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1]2002年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道德情感的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我国高校教育途径之一,现已蓬勃发展,并发挥综合效应。它不仅能够为社会带来一定的效益,而且能够有效的促进大学生的主体发展,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诸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道德情感作为个体品德心理要素之一,对于个体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社会,联系实际,具有大量鲜活的素材,更容易激发并丰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因此,研究社会实践活动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文通过论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社会实践活动应作为高校的必修课来抓。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目前高校最受欢迎的德育途径,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尤其是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论文通过现状调查,证实了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分析了社会实践活动中道德情感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对于如何更好的发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效,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从学校整体工作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开展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王婧[2]2015年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网民居世界之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深受其影响。大数据时代,数据呈现爆炸性增长,数据分析能力快速进步,一切皆可量化,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类的思维理念面临革命性的变革。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代青年的优秀群体,思想最为活跃,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最能适应时代要求。没有了地域界限、传统束缚、师长权威,而主张崇尚自我、标新立异的网络空间,没有了信息滞后、信息不对称,而充满着海量信息的大数据时代,给大学生提供了与以往时代迥然不同的社会基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法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并结合信息学、传播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的知识进行交叉学科研究,整体上遵循从实然到应然的研究思路,从分析大数据时代的内涵和特征及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入手,力求从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内容与方法、措施与机制等方面提出系统教育的建议对策。本研究由导论、正文和结论叁个部分组成。导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厘清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大数据时代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概念的厘定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大数据时代是本研究的时代背景,大学生道德教育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因此,本章详细论述了大数据和大数据时代的内涵与特征,大数据时代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不同学者对道德和道德教育概念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第二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影响,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章分析了开展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是顺应了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大数据时代更加全面的发展,实现道德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发展。第叁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原则是行动的准则。本章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基本原则,这对于开展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够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为教育者如何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指明方向。第四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大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交互影响、动态发展。大数据时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深刻影响,教育的网络化、信息化、数据化改变着教育活动自身。本章针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整合知、情、意、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采用网络道德教育与现实道德教育相结合、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数据思维与传统经验相结合、情境认知与泛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以期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措施与机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与转型,同时受到西方思潮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这在客观上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道德教育需要有新的视角,并积极灵活地探索新的教育措施和教育机制。本章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措施,包括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构建大数据教育模式、培养大数据素养、完善大数据政策与法律法规等。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机制,包括预测预警机制、数据化管理机制、开放性机制、评价机制与保障机制,使大数据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结论,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和需要推动着理论的产生与更新,只要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就不应止步。
张玲, 王凌霞[3]2004年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道德情感培养的现状调查》文中研究指明道德情感是德育过程中最具魅力的环节,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调查,论证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有效途经,能够最优化的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发展。
黄海[4]2015年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不仅是高等学校,而且也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重大问题。事实上,一直以来,针对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就从未松懈过,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创新方案,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却越来越受到质疑。这之中,不但有教育体制方面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客观因素,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同样面临着改革的困境。现行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能适应新的教育需求的地方。在充分认识变化和冲突的世界,深刻理解教育主体自主需求的基础上,探索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逻辑主线,从分析通识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和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入手,研究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维度,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二者融合的新维度,提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中国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之路,或者说,探索中国大学生德育的通识教育转型之路,顺应了高等教育全球化语境下,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时代诉求,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大德育"的发展思路,理应成为今后中国高校德育发展的观念共识与理想之境。论文研究思路如下:第一,在综述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梳理了通识教育的谱系,探讨了通识教育兴起的动因,论证了中国通识教育的态势。第二,剖析了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回溯了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嬗变,分析审思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目标、方法、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论证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旨归。第叁,探析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维度。辨析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关系,指出了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现状与趋势,并从教育逻辑一致与教育功能互补的学理依据分析入手,提出了"融合关系"是处理二者关系的应然选择。第四,探究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维度。揭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详细探讨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道德价值观教育,论证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的方法、内容和形式。最后,指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构想。从思想道德教育的个体心理机制、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调控机制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互动机制等层面,论证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思想道德教育耦合机制建构路径;从改革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方式、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和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论证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路径: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模式、环境模式和互动模式等要素,论证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隐性路径。据此,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探讨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既要坚持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优秀传统方法,又要结合时代特点,充分梳理和选择经过社会历史筛选与检验的思想道德教育经典,不断吸收通识教育的经验成果,探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新方法与新路径,推广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本文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理论探索,以期对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等具体实践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马军红[5]2015年在《内化视域下高校德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道德内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引导,将社会道德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从而不断完善自我道德品质的过程。道德内化是德育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是道德外化实践得以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是养成个体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道德内化是否完成制约着德育过程的实现,其效果直接影响着德育的实践效果。当前,面对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由计划向市场、由一元向多元巨大转型的发展现状,道德建设与经济、文化的矛盾日益凸显,道德教育的步履变得异常沉重。再加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引发的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意识的激荡,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发展新形势、新挑战,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已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德育的内化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偏差。高校德育长期重视强调的是学生获得道德知识的多少,而较少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内化了道德,其结果是造成学生“知而不信”、“知而不行”,导致高校德育实践陷入困境和误区。为此,不少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决问题的探索,但大多是由外而内从影响个体品德生成的外部因素入手,来探寻德育陷入困境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而德育问题的产生,更为根本的原因应在于内因,在于道德的内化问题。学生只有内化了道德,才有可能实现道德外化养成道德行为习惯,达到德育的最终目的。可见,以内化视角研究高校德育,是解决学生“知而不信”、“知而不行”等德育问题,走出德育困境的关键所在。但遗憾的是,以往的研究对道德内化关注不少,对高校德育研究也可谓深入,但从内化视角观照高校德育的研究却远远不够,未能够结合其他多种学科的相关成果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基于此,全面、系统地探讨道德内化理论与实践,从内化的视角审视高校德育,探寻创新德育的新路径,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成为本文研究所要选择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对道德内化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以期对道德内化的认识更为全面和透彻。在道德内化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具体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文献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整合的研究方法、复杂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教育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大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分析高校德育内化的缺失及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高校德育陷入困境的原因,为基础理论的阐释寻求现实支撑;运用文献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道德内化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筛查梳理、整合加工,以逻辑的方法对有关内容进行统整,建构体系框架,使道德内化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更加严密,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利用多学科整合的研究方法,特别是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整合、哲学和教育学的整合,以开阔研究的视野和思路,克服单一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盲点和缺陷;运用复杂性科学的观点来研究道德内化系统的复杂性,审视道德内化过程的多样性与可变性,研究道德内化过程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坚持教育现象学研究方法“回到事实本身”的态度和原则,在道德内化研究中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的丰富体验,在道德内化的具体情境中整体把握德育经验的意义,以恢复德育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实现德育的返本归真提供理论依据,对各种德育设想和实施方案进行理智的检验和理论上的确证。本论文主要内容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主要是通过对古今中外道德内化思想的考察和借鉴,对道德内化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并进一步分析了道德内化的构成要素、特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明了道德内化是高校德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指出道德内化是高校德育的起始阶段,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基础和关键。继而对高校德育内化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对全球化、网络化、文化多元化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给高校德育内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进行了深层次的理性分析和理解,以期全面了解和把握高校德育内化面临的现实问题,使高校德育勇于应对挑战,不断创新和发展。第二章分别从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的视角,对道德内化进行了不同纬度的观照和理论借鉴。审视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对道德内化的心理因素、运行阶段及状态、心理结构以及大学生道德内化的心理冲突进行了分析。从教育学视角对道德内化给予观照,理解和把握内化与教育的密切关系,提出道德内化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主体间的互动过程,进一步揭示出道德内化是德育过程的本质和关键所在。重新审视了内化范畴在伦理学中的特殊地位,研究了道德内化从初始阶段的义务到完成阶段良心的进展状况,并分析了推动道德内化发展的内动力——荣誉、善美和幸福,对道德内化这一道德现象有了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第叁章对高校德育内化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本部分首先梳理归纳了当前高校德育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大学生道德实践入手,借助具体案例探讨了大学生知而不信、知而无情、错知而信等道德内化缺失的具体表现,指出知性化德育内化理念导致学校德育功能异化,脱离学生生活的非人本化内化客体成为学校的理性工具,单一化内化方法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内化逆反心理,机械化的内化评价引发了学生的虚假内化。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德育内化产生问题的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及学生自身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为探寻德育内化规律,构建德育内化策略奠定基础。第四章主要是基于内化视角对高校德育路径选择进行了思考和探讨。提出发挥学生主体性,立足德育服务实现道德内化;坚持德育以内化为基点,实施道德内化策略;坚持德育回归生活,加强道德内化现实性;坚持德育方法立足实践,提高道德内化实效性;坚持德育评价以内化实效为目标,完善道德内化的策略,从而不断促进和完善学生德性养成。基于内化视角的高校德育策略建构,能够有效解决学生道德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克服德育弊端,切实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以充分体现德育的魅力所在。
王若洪[6]2006年在《关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目前在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主要偏重道德认知教育,而轻视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感教育的问题展开研究。论文首先对道德情感及其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确立了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依据;其次,在对本校大学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情感及其教育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最后,针对大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思考了在高校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实践操作等相关问题,尝试构建了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模式。 论文除导言、结语外,共分叁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对道德、情感、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教育的概念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界定;探讨了道德情感的生成结构、内在运作机制及一般内容:总结概括了当代道德情感教育的主要特征。为高校更好地把握道德情感因素开展道德情感教育确立了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有关问题展开。首先探讨了道德情感在个体品德形成中的特殊地位。然后,通过对大学生道德情感以及高校道德情感教育的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今大学生道德情感带有规律性的特点,考察了高校道德情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指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迫切性。 第叁部分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实践探讨。首先回顾了中外道德情感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然后针对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特点和高校道德情感教育现状,在借鉴和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策略和方法等方面尝试构建了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模式,以期对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论文的创新之处,一是在对本校学生和教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带有规律性的特点,尝试找出有效开展道德情感教育的契合点;二是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从道德情感教育目标、原则、内容、策略和方法等方面尝试构建了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模式,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
赵俊红[7]2016年在《大学生美德化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美德是大学生安身立命之基。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变社会,理应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大学生却受到社会道德状况的左右,大学道德教育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在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中,加之西方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潮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由于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部分大学生未能充分认识到美德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因此,加强大学生美德教育,增强大学生抵御负面效应的免疫力,抵御腐化堕落思想的侵蚀,才能使大学生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人才。重视美德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之一。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高校是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从德育课的设置,到德育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无一不是在实践中“立德树人”。但由于教育方式僵化呆板,习惯于外在灌输和说教,忽视或不善于运用美德的“化育”机制及其规律进行教育,成效甚微。因此,进行当代大学生美德化育研究尤为紧迫而重要。近年来有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上对大学生美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不同程度上对“美德化育”研究具有理论推进和借鉴作用。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美德化育的过程和机制以及实现路径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改革、对思政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对提升大学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方法和路径支持。第一部分,对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内涵与意义进行了阐释。所谓美德是指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化育之“化”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化育之“育”指涵(培)育长养,化育之“境”指从心所欲不逾矩即自由自觉的境界。美德化育就是通过细雨润无声的化育方式,使受教育者把美德的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涵育长养其美德;大学生特有的美德主要包括爱国奉献、求知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内容;大学生美德对于大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是大学生自尊和他尊之要、安身立命之基、生活幸福之源、实现人生价值之本。第二部分,对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理论基础、思想渊源和学理依据进行了挖掘。本文认为,大学生美德化育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思想资源和学理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等理论观点,为大学生美德化育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中外思想家的有关论述和思想为大学生美德化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渊源。中国儒家的教化内省思想、道家“行不言之教”思想、佛家“以心传心”思想等都是其重要的文化养分。西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的美德养成教育思想,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康德的道德熏陶思想,近现代时期麦金泰尔的德性实践理论,都为“美德化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此外,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价值澄清教育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情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也为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研究提供了学理依据。第叁部分,阐释了大学生美德化育的运行要素和运行机制。本文认为大学生既是美德化育的客体,也是美德化育的主体,美德化育是主客体的统一;美德认知、美德情感、美德意志、美德信念和美德行为习惯是大学生美德形成的要素,在大学生美德化育运行过程中,这五大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美德认知是美德化育的前提,美德情感是美德化育的催化剂,美德意志是美德化育的动力,美德信念是美德化育的核心,美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美德化育的目的。这既是美德化育运行的机制,也是美德化育应遵循的规律。第四部分,对美德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大学生美德化育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基于大量调查问卷,论题基本厘清了大学生美德化育主要存在的大学生美德知行不统一、美德教育实效性较差、价值取向模糊或功利化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美德化育理念偏颇、美德化育培育方式方法不力、家庭美德化育缺失、社会美德化育较弱、新媒体与互联网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对美德认识不够。在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利益多元化的时代,对大学生美德化育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需要不断拓展研究,把握大学生美德化育影响因素的最新发展动向。第五部分,对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索。大学生美德化育需要从六个层面展开:强化美德需要是美德化育的前提,潜移默化是大学生美德化育的有效方式,道德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美德化育的重要环节,构建测评制度是大学生美德化育的保障,养成行为自觉是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目的,营建文化氛围是大学生美德化育的活力。这六条路径有助于使大学生把美德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自觉境界。
江耀峰[8]2006年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及实践态度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社会实践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之一,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够为社会带来一定的效益,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责任感诸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600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的调查,描述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频率、原因、感受及对社会实践总的认知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尝试以社会心理学态度影响因素理论和社会学社会化理论为指导,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态度影响因素作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感兴趣和认为应该设置的社会实践类型较多,但真正参与的社会实践类型不到其中叁分之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总的认知和评价是积极乐观的。在社会实践态度的影响因素中,大众传媒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次是年级。最后,通过对实证资料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分析和讨论,笔者提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的具体对策。
马建国[9]2012年在《道德外化与高校外化德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德外化是关于个体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范畴,是内在道德意识向外在的道德行为的转化过程。道德外化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其中既包含着个体德性意义的建构,更包含着德行价值的实现。个体通过道德外化获得的,不是单纯的精神世界,而是以道德行为为价值追求的稳定的道德生成。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多元利益关系、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形成,使得道德建设与经济、文化的矛盾日益凸显。德育在理论繁荣的背后,出现诸多困惑性的问题,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知行不一”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德育理论和实践偏重道德内化,关注点是德育是否做到了让学生真知、真信,忽视了道德外化在个体道德生成和德育中的价值。实际上,德育即使是使学生内化了道德规范,做到了知信统一,但知不等于行,信同样也不等于行。学生“言而不行,知行不一”仍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即使是德育回归生活理念的出现,带来生活德育、体验德育、生命德育等德育理念和模式,如果没有实现对道德外化的关注,改变的也只是道德的呈现方式,就生活培养道德,将道德回归生活,也不能有效解决德育中学生“知行不一”的问题。因此,对道德外化关注的缺乏和实践中“知行不一”尴尬境地越来越成为德育的困惑。德育理论和实践关注道德外化已经成为提升德育实效,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生活的重要命题。本文认为,道德外化是一个重要的道德概念,是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经常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究,有助于把握个体道德生成的规律,有助于以道德外化为视角审视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指导德育实践。因而,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借鉴道德外化研究的前期成果,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个视角,对道德外化进行多角度审视,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历史、比较、逻辑、结构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道德外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对道德外化理论进行丰富和完善。在道德外化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外化过程进行静态和动态地分析,把握道德外化的复杂过程和众多影响因素,并结合高校德育实践,审视高校德育道德外化缺失的现状,提出基于道德外化的高校外化德育的基本构想。在研究思路上,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既有学理上的探索,又注重解决实践问题。本论文具体内容: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是在中外道德外化思想借鉴的基础上,从道德外化的特征入手,对道德外化概念进行初步界定,并将概念放在不同的思维路径中进行解读,进一步明确道德外化的具体特征。第二章在道德外化概念厘定的基础上,对道德外化进行结构和矛盾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道德外化过程放在个体道德生成的动态体系中,探究其实然状态,从而揭示道德外化的动态运行过程。第叁章在从个体心理方面、环境因素等方面系统探讨道德外化的影响因素,从而从宏观角度把握道德外化实现的背景因素。第四章主要是将道德外化理论放在道德实践中进行检验。通过对高校学生道德外化行为缺失的表现和原因探究,揭示高校德育中道德外化缺失的现状。第五章在高校德育道德外化转向基础上,提出基于道德外化的高校外化德育的基本构想,为我国高校德育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策略。主要观点如下:道德外化,就是在道德内化的基础上,个体自主地将内化的思想观点、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实现完善的道德自我的复杂过程。行为的外化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选择、道德意志的增强、道德习惯的养成。本文认为,行为的主动性、过程的复杂性、结果的外显性是道德外化的主要特征。从不同视角关照道德外化,认为,道德外化过程是从思想到行动的转化,目标是德行价值的实现,途径是回归生活实践。将道德外化过程截取一个断面进行静态分析探究道德外化过程的结构和矛盾。本文认为,道德外化结构是一个由心理、能力和行为叁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在道德外化过程中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共同作用,影响着道德外化的实现。个体内化的道德认知和个体的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是道德外化的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中,个体的道德行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道德外化的进程。道德外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行为外化图式,发挥着选择定向和反馈调节等功能。道德外化的运行过程,就是道德外化的各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运行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iv用,促进矛盾转化的过程。道德外化的动态特征包括:道德规范从他律到自律、道德行为从自觉到自然、道德主体从潜在到形成。道德外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复杂的过程,其影响因素很多。影响道德外化的个体心理因素有自我效能、道德需要、从众心理;影响道德外化的环境因素方面包括社会风气、文化环境、道德情景。此外,道德外化也受个体年龄、利益计虑、道德评价等因素的影响。认真考察影响道德外化的因素,将对道德外化的研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于认识道德外化过程,了解道德外化的复杂性,促进道德外化实现具有积极意义。无论道德外化的理论体系如何完善,最终都要通过道德实践的检验。高校德育道德外化的缺失是当前德育的主要问题,主要是从学生的行为上得要验证,表现为言行不一、前后不一、表里不一、行为异化。而道德外化缺失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因素,包括生活庸俗化、价值多元化、主体意识带来权威消解对学生的影响;二是德育实践自身的影响,包括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脱离学生道德外化实践。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将道德外化为作为高校德育的转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道德外化的高校外化德育基本构想,就是以实践作为建构的逻辑起点的,在目标、途径、方法、师生关系、评价等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道德外化的德育实施的具体方案。
饶华[10]2007年在《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随着高校在校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家庭大学生的绝对人数不断上升。高校在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大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他们内心深处潜藏的情绪感受。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家庭大学生不仅与所有大学生一样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由此,贫困家庭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如: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感、自爱自尊感、自立自强感、同情关怀感、社会责任感等。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运用各种路径,采取多种方法,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资助叁者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本关怀,培养自知自控、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同情关怀、理解体谅、乐于交往以及亲和、负责、奉献的品质,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综合育人机制,共同培养和提升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便成为我们对贫困家庭大学生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的全新的独特视域。本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叁章:第一章道德情感的概述,主要论述了道德情感的基本理论、范畴和功能;第二章当前贫困家庭大学生存在的道德情感问题,主要论述了当前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大学生存在的道德情感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其形成原因;第叁章培养和提升贫困家庭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有效路径,主要论述了通过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教育和关爱,以达到培养和提升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道德情感的培养[D]. 张玲. 河北师范大学. 2002
[2].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王婧. 西南大学. 2015
[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道德情感培养的现状调查[J]. 张玲, 王凌霞. 邢台学院学报. 2004
[4]. 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 黄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5
[5]. 内化视域下高校德育研究[D]. 马军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15
[6]. 关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若洪. 首都师范大学. 2006
[7]. 大学生美德化育研究[D]. 赵俊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16
[8]. 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及实践态度影响因素研究[D]. 江耀峰.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9]. 道德外化与高校外化德育研究[D]. 马建国.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10]. 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研究[D]. 饶华. 四川大学. 2007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通识教育论文; 情感教育论文; 化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