想化。对河流湍急的村寨,他们采用人工分流改道依据地势构建河、塘、田、寨交错分布的格局。黎平县永从乡九龙寨在人工河流改道的情况下挖掘九口大塘,养鱼兼防火,并与河流相通。稻田位于塘河下方,村寨则建在塘河之间,寨头建有凉亭,寨尾有风雨桥,寨中则有鼓楼,形成参差错落、随地势起伏的理想人居环境,显得姿采万千、生机盎然。村寨与周围的山、水、林木、草地融为一体。每一个侗族村寨都是一个由多种自然生态背景整合而成的生存空间。在此基础上发展“以粮为食,以林为用”的经济模式。侗族的木构建筑材料均为杉木,侗族有300多年人工种植杉树的历史,发展成特有的人工用材林业,侗族地区有名的“八年杉”从定植到主伐只需8年。林区通过侗款进行规范化管理,不得随意砍伐。侗族人民的这种生存智慧所体现的实质与当今倡导的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谓不谋而合。
2.2 选址的智慧
侗族聚居于山区,村寨基地选择注重风水位置、微气候条件。利用最简洁、最廉价的方式改造室外环境。尊重气候条件,并通过众多手法以降低建筑对能量的需求。
2.2.1 向阳原则——采暖
(1)冬季充分利用日照是最经济、最合理的采暖节能途径,阳光又是人类生存健康和卫生的必需条件。为留出耕地,侗族村落一般沿山麓而建,依山坡层层叠叠向上发展,基本全为坐北朝南,东西向很少。以争取尽量多的日照。
(2)建筑在南面有可开启的宽阔前廊,白天开启,阳光铺洒,人们白天大部分时间均在此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 通风原则——致凉
侗族民居在满足冬季采暖要求同时,兼顾夏季致凉,采用的是最古老、最合理的方法:争取良好自然通风,即利用夜间凉爽的通风使室内降温。
面朝南可接纳夏季主导风,北面山体可挡住冬季主导风,侗族还善于利用植被、地貌对导风的作用。
由于寒冬的冷气流在凹形基地会形成冷空气沉积,造成霜洞效应,侗族村落一般不选址于凹形基地部位,如洼地、沟底等,而是选址于前有开阔平地的山麓或山腰,追求良好的微气候环境,建筑底层架空不住人,注重室内小气候的营造。
2.2.3 生态结构合理
村落一般位于山腰平地或山麓,下为稻田,上为山林,山林蓄水成为山泉,供给村落生活用水,用过的水往下流又可灌溉稻田。层次井然,结构合理。而山林一旦破坏,则结构也被破坏。规划师需对结构的保护予以重视。
2.3 传统建筑的智慧
侗族的民居、公共建筑均为古老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亦是此地古代土著建筑形式。
干栏式建筑特点有三:(1)底层架空;(2)竹木框架构成承重体系。(3)底层不作为居住功能。人居楼上。
在古代生产力和生产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利用智慧和巧思追求适应环境的理想居住方式,历史地选择了干栏式建筑这一别致的建筑形态,说明它的广泛适用性和普遍的优越性是合乎其内在发展规律的。
侗族聚居地湿热多雨,干栏式建筑可以防潮湿,古代还可以防止毒虫野兽,又能保持居住层的清洁。对于山区而言,干栏式建筑形态对地形变化的适应性极强,利用多根柱子支起一个居住平面,让其底层随地形自由灵活变化。适应于地面崎岖不平的山区。尤其是半楼半地面、半楼半水面的吊脚楼栏更是在水平、竖向几个方向均可随宜调整,什么样的复杂地形都可应付自如。在看来坡大沟深,悬崖峭壁似无立锥之地的地方,吊脚楼都能站稳脚跟,凌空而立,令人惊叹。这种建筑形态,也是山区少动土石方,尽量不破坏原生地貌生态的最经济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
屋面通风层:侗族建筑实际上存在一个屋面通风层。侗族建筑一般为三层,第一层堆放杂物,关牲畜等,二层用来住人,三层储藏。两坡顶悬山屋面,两山面头没有板壁封堵,在三层顶部铺有木天花挡雨,在屋面三角部分空间为通风隔热层。
2.4 场所精神——人文环境的营造
侗族有集群聚居、团结互助的群体意识,热心公益事业,其修建风雨桥、鼓楼、凉亭等公共建筑皆为居民自发集资而建,侗族艺术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其歌舞乐曲多达21款类之多,村落与建筑空间亦处处考虑他们聚会、载歌载舞的功能,这些空间是真实的、充满活力与情感的。侗族人为自己的身心的需要创造了建筑,建筑为为他们的身心提供了庇荫,建筑、空间与活动密不可分、血肉相连。宜居城市的目的何尝不是如此?
3.现代启示
通过材料技术解决生态节能只能算中观或微观层次上的解决问题,生态环境乃一复杂大系统,对历史的经验和智慧加以研究能给我们不少启迪,侗族聚落及其干栏式民居形态历史悠久,至今不衰,这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存在价值和强大生命力。应当慎重对待历史留给我们的任何聚落与建筑形式,不能因为有了现代文明就轻易地抛弃它们。需认真研究它们在适应民族生活习俗和环境条件方面具有的优越性及其建筑经验,以启迪今天。另一方面,要思考历史形式在今天现代条件下如何更新发展,能否为新型村镇、新建筑的推进作出贡献,能否为解决当今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与方法。
干栏建筑具有适应各种地形条件、不破坏基地原始地形地貌、解放地面、利于小气候环境改善等优点。干栏建筑的优越性很早被学者注意到,张良皋先生认为二十一世纪是干栏建筑的世纪,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楼盘将一层架空。
无可否认,侗族传统干栏民居有其落后的地方,如人畜混居,卫生欠佳,易失火,费木材等等,平面型制布局上也有不少与今天的时代生活变化不相适应。不能悉遵旧制、固守传统无发展改进,但也不能丢弃传统,失去精华持色。改造发展创新是历史的必然,但须建立在因利除弊,发扬民族地域特色之上,作为建筑师应责无旁贷去努力探索。
城市不光是安身之所,亦是安心之所、安魂之所。慎重对待历史留给我们的建筑形式,认真研究它们存在的理由和规律,并研究传统建筑经验如何与现代材料、现代技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是保持建筑地域特色、创造宜居城市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良皋.干栏——平摆着的中国建筑史[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2]李先逵.南地区干栏式民房形态特征与文脉,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二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4]曹学群.湖南少数民族[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5]通道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通道自治县概况[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作者简介:张轶群,湖南浏阳人,女,1971.5-,讲师,博士,南京埏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工,长期从事古建筑修缮设计与规划保护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
论文作者:张轶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侗族论文; 建筑论文; 智慧论文; 村寨论文; 村落论文; 自然论文; 历史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