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金堂县赵镇第二幼儿园 610400
幼儿园墙饰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系统中的构成要素,也是展示幼儿文化的重要途径。
幼儿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 而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墙饰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
我从事幼儿教育二十年来,从小班到大班的环境创设中走过了很多曲折的探索之路,从中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一、问题现状
以往我们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因为思想观念的问题,我们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学前把环境布置得很完美,想让孩子一走进幼儿园就感到新鲜和好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转移他们分离和焦虑的情绪。虽然当时效果确实很明显,但时间一长就不怎么见成效了。结果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我们教师在认识上也存在着许多误区:
1.教师是环境创设的独裁者、唯一的创设者
活动室由教师布置得精致而富有艺术性,往往将成人的意念带进儿童的世界,其实这根本不是儿童自己的世界。他们每天被动地接受这样的环境毫无珍惜之感,更起不到互动的作用。
2.教师缺乏明确的环境创设目标
教师往往是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收集素材,选择图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注重画面的美、造型的美、材料的奇特,而不考虑对本班幼儿发展的作用,不考虑幼儿教育的内容、目标和要求。
二、策略探究
策略一: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墙壁环境布置中
在以往幼儿参与墙壁创设往往是星星点点,我们老师始终觉得“孩子的年龄小,什么都不会”,让他们一起来做墙饰反而碍事,就是这样的思想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其实我们可以通过选择让孩子做他们能胜任的工作,让他们参与到环境布置的过程中,从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及求知、探索欲望。
策略二:让环境与孩子对话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孩子积极行为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有时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
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们便创设了哭的小脸和笑的小脸,以鼓励幼儿每天高兴地来园。刚开始不管是哭着来的小朋友还是笑着来的小朋友,都愿意将自己的照片贴在笑的小脸下面;即使哭着来的小朋友将自己的照片贴在笑的小脸下面后,别的幼儿还会给他贴回到哭的下面去,并会告诉他:“你今天哭了,你不哭了就会贴到这儿了。”这个小朋友点点头。过了几天,哭的孩子明显减少了,一个月过去了,幼儿全都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而且一进教室门就对老师说:“今天我要跟笑的小脸做朋友!”他们每天都特别喜欢贴自己的照片,一天要去看好几次。
通过让墙壁“开口说话”,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稳定情绪,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小肌肉的灵活性,如撕、抠、贴。
策略三:环境创设要具有直观形象性
小班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所以我们在环境创设方面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在做“我长大了”这个主题活动时,我们利用照片让幼儿了解自己是怎么长大的?我们收集了笑笑小朋友从小宝宝出生时的照片到现在的照片,让孩子们观看并让家长在家中配合给小朋友们讲一讲孩子小时候的事,孩子们知道了:原来自己是从这么小的一个小小孩儿成长起来的,我们将孩子的成长照片布置在墙上,孩子们随时都可以看到,而且还经常说:“她小时候这么小,我小的时候和她一样!”同时我们还运用了对比法,如:婴儿时期的小衣服和现在穿的大衣服进行鲜明的对比;小的时候用小奶瓶吃饭,现在用勺子、碗和盘子吃饭……并将这几个活动布置在墙壁上,孩子们在平时观看的过程中,不用老师给讲解便能理解上面的内容。
具有直观形象性并来源于幼儿活动当中的墙壁创设更适合于小班的幼儿。这一点也是我们在环境创设时所要注意的。
三、成果显现
如今我班孩子已升为中班了,在教室环境创设中,我同样采用和孩子互动的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了解孩子兴趣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创设了“幼儿园是我家”的互动墙饰,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孩子之间的交流与表达也日益丰富。
要使墙面环境具有更好的教育价值,生活与教育必须相结合,教育与环境必须相融合,那么墙饰的创设就是教育与生活内容的体现,同时也会成为幼儿自由想象、表达的空间,以及经验的展示。这样才能使幼儿与墙饰之间不断地进行互动,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发展。主题环境是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的,每一步都是幼儿经验提升的体现;每一件作品都是幼儿学习、参与的写照;每一次成功都凝聚着教师与幼儿的智慧、劳动和创造。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成为了环境创设的主人!
论文作者:黄颖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7
标签:环境论文; 幼儿论文; 孩子论文; 互动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孩子们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