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能源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_地缘政治论文

里海能源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_地缘政治论文

里海能源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里海论文,中亚论文,地缘论文,格局论文,能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各种国际力量围绕着里海能源开发在中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得该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必将对中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里海及其周边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美国国务院公布的一份报告称,据美国能源部认为里海地区石油蕴藏量为2000亿桶,占世界储量的16%。里海地区大部分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位于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大约150个经过勘查的油田,大部分天然气储量位于土库曼斯坦盆地。由于对里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震测试表明该地区蕴藏着大量的碳氢化合物沉积,再加上该地区许多地块几乎完全没有进行过勘查,因此,人们估计里海地区的油气蕴藏量可能在700—2000亿桶之间。保守的估计,该地区的油气储量仍远远大于整个欧洲已探明的约500亿桶的储量, 更何况该地区大块区域尚未采用先进的三维地震法进行勘探,所以里海油气在世界油气资源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国际社会现在普遍重视里海能源,除该地区油气储量丰富之外,另一个原因是该地区油气出口潜力巨大,对世界未来的能源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里海所在的中亚地区人口稀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本地区能源需求不大,因而出口潜力巨大。哈萨克斯坦石油生产量的90%,土库曼斯坦油气生产的90%供出口,石油出口在阿塞拜疆的外贸总额的比重也高达70%。

当前,各种势力对里海能源的争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里海的划分,开采权之争,出口管道战线之争。

1.里海的划分。里海沟通欧亚,是一个跨国界水体,海岸线长1204公里,其权益应由周边国家共享。苏联解体后,里海沿岸国演化为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五个国家。随着人们对里海能源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受政治、经济利益的驱动,里海周边国家就里海划分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里海的法律地位即里海是海还是湖的问题。如果是海的话,就可按海洋法划分,而如果是湖的话,则还没有确定的划分的方法。俄罗斯、伊朗认为里海是湖,不支持完全划分里海,主张共同开发或进行有限划分。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则认为里海是海,应完全划分。阿、哈、土三国都提出了不同的里海划分方案,并我行我素地与西方公司合作进行大规模开发。面对三国的强硬立场,俄罗斯改变策略,以退为进,与哈萨克斯坦进行了单独谈判。经过艰难的谈判,哈、俄两国最终在1998年7月6日签署了按中心线划分里海北部海底的协定。需要指出的是,哈萨克斯坦之所以迫使俄让步,取得谈判成功,美国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俄哈谈判期间,美国明确表示支持划分里海,宣称不划分里海,里海沿岸国家就不可能得到外国投资,美国打算每一个里海沿岸国家单独谈判油气开发问题,而不会与五国一起讨论投资项目。同时,美国还为哈、阿、土三国出谋划策,提出美国拟定的划分里海的建议并得到三国的采纳。这样,在里海划分的斗争中,形成了以俄伊为一方和以美、哈、阿、土为另一方的两个对峙营垒,力量的天平明显有利于后者,最后俄不得不作出让步,按中心线划分里海北部海底。俄哈协定基本解决了俄、哈之间划分里海的问题。但是里海划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沿岸五国也并未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随着里海能源开发的深入,各方将就划分问题展开进一步的争论,为本国争取更多的油气储区,达到利益最大化。

2.里海能源开采权之争。里海沿岸国家就里海划分的争论,其核心是为本国争取到更多的油气储区。在争论未能最终达成共识的情况下,里海沿岸国家出自本国利益,纷纷开始了里海油气田开采权的争夺。非里海沿岸的政府或公司虽不能直接插手里海划分问题,却积极投身于与里海沿岸国合作争夺里海能源开采权的斗争中。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财团在里海能源开采权争夺中占据优势,获取了较大份额。目前,仅美国在阿塞拜疆的开发项目中就占26%的份额。美国的美孚、埃克森、阿莫科等大石油公司已同阿签订了投资额上百亿美元的开采合同。美国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其本身的经济实力、技术优势以及美国石油公司良好的声誉分不开。当然,阿、哈、土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财团的欢迎和信任,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依靠它们的力量,削弱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

俄罗斯在里海能源开采权争夺中相对处于劣势,在国内经济困难的背景下,俄罗斯难以拿出足够的资本投入到里海能源开发中。在竞争中,俄更多的是利用在该地区的地缘优势和传统影响,特别是以里海法律地位未定为由,不时对以有里海能源开发合同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以此对阿、哈、土三国施加压力,迫使它们做出让步,使俄在里海能源开发合同中占有一定份额。

伊朗作为濒临里海的地区强国,在里海能源开发权的争夺中不甘示弱。1994年11月,伊获取了阿塞拜疆与AIOC财团签订的合同中的5 %的份额;1996年5月, 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同伊石油工业建筑工程公司(伊国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签订协议,阿方将其在开发阿沙赫一杰尼兹油气田合同中的10%的份额出让给伊公司,该油气田储量为18亿吨,合同价值40亿美元。然而在美国的反对和制裁下,伊朗并未取得更大进展,甚至在阿塞拜疆与AIOC财团中的5%的股份也被AIOC财团否决了, 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乘虚而入夺取了这5%的份额。此后, 伊朗更坚定地站在了俄否定里海开发合同合法性的立场上。

3.里海能源出口管道之争。更为复杂和尖锐的斗争是围绕着里海能源出口管道走向和路线而展开的。由于里海地处远离世界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的中亚腹地,其油气资源4 万亿美元的价值只有输送出去才能得以实现。“谁控制主导进入该地区的途径,谁就最有可能赢得这一地缘政治和经济的大奖。”(注: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页。)

现有的且正使用的将里海能源外运的输油气管道有3 条:第一条起自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经俄罗斯抵达俄的黑海港口新罗西斯克;第二条自巴库经格鲁吉亚抵达该国的黑海港口苏帕萨;这三条起自哈萨克斯坦西部经俄罗斯抵达黑海。第三条输油管道的运输能力相当有限,每天的运输能力在10万—16万桶之间。

除现有管道之外,土、阿、哈等国与西方财团都迫切要求开辟新的输油气管道。除因为现有管道年久失修,运输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本地区大规模油气开采和出口的需要之外;还因为俄征收的过境税较高;最重要的是哈、阿、土等国不愿让俄掌握该地区油气出口控制权。到目前为止,已提出的输油气管道路线方案主要有:

1.从哈萨克斯坦的田吉兹北油田到俄罗斯黑海海港口新罗斯克。该管道还可以与已有的1400公里长的阿塞拜疆巴库到帝沃斯克(新罗西斯克东120公里)的管道相连,增加阿塞拜疆石油输出能力。 为绕过土耳其海峡,俄还计划修建从保加利亚的黑海港口布尔加斯通往希腊地中海港口亚历山大的管道。

2.将克罗地亚的输油管道升级换代,把克罗地亚与已有的经过乌克兰的朱扎巴管道相连,采用已有的管道体系把里海能源输出到亚得里亚海。

3.从阿塞拜疆经格鲁吉亚到土耳其的地中海的杰伊汉港。在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冲突得到调解以后,不排除这一线路不经格鲁吉亚而经亚美尼亚到杰伊汉港的可能性,而且这一线路也可以通过俄在高加索的管道或在里海海底铺设管道延伸到哈萨克斯坦。

4.土库曼斯坦向南经伊朗再折向西经土耳其到达杰伊汉港。

5.从哈萨克斯坦经伊朗抵达波斯湾的哈尔克岛,这一线路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是从哈萨克斯坦的阿克套港通过油轮将石油运至伊朗的里海港口恩泽里,然后再将原油运至德黑兰、大不里土、阿拉克和伊斯法罕的炼油厂,伊朗则将等量原油通过波斯湾出口;另一种方案是通过土库曼斯坦将管道修到伊朗。

6.从土库曼斯坦经阿富汗抵达巴基斯坦。该管线还可向北延伸到哈萨克斯坦,向东南延伸到印度。

7.以哈萨克斯坦西部油田至中国的线路。该线路的远景还可横穿整个中国大陆向日、韩等国输出能源。

北上的(1)(2)两种方案主要是由俄倡导的,俄公开宣布的理由是这两种方案可以充分发挥俄境内现有的输油气管网络的潜力,比较经济便捷。但潜在的原因是俄罗斯始终把里海地区看作自己后院,它担心绕开俄修建的油气管道不仅会使其丧失对这一地区能源的控制,还会丧失对中亚新独立国家在政治、经济上施加影响的杠杆。因此,俄罗斯竭力主张北上方案,排斥其他方案。为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都倾向于西向的(3)(4)方案,(3 )方案还特别得到美国和土耳其的大力支持,成为俄罗斯北上方案的主要竞争者。南向的(5)(6)方案因美国对伊朗的抵制、阿富汗局势的动荡不安而前景暗淡,但从技术角度看,经伊朗的路线是最经济、最便利的,伊朗利用其地缘优势,在与哈萨克斯坦互换石油计划中取得巨大进展。

冷战结果后,国际地缘政治竞赛从未停止过,其中在能源地缘政治的真空地带(如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和它的远东部分、东北亚、里海地区)的争夺非常激烈。这一点目前在里海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各种势力在中亚的战略目标和利益是不同的,这必然影响它们在里海能源开发中的态度和策略,并进而对中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除本地区国家之外,参与里海能源开发的国家主要包括:美国、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中国。

除了力促中亚各国建立类似于西方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外,美国在中亚主要考虑的是地缘政治和能源安全,其战略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1.解决地区冲突与开发能源同时行进,尽可能多地赢得在该地区的油气资源开采权和运输权。2.支持该地区国家对俄罗斯的独立倾向,削弱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地缘战略优势,阻碍俄与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3.防止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巩固美在该地区影响,从而使俄在西、南两个重要战略方向受到西方的有力钳制。4.制裁、封锁伊朗,削弱伊朗在该地区影响。

俄罗斯在中亚的战略利益主要包括:1.中亚地区对俄罗斯极具地缘战略意义。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证明,这一地区对俄罗斯来说具有重大的根本性的战略意义。事实上,中亚地区是俄的“软胁”,通过该地区可以直捣俄的心脏,地理条件对进攻者极为便利,历史上一些游牧民族正是通过这里直趋东欧平原,实施对东斯拉夫人的入侵。中亚被沙俄占领后,成为沙俄东进中国西北,南下印度洋,西取中东的战略前沿。后冷战时代,这里又成为俄罗斯防止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渗透和维护自身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带。中亚地区国家大都是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这些国家获得独立后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伊斯兰教的复兴,伊斯兰教代替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成为这些国家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伊斯兰激进分子都已在该地区找到立足之地,而该地区南部边界正处于所谓“伊斯兰弧形不稳定地带”。俄本国有2000多万穆斯林,俄南部北高加索地区是穆斯林聚居区,与中亚地区相接。车臣事件、北奥塞梯、印古什冲突背后都有原教旨主义势力的影响。俄如不能在中亚地区保持影响,可能会给原教旨主义势力以可乘之机,使国家统一面临现实威胁。北约东扩也提升了中亚对俄的战略意义。北约还有继续向俄近邻发展的趋势。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东有重新巩固的日美联盟,西有日益延伸的北约东扩,地缘战略环境本已大为恶化,如果再失去中亚,则俄真正成为被西方包围的困兽,恐再难翻身,所以俄决不能放弃在中亚的影响。2.俄在中亚地区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中亚地区是俄重要工农业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市场。中亚区是世界重要的矿藏地,该地区一直是俄棉花、汞、铜、铅、锌、钨、钼、铀等原料的供应地。俄的许多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不具竞争力,却适用于工业基础薄弱的中亚地区,所以该地区又是俄重要的商品市场。影响、控制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运输对俄来说更是利益攸关。俄罗斯目前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油气资源作为吸引外国投资、促进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而一旦优质、低成本的里海能源进入国际市场,西伯利亚原油是难以与之竞争的,这必将使俄的油气出口受到挑战,延缓俄经济复兴的进程。所以俄竭力保持对里海能源出口管道路线的控制,掌握里海能源开发的主导权。一方面力保西伯利亚油田开发不受影响,另一方面从里海油气开发和出口中获取经济利益。3.保护该地区俄罗斯族人的利益。在中亚地区,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20%,总人数在1000万以上。苏联解体、中亚国家独立后,许多地方出现反俄、排俄倾向,众多俄罗斯族人回归俄联邦境内。这种移民浪潮给俄罗斯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保护中亚地区俄罗斯族的权益是俄中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努力,俄已陆续和几个中亚国家签署了有关该地区俄罗斯族的双重国籍、自由迁移、保障权益等方面的协定。然而,一旦双边关系不稳定时,中亚地区俄罗斯族人问题依然可以成为俄介入该地区国家事务的藉口。

土耳其在中亚地区战略目标首先是从里海能源开发中获取经济利益。土耳其石油自足率尚不足13%,而如果阿、哈等国经土耳其外运价值140亿美元的油气,土耳其因此每年将净增5亿美元的收入,同时还可因减少石油进口节支30亿美元。土耳其的另一个战略目标是在政治上成为中亚突厥语国家的领袖。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都是突厥语系的国家,土耳其强调传统文化联系,积极推行“土耳其模式”,增强在中亚的政治存在,目标是成为所谓的“突厥语国家联盟”的盟主。

历史上,中亚地区曾是波斯帝国的一部分。在后冷战时代,伊朗也热心于中亚地区的竞争。伊朗的战略考虑主要有:1.突破美国对其的封锁和制裁;2.在里海能源开发中获取经济利益;3.扩大伊斯兰教在中亚地区穆斯林国家的影响。

通过对参与里海能源争夺战的各个国家的中亚地区不同的战略目标和利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在里海能源争夺中,涉及的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地缘政治因素总是在起着作用;另一方面,里海能源问题是各国中亚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国家,能源问题在其地缘政治战略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等国国小力弱,能源问题是它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这些国家都把保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赌注押在了里海能源开发上。在中亚地区的角逐中,这些国家是力量的受方而非力量的给予者,它们没有更多的力量去影响别国,而只能凭借自己拥有的能源,在各种外部势力之间寻求平衡。能源是它们参与中亚地区地缘政治角逐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土耳其、伊朗与哈、阿、土等国有所不同,它们属于地区强国,获取里海的能源并非是它们的唯一目标,它们投身于里海能源争夺战,有更多地缘政治考虑。伊朗本身是富油国,不需要里海油气来满足本国的需求,它的能源之外的考虑是打破美国的封锁,发展与中亚穆斯林国家的关系,扩大伊斯兰教的影响。土耳其则希望扩大自己在中亚突厥语系国家的影响。争夺能源和这些考虑在土耳其、伊朗的地缘政治中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力图在参与里海能源争夺的同时达到这些战略目标。

美国、俄罗斯作为有世界影响的大国,里海能源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可以说它们并不十分重要,它们参与里海能源争夺更多的是从自身地缘政治全局考虑,把这一争夺看作是其他地缘政治全球战略的一部分。里海能源争夺对它们来说并非目的,而仅仅是它们参与中亚地缘政治角逐的切入点和手段之一。美国的目标在于在力争控制里海能源的过程中,北遏俄罗斯,南遏伊朗,使中亚战略成为联系其北约东扩战略和中东战略、最终完成欧亚大陆地缘战略部署的关键一步。俄罗斯则在受到北约东扩、日美联盟两方面钳制的情况下,力图保持自己的中亚的影响,改善自己的地缘政治环境。

里海能源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势力或以里海能源为目标,或以里海能源为切入点,积极插手中亚地区,该地区的力量对比将发生深刻变化,进而对中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1.地缘政治框架处于演变过程中,地区稳定形势脆弱,存在着“巴尔干化”的可能性。中亚地区国家有着众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一些小国,缺少足够的力量抵制外部势力的介入,同时它们又拥有足以吸引和诱使外部势力介入的因素。中亚国家与巴尔干国家都处于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位置,历年是兵家必争之地,除此之外,里海能源是中亚最具吸引力的因素。巴尔干半岛的地缘政治重要性吸引了众多外部势力的介入,导致该地区的政治分裂和地区不稳定,使之成为所谓的欧洲的火药桶。布热津斯基把中亚地区称为欧亚大陆的巴尔干。各种外部势力插手中亚地区,里海能源竞争日趋激烈,使该地区的地区稳定受到挑战,加剧了该地区“巴尔干化”的趋势。

对中亚各国来说,里海能源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里海能源是吸引外部势力在中亚展开激烈竞争以至造成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里海能源又是中亚各国协调与各大国、强邻的关系,寻求战略平衡的有效工具。围绕着里海能源,中亚国家在各外部势力间建立起艰难而脆弱的平衡。外部势力之间,本地区国家之间,外部势力与本地区国家之间复杂的国际关系,各种战略的碰撞和融合都使得该地区地缘政治框架难以最终形成并巩固下来。

该地区国家存在着深刻的民族纠纷、宗教矛盾以及领土争端。纳卡冲突、阿布哈兹冲突、奥塞梯冲突、车臣战争、塔吉克斯坦内战此起彼伏,战火不断,使该地区成为世界著名的“冲突链”。由于地区局势动荡不安,暂时的力量平衡和地区稳定形势在不断演化的地缘政治框架中仍是脆弱、难以持久的。

2.地缘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势头,但美攻俄守的局面将延续较长时间。当前,各种力量在中亚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它们中没有一个能具备独占该地区的实力影响。美国虽然想填补前苏联留下的力量真空,极力对该地区进行渗透,但毕竟相隔太远,只能借助北约、土耳其等力量间接地施加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成为地区主导力量。俄罗斯实力较为虚弱,为国内经济困难所困扰,无力将其它国家完全排挤出去,更不能恢复类似于苏联的统治,但因俄具备地缘优势,该地区的国家在西靠的过程中也不能不考虑到俄的直接影响。土耳其和伊朗都属于地区强国,能够在该地区发挥一定作用,但它们实力有限,又互相制约而难以独占鳌头。

美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的首要利益是帮助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单独控制这一地缘政治空间,保证全世界都能不受阻碍地在财政上和经济上进入该地区”(注: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页。)。为达到此目标, 美国“必须反对俄罗斯为垄断进入该地区的途径而作努力”。(注: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由此来看, 美俄之争仍是该地区的主要矛盾之一。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运用经济、政治、军事等手段,利用该地区国家西靠的趋势,积极介入该地区事务,特别是在能源争夺和安全合作方面频频得手,取得巨大进展,而俄罗斯则因实力虚弱,政策乏力,处于相对的守势。该地区美攻俄守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从长远来看,对美俄之争有巨大潜在影响的因素是北约和伊朗。美国在北约东扩取得成功之后,又意图再次利用北约,将中亚地区国家拉入北约体系,从而完成对俄的战略钳制。如果美国此计得手,则整个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将发生大的改变。美伊关系的发展是影响该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另一重大变数。布热津斯基曾指出,改善美伊关系,符合美国利益,有利于美国稳定中东,进军中亚。美国在中亚执行对俄、伊的双重遏制战略。美国制裁伊朗,使俄巩固并扩大了已有阵地。如果美伊关系持续良性发展,则美国将取得新的战略优势,彻底改变中亚地缘政治格局。

3.中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将对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构建和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的连接部,地缘位置非常重要。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曾指出该地区是“历史的地理枢纽”和“欧亚大陆的心脏”,强调“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治统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注:麦金得:《历史的地理枢纽》,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页。)因此中亚战略是美、俄等大国欧亚大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来说,中亚战略是沟通其中东战略和北约东扩战略的关键一步,一旦夺取中亚地区的主导权,就可打通欧亚大陆战略通道,进而与日美联盟联系起来,从东、西、南三方面形成对俄罗斯的战略包围,建立美国主导的欧亚大陆安全体系。对俄罗斯来说,中亚战略是其“近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在受到北约东扩、日美安保同盟东、西钳制的情况下,只有维护在中亚的影响,才能确保其南部战略地区的安全,改善其地缘政治环境。中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将成为构建21世纪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决定因素之一。

里海能源提升了中亚地区在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中亚的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里海能源将成为世界能源新的供应源,而且体现在其在建立地域能源连接的重要作用上。从长远看,里海将与波斯湾联系在一起,中亚与中东有可能形成一个“石油心脏地带”,这一“石油心脏地带”还可向北延伸至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向南延伸至北非的马格里布国家。中亚在“石油心脏地带”的形成过程中将起到重要的地域能源连接作用,从而深刻影响到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发展变化。

总之,里海能源是影响中亚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中亚地缘政治角逐也必将影响到里海能源的开发。中亚国家和各种外部势力出自不同的目标和利益,投身于里海能源开发和中亚地缘政治角逐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在中亚地区形成一幅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图景,这值得我们进一步跟踪分析研究。

标签:;  ;  ;  ;  ;  ;  ;  ;  ;  ;  ;  ;  

里海能源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_地缘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