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浊解毒方配合水针对胃食管反流病胃动素的影响论文_霍永利1 娄莹莹3

1.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2.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3.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摘要]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配合水针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配合水针,对照组予兰索拉唑合吗丁啉口服,两组均治疗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MT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不同药物干预4周, 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1.58%,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67.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T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配合水针与传统兰索拉唑配吗丁啉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血浆MTL水平,且化浊解毒配水针组疗效优于兰索拉唑配吗丁啉组。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化浊解毒 水针 胃动素

GERD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症状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本病的发病率在亚太地区有明显上升趋势,占门诊消化道疾病的1/3[1.2],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浊毒”理论在本病的发病及治疗中同样适用,配合水针治疗,疗效满意, 通过观察血浆MTL水平的变化,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GERD的机理。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3]中的有关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6年版《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 [4],纳入试验前1个月内检查证实诊断,受试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配合治疗者。排除合并Barrett食管、消化性溃疡、胃黏膜重度异型增生或病理诊断疑有恶变者,排除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1.2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2年10月~2013年9月,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患者,共80例。按就诊顺序,据随机排列表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过程中因未按要求及时就诊及定期复查,共剔除5例,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观察结束可供统计分析的例数为75例。治疗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1~75岁,平均43.11±5.45岁;病程1~14年,平均7.8±2.01年;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19~76岁,平均46.12±5.20岁;病程1~16年,平均8.1±2.01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予化浊解毒方治疗,处方:柴胡12g、黄芩9g、丁香12g、藿香12g、瓜蒌20g、砂仁6g、半夏12g、全蝎9g、莪术6g、苦参9g、蒲公英15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20g、三七粉2g,每天1剂,水煎,煎2次,取汁300mL,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并予甲氧氯普胺10mg,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疗程1个月。

2.2对照组 对照组兰索拉唑肠溶片(杨子江药业集团,国药准字H20065186)15mg,每日1次,晨起空腹服,吗丁啉2片,3/日,疗程1个月。 

两组均在用药一个月后复查电子胃镜。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综合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6年版《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4]。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但<95%;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但<7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处理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两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3.3 2组症状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58%,对照组为67.57%,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5)。

4 讨论

GERD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临床综合征。MTL属于兴奋胃肠运动的脑肠肽,强烈刺激上消化道的机械活动和电活动,引起下食管括约肌的紧张性收缩,防止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研究表明[5] ,血浆MTL水平降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GERD属中医学“吐酸”、“嘈杂”“噎膈”等范畴,在以往的分型中, GERD大多可分为肝胃郁热型、中虚气逆型、胃阴不足型等证型。李佃贵教授认为 “浊毒理论”可涵盖大部分证型。因脾胃气机失调,水湿不化,日久则气滞、血瘀、湿阻、浊聚、食积、痰结、毒热诸症蜂起,浊邪中阻,气机不利,水津不布,因积湿成浊,积滞化热,郁热内生,蕴热入血而为毒,毒热伤阴耗血,浊毒相干,终使胃热阴伤,胃气不降,浊毒内蕴,“湿为浊之渐,浊为湿之极”、“热为毒之渐,毒为热之极”,浊毒相关为害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因而确立了化浊解毒的治疗大法。临证中多以芳香化浊药物,如藿香、砂仁等药物,配合行气利湿之药物,如柴胡、黄芩。解毒抗炎之药物,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公英等药物。鉴于GERD以胃气上逆为主,方中加丁香、半夏和胃降逆。但浊毒胶结,易缠绵难愈,单以中药为主,起效缓慢,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又为胃腑下合穴,善治胃腑病证,针刺足三里对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6-7]。本研究针刺足三里,并注入药物甲氧氯普胺,能有效提高血浆MTL水平,增加下食管括约肌的张力和收缩幅度,阻滞胃-食管反流,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且起效快,副作用小,操作简单,是临床值得推广的疗法。

参考文献

[1]Holtmann G. Reflux disease:the disorder of the third millennium.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1.13(suppl1):S5-S11.

[2]Wong B C kinoshita Y. Systematic review on epidemiology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Asia.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6,4(4):398-407.

[3]林三仁,许国铭等.2006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7,12(4):233-239.

[4]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5]Kamerling IM,Van Haarst AD,Burggraaf J,et al.Motilin effects on the proximal stomach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and healthy volunteers.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3,285(5):776-181.

[6]韩丽凤,针药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6):16.

[7]刘晓辉,胡建镇.针刺配合胃安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0例[J],河南中医,2006,26(8):64-65.

论文作者:霍永利1 娄莹莹3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化浊解毒方配合水针对胃食管反流病胃动素的影响论文_霍永利1 娄莹莹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