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互助合作精神的培养论文_王炳全

教学中互助合作精神的培养论文_王炳全

王炳全 山东省胶州市第九中学 266309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我们的教学中必须更加注重学生互助合作精神的培养,本文从转变观念,更新教法、成立学习小组、选拔优秀组长,明确分工、科学安排活动时机、优化小组管理,提高活动效率等几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转变观念;优势互补;群体智慧;合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0-105-01

互助合作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成为一大亮点,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只有真正感受到的知识才能记得最牢,要想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同潜质学生的特长,优势互补,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去琢磨、去沟通,彼此带动,用一种和谐民主、平等交流的融洽气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互助合作学习有助于消除后进生的失落感,而使他们乐于融入到一个圈子中,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自尊心和自信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更有自信。

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

第一,转变观念、更新教法。教师要对自身角色重新定位,从过去的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树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多启发学生,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样。

第二,建立学习小组。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生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和语言能力等情况编组,让所有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发挥作用,尽量均衡各组间的实力,做到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小组竞赛,发挥群体智慧,从而实现教育成果的最大化。

第三,明确小组内的分工,培养选拔优秀组长。小组合作学习容易出现“乱抢”和“沉默”等问题,很不利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针对此种问题必须明确小组内每个人的分工,使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同时这些角色要定期轮换,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

在互助合作小组中,孩子才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优秀小组长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在选拔小组长时一定要严格考量,可以采用成员推荐和自我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另外,教师必须对所选拔出来的小组长进行培训指导,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组织活动的能力,如:怎样管理小组的秩序,如何开展小组讨论,对于小组内一些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怎么办等等,向老师汇报情况要实事求是。教师要通过各种小组活动树立小组长的威信,消除同学间的意见隔阂,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团队的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四,合理安排互助合作小组的活动时机。通常,可安排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要针对独立预习时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解决,小组长将通过讨论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还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最后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由老师。在课堂的巩固提高环节可以设置小组互助合作交流,使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求帮助。对于学生难以把握,特别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可采用教师点拨和组内互助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师生的共同力量进行解决。

第五,优化小组管理,切实提高实际效率。“小组”这种教学形式的开展对于现阶段教育的发展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为小组活动的开展所做的种种工作都是从一位教育者自身的角度出发,最终的实际效果还是取决于小组各成员的具体操作情况。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互助合作小组的引导。

(1)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被尊重、被理解、受重视的“空间氛围”。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心理空间”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要注重这种“心理空间”的营造,做到师生坦诚相见,畅所欲言,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所表露的情感与想法,并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真诚地对待学生,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中,由于不同经验、性格、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同一个学习小组中学习,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在一个彼此尊重、关心、协调、互助、分享的气氛中进行,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收到了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教育效果。

(2)点滴渗透互助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互助合作愿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需要通过分工合作、小组互助的环节,在分工合作与小组互助获得成功的实践中,学生会产生对互助合作意义的亲身体验,才会产生强烈的互助合作愿望,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互相帮助的情感,提高互助合作的学习能力。

(3)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育观念,提高互助合作效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通过小组的互助合作学习把大多学生从旁观者、配角的位置转变成了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客观评价、及时奖励、促进发展。小学生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为了小组的荣誉会去尽力学习和表现自己,发挥自身优势帮助组内的同学,从而促进小组进步,进而推动班级进步。奖励时要注意个人与集体奖励相结合,使小组成员在情感上融为一体,大家共享着成功的快乐,遇到挫折能够积极考虑原因,寻找对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要是有建设性、创新性的观点,都要在评价时有所体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拓展学生的思路。

总之,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时效性很强,且可操作性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让学生从小就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论文作者:王炳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教学中互助合作精神的培养论文_王炳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