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溯源与批判_凯恩斯论文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溯源与批判_凯恩斯论文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溯源与批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凯恩斯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凯恩斯以前的传统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中,充分就业是“交换经济”的常态,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制度是一架自行调节的机器,可以解决任何矛盾是既定的前提。传统经济学家们正是依据这一前提,从萨伊定律、利息率自动调节理论与工资决定理论中,找到了在他们看来是绝对的、永恒的结论:即资本主义经济是稳定的,大规模的生产过剩与失业不可能存在,而充分就业则是一种永远存在的倾向。我们知道,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富裕中的贫困”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也就是探究失业的原因和提出解决失业的对策。失业的对立面是就业,所以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主要运用短期静态比较分析的方法,系统地阐释了他的就业理论与主张。庇古就曾指出:“凯恩斯的整个著作集中表现在充分就业这一思想”上。[①]

传统经济学否认生产过剩危机存在的前提是资本主义可以维系充分就业,用萨伊的话来说,即“供给能够创造其本身的需求。”在他们看来,商品的买卖,实际上只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货币只是起到了充当交换媒介的作用,产品总是用产品来购买、买者同时也就是卖者,买卖是完全统一的。所以,商品的供给会为自己创造需求,社会上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必定是相等的,特别是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也是合理而有效的,因此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即使社会上有失业的存在,也只表现为摩擦失业与自愿失业的合理现象,因为由于暂时的或局部的难以避免的摩擦所引起失业以及由于立法、社会习俗、集体主义价值观等因素,工人拒绝或无法接受相当于其边际生产力的产品价值为其劳动力的报酬而导致的失业,都可以通过资本主义制度这架自动调控的机器加以调剂。不论怎么说,失业只是一种暂时的、表面的现象,只有充分就业才是永恒的。但是,发端于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打破了这一“永恒”的神话,西方经济学也出现了“第一次理论危机”。垄断资产阶级此时迫切需要的,是既能够解释大规模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又能为应付危机提供有效对策的理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在这方面正好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声称他的理论能够用来“推翻李嘉图—马克思的理论”。他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情况不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而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这样就必然存在失业。他把失业归因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的不足则是由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造成的,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正是由于这些“发现”,凯恩斯主义才被垄断资产阶级奉若神灵,他本人也享有“经济领域的哥白尼”的美誉。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以有效需求为核心,把社会就业量的决定归结为有效需求。那么,什么是有效需求呢?在凯恩斯看来,有效需求就是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相等时的总需求价格,也就是企业家的生产能够获得最大利润的总需求价格。凯恩斯认为,“所谓供给价格,并不是实际在市场上购买该资本所付之市场价格,而是适足引诱厂家增产该资产——新单位所需之价格,故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有时被称之为该资产的重置成本。”[②]如果从需求方面看,全体企业家也有一个预期,即预期他们在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时,社会购买这些工人生产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就是全体企业家预期社会上用来购买全部商品的价格的总和。对于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凯恩斯作了如下的解释: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家不仅不能按照预期的最低利润出售商品,而且会有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因得不到利润而减雇工人,减少产量。反之,如果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则商品脱销,有利可图。这时企业家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而只有当总需求价格等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家才既不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也不会解雇工人,缩减生产,于是达到了均衡状态。此时其所获得的利润都没有在这一点上所能获得的大。

对社会就业量的分析,凯恩斯并不是撇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单纯考察完全竞争条件下工人愿意接受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仍然存在的就业缺口。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条件分析中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均衡状态所代表的有效需求就决定着就业工人的数量。当然,我们说投资与储蓄达到均衡时的状态也可以反映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国民收入的均衡在社会投资与储蓄相等时,也是可以实现的。这种条件下的国民收入一旦达到均衡,便不仅决定了国民收入的大小,而且也决定了社会总就业量的多少。在这里,国民收入的决定与社会就业量的决定并没有什么区别。同时,凯恩斯也提醒人们,同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一致时的社会总需求并不一定就能保证充分就业实现,均衡的国民收入也并一定等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实际上,当均衡的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实际的有效需求小于就业时的有效需求时,就会出现紧缩的缺口,当存在紧缩的缺口时,社会上就有部分劳动者被剥夺就业的权利,沦为失业者。当实际的有效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时的有效需求时,便存在膨胀的缺口,当存在着膨胀的缺口时,社会上的通货膨胀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按照凯恩斯就业理论,在一定时期,对企业家最有利的就业量只有一个,但这一点并不一定与充分就业相一致,因为劳工调动经常不是一个卖方市场,总需求与总供给有时也许可能适在充分的就业时相等(充分就业均衡),但这只有投资需求适足以填补充分就业下的总供给价格与总消费需求价格之间的空隙时才能实现。[③]

前面我们着重分析了有效需求原理与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不用说,这一问题已经构成了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本内涵。现在我们回到就业问题本身上来;来看看善于“发现”的凯恩斯在就业这一敏感问题上是如何同他的论敌或追随者们相区别的。

大家知道,信奉萨伊定律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承认自愿性的失业和摩擦性的失业,所谓自愿失业,是指由于有工作能力的工人而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或不愿降低已得的工资而丧失工作机会,如工人为提高工资而罢工,就属于自愿失业,如果工人能勉强接受比他们所希望较低的工资,则不会发生失业的现象。所谓摩擦失业,是指由于劳工市场不健全,而使工人一时找不到工作所产生的。可能引起摩擦失业的原因很多,如劳工流动的不易、某些工作的季节性变动、原料的不充足、机器或设备的破损、由于信息不灵而对工作机会未能获悉,等等,这些都足以招致摩擦性失业的产生。货币学派的旗手弗里德曼在他的“自然失业率假说”中,同样深刻说明了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真实结构特征,他认为,“不论什么时候,都会有某个失业水准具有同均衡的实际工资率结构保持一致的性质。在这个失业水准上,实际工资倾向按‘正常’的长期比率提高,只要资本形成、技术改进等等保持它们的长期趋势,这个长期比率就永远不会发生变化。低于这个水准的失业是劳动超额需求存在的特征,后者会产生使实际工资率提高的压力;高于这个水准的失业,是劳动超额供给存在的特征,后者会产生使实际工资率下降的压力”。[④]根据这样一种假说,有的学者,如弗里希,把失业的形式又进一步划分为寻业的失业和等候的失业,也就是说,一个失业工人面临的是一个最优化问题,他必须通过比较根据他在寻业期间发现的最好工资开价计算的收入贴现值和寻业费用的贴现值,求出寻业时间的最佳长度。如果失业是一种投机的话,居民户对于现行实行工资效用的评价就会低于对闲暇的边际效用所作的评价,他们希望在以后的某个日子里能找到条件更好的工作。但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生活现实太出乎这些“失业假说”的预料之外。例如,1923年美国经济衰退达到谷底时,有1500万人失业;甚至在1937年经济繁荣达到顶峰时,仍有750万人失业。即便按照资产阶级学者的观点,假定其中300万人为摩擦性失业或寻业待业,而将其余数百万人都归因于自愿性失业,这恐怕让人难以信服。其实,这几百万人在任何工资下都是愿意工作的,但想方设法仍找不到工作,怎么能说他们是自愿失业呢?英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巩固的失业人数很少低于全部工人的10%,最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了22%以上,就论其中的2%或3%为“正常的”摩擦性失业,其余又该作何解释呢?[⑤]

凯恩斯对失业问题的理解并没有采取批判后说明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他接受了“拿来主义”。在他看来“或由于估计错误、或由于需求之时断时续,以致各种专业化的资源之相对数量,暂时失调、或由于若干变化之未曾逆睹,以致产生时间间隔,或由于从一业改就他业,中间须隔若干时日,故在非静态的社会中,总有一部分资源,在改业过程中暂时无业、凡此种种都可引起失业。”[⑥]在这里,凯恩斯指的是摩擦失业。而对自愿失业的解释,他认为“乃因立法、社会习俗、集体议价、适应迟缓、冥顽固执等种种关系,工人拒绝或不能接受相当于其边际生产力的产物价值为其工资,以致产生失业”。[⑦]作为一种补充,凯恩斯在划分摩擦失业、自原失业的同时,“发现”了非自愿失业,在他眼里,非自愿失业是“当前工人所消费的商品的价格,比起货币工资来、发生轻微的上涨时,如果愿意按照现行的货币工资作工的劳动的供给和按照现行的货币工资对于劳动的需求都可能比现在的实际的就业量更大的话,那么,人们就是非自愿失业了。”[⑧]凯恩斯把扣除“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以后余下的失业,都归之为“非自原失业”,用他的话说,只要消灭了“非自愿失业”,就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了。要了解各种失业形式之间的关系,下图是最好的说明。

各种失业形式*

自愿 非自愿

摩擦的 寻业的失业 调整的失业

非摩擦的等候的失业 排队的失业

(投机的和谨慎的)

*资料来源:弗里希:《通货膨胀理论》第66页。

上图可以看出摩擦的失业由寻业的失业和归因于调整滞后的失业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范畴一起构成摩擦的失业。假如寻业者不能通过降低他的货币工资或获取信息来影响他的失业时间,那么任何由此导致的时间都可以归入非自愿的摩擦失业。按照凯恩斯主义的定义,阴影区把第一行分离,投机的失业和谨慎的失业以及非自愿的排队失业,构成非摩擦性失业的内容,在凯恩斯看来,寻业的失业和投机的失业,至少部分应该是非自愿失业。假如我们把除自愿失业之外所有其它形式的失业都归到“非自愿”失业这个补充的形式中,那么阴影区就会消失,失业率就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了。

值得注意的是,凯恩斯提出的充分就业主张,并不是要真正消灭失业。他对“充分就业”的理解是,“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不自愿失业之存在,此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充分就业。摩擦的与自愿的失业,都与‘充分’就业不悖。”这就是说,三个“失业范畴”彼此是不矛盾的,只要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即使存在“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也算实现了充分就业,美国著名的凯恩斯主义者汉林就曾说过,“在美国的所谓充分就业,就意味着约有4%或5%的劳动力是失业的。[⑨]

我们已经不只一次谈到过,凯恩斯就业理论的要旨是有效需求不足,正是有效需求不足才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失业。那么,有效需求水平又是什么因素决定的呢?遗憾的是,凯恩斯并没有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去寻找原因和答案,而把有效需求的不足归结为人们心理上的摩擦与冲突,亦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并强调正是这三大心理规律引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不足,从而决定了资本主义失业的现实性。在他看来,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它意味着在人们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支出也是增加的、但相对于人们所增加的收入总量而言、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它决定了人们对消费品购买力的下降,也就是说,对消费品的有效需求不足。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人们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的反映,一般情况下,资本边际效率是由重置成本与预期收益来决定的,它与重置成本成反方向变化而与预期收益成同方向变化。在这里,凯恩斯特别指明,任何一类资本的边际效率都是随其投资的增加而递减的。因为这类资本生产投资增加后,产品会增加,价格会下跌,其收益必然要下降;而这类资本生产的需求增加后,重量成本会上升,因而,预期收益的减少和重量成本的增加都会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从而导致投资需求的不足。对于人们想以货币形式保持其一部分财富的愿望,凯恩斯称之为灵活偏好。这种偏好代表了货币的需求,货币的多少代表了货币的供给。虽然货币数量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利息率,但是,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率的降低总有一个最低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无论货币的供给量如何增加,货币需求都会进入“凯恩斯陷阱”,利息率的变动也会停止,人们宁愿把货币保留在手中而不肯储蓄。总之,在凯恩斯看来,在货币总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受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作用的限制,一方面,使消费品的需求随着消费品供给的增加而相对地减少;另一方面,使投资品的需求,随着投资品供给的增加而相对地降低,在一般情况下,生产不能扩大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必然产生非自愿失业。而增加就业,取决于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增加,其中投资需求的增加起主导的作用,因为边际消费倾向化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剧烈的变动,所以决定就业的主导条件是增加投资需求。[⑩]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面前,凯恩斯是一个叛逆者。他所提出的就业一般理论和政策主张,同传统的自由经营论相对立,被凯恩斯主义者称之为“凯恩斯革命。”由于“他的投资和就业理论,凯恩斯甚至比马克思更为明确地论证道,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而且,并不包含那种自我调整从而总是趋向充分就业及最优产出的自动机制。”[(11)]今天,这个启示即使并未被广泛接受,却依然尖锐,而且息息相关。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失业问题。他摒弃了传统理论把资本主义看成完美无缺的社会、承认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严重,除了传统经济学也承认的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以外,还有非自愿失业。因而主张把保证充分就业、消除经济危机和促进经济增长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但作为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核心,“有效需求不足”则是一个根本错误的概念。它是从马尔萨斯那里因袭来的,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消费的真相。其实,对于处在贫困地位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消费确实是不足的、但这种消费与剥削者的消费是完全对立的,这决不是由臆造的心理规律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实质。凯恩斯把利息益也归结为一种高度的心理现象,并认为由这种心理决定的利息率水平偏高是投资不足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利息率水平并不是受货币数量的影响,而是受借贷资本供求的影响,利息本身是由产业资本家让渡给货币资本家的,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决定投资的也不是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关系,而是现有利润水平,即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而是取决于无酬劳动的占有以及这个无酬劳动和物化劳动之比,或者按照资本主义的说法,取决于利润和所使用资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润率。[(12)]凯恩斯用这些心理规律来解释危机和失业,是一种谬误,事实上,经济危机和失业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在于资本主义的制度本身。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自我批判和反传统的精神是值得重视的。失业问题虽然不是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但国有企业中“就业过渡”问题比失业问题还突出,这主要表现在国有经济中的人浮于事、低效率、人才浪费、消极怠工等问题。我们能不能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的比较研究中,形成我们的有效供给理论;能不能从其流动偏好分析中加强对改革时期的持币心理和消费者储蓄的研究;能不能从其投资函数、就业函数中得出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相应函数。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在生产资料闲置,劳动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增加一定量的投资可以增加若干人的就业,而一些人的就业又有利于使另一些人就业。这种“以就业维持就业,以就业扩大就业”的主张,在一定条件下是符合实际经济状况的。只是凯恩斯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就业不足完全导源于有效需求不足,而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没直接的联系,这一开始便陷入了传统经济学庸俗的泥沼。

需要指出的是,不要因为凯恩斯的政治倾向而否定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当然也包括一些合理的就业主张。我们要用批判的态度而不是用排斥的态度来把握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多年来,凯恩斯的所有经济理论,都成为社会主义者的批判对象,实践证明,这并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自身发展。实际上,凯恩斯思想体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往往带来不同的反映。美国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如保尔斯维兹等,与凯恩斯学派有密切的理论联系,他们不反对凯恩斯学派达到充分就业的方法,认为这对普通大众有好处,但他们主张要靠社会主义来现长远的充分就业。

注释:

①庇古:《凯恩斯“通论”的回顾》,伦敦,1950年,第5页。

② ⑥ ⑦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15页、第11—12页、第12页。

③ ⑤ ⑩傅殷才主编:《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29页,第24页,第36页。

④弗里希:《通货膨胀理论》,第60页。

⑧转引自《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第一册凯恩斯主义》,商务印书馆1962年1版,第30页。

⑨汉森:《经济政策和充分就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13页。

(11)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第262页。

(12)参见拙作《凯恩斯的有效需求论与就业评介》,《社会科学动态》1989年第9期。

标签:;  ;  ;  ;  ;  ;  ;  ;  ;  ;  ;  ;  ;  ;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溯源与批判_凯恩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