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海广
黑龙江龙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建筑修建的首要条件就是地基基础,建筑地基主要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天然地基是在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人工地基是指其承载力不能承受基础传递的全部荷载,需经人工处理后作为地基的土体。如果地基基础工程没有处理好,一旦发生地裂等事故就容易造成灾难性后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处理技术及其处理方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问题;施工;处理措施
引言
所谓地基,就是存在于基础与建筑之间的一个连接体。地基的作用就是当来自上层建筑的负荷传递到地基时,地基可以发挥其作用,承载足够大小的负荷,保证建筑的稳定安全性能。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包括很多的子项目工程,但是地基工程是其中最为复杂、施工难度最大,但是重要程度也是最大的一项工程。建筑地基作为整个建筑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因此处理好建筑地基显得就尤为重要。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五种:①要提高土体的强度,改善其剪切特性;②要减少地基土的沉降,提高地基土的压缩特性;③要能够解决地下水运动所引发的问题,即改善其透水的特性;④增强地基在面对地震时的抗震能力;⑤要改善地基中黄土的下陷以及膨胀土的胀缩。
1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常见问题
1.1地基处理保护工作不到位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关键工作就是地基保护,尤其是在一些降水量较多的地区,在地基处理前需要对积水及积水形成地区进行处理,以此来确保后续施工环节的高效率实施。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部分施工团队为了节省施工时间,追赶施工进度,忽视了地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地基处理过程中会出现诸多保护性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便是积水问题。因此,施工团队在选择规范地基处理技术的同时,需要做好地基处理保护工作和积水处理工作,为高质量地基处理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1.2存在工程失误现象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大多数施工作业需要由施工人员人工完成或者是操控作业机械完成,因此,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由于施工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质量问题。为此,施工团队需要在了解设计图纸和处理工艺流程的前提下,投入到地基处理中,并严格执行具体的作业方式,避免出现细节性错误和重大性失误,降低地基处理工程故障发生率。
1.3存在地基塌陷的可能性
塌陷是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一项常见问题,不规范施工工艺和不全面的地基处理分析都会引发塌陷问题,出现塌陷问题的地基牢固程度将会大幅度下降,不但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还会引发各种安全事故。为此,施工团队需要确保地基处理技术的合理程度,以及施工流程的规范性,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避免塌陷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以此来确保地基处理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
2常见的地基基础处理方法
2.1换填料层法
换填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原先存在的土层进行更换以达到更好的性能要求。有些土质较为软弱,满足不了建筑物强度或者变形要求,所以就需要对该地的土质进行改善,填料法的主要功效就是提高建筑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地基的沉降量,与此同时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能力,防止冻胀还要消除由于膨胀土的胀缩性质带来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里指的是将基础底面天然的或者是后天形成的软弱的土层挖走或者挖走部分土层,然后分层回填强度更高、压缩性更低并且没有腐蚀性的砂石、灰土、素土、工业废料等。最常见的换填料层法有换填砂卵石以及灰土法,这些方法的主要功效有以下几点:①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地基的承载能力,因为原先的土质较为软弱,没有足够强度的承载能力,当换填强度大的垫层材料之后,地基的承载能力会大大加强,能够满足由建筑物带来的最大负荷,因此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得到保证;②极大地减少了建筑物的沉降量,由于长时间的承载负荷以及地质的运动等情况的存在使得建筑物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当换填压缩性低的材料之后,在经受同等程度的载荷或者是发生同等程度的地质变化时,压缩性低的材料会使整个建筑物的沉降量降低,这样也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能;③避免地基土层的塑形破坏,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团结以及提高强度,例如砂石的作用就是因为砂石的颗粒较大,砂石之间的孔隙也相对较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由于材料受冻而引发的冻胀问题;④能够增加地基的防水能力,消除由于湿陷而导致的地基变形,例如灰土材料,该材料能够很好地增加土层的密实度,因此能够使得地基的防水能力得到提高;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换填料的方法不会对我们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不会构成污染。
2.2强夯和强夯置换法
强夯法与强夯置换法都是将30t左右的重锤,应用起重设备吊到空中并使其自由落体,然后对土体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力使土体夯实的一种方法。强夯和强夯置换法能够有效降低土体的压缩性,增强土体强度,具有施工速度快、设备简单、经济实用、加固作用好等特点。强夯法是一种动力固结技能,强夯作用的好坏取决于重锤所带来的冲击力能否迅速排走土体中的水,其适用范围主要是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碎石土、砂土、杂填土等。强夯置换法是置换后的碎石等粗颗粒用夯锤接连锤击,然后构成强夯置换墩的地基处置办法。该法主要适用于软塑与流塑的粘性土、高饱和度的粉土等地基。
2.3支护与开挖技术
支护技术是地基施工安全保障与质量保障的关键所在。在进行支护与开挖前,需要清理建筑施工地段周围的杂草、无关建筑材料等杂物,达到洁净要求后,撤离现场的电缆与管道,避免对市政管线和其他居民管线造成损伤,并根据现场情况,客观制作平面图,为开挖设计提供资料。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科学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因此,可以省略掉平面图制作这一步骤,直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一个1:1的现场立体图,这样更直接、全面地了解现场情况和设计开挖方案。支护与开挖中的重要环节是要对现场积水进行处理,并合理控制水准点、轴线及准线,根据地基基底的地质勘察结果,选择使用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方式。
2.4振冲法施工处理技术
振冲法主要是在高压水与振动的共同作用下,以机械钻孔或者水力冲孔的方式来振密而形成的。因为挤密砂桩的强度要低于桩强度,所以振冲法是一种技术效果很好,不仅经济而且很快速的加固方法。针对那些经过振冲法进行加固的地基,能够将其当作复合地基。在平面布桩时振冲碎石桩大概会表现出三角形或者方形,然而为了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需要注重桩的受力均匀性、桩的对称性、荷载的对应关系等问题。控制桩长要以地基最大剪切破坏深度与压缩层的深度来进行,压缩层深度需要比最大剪切破坏深度深;桩距则能够根据桩径与桩数来确定;根据容许应力大小来确定桩的直径。振冲桩的填料中需要添加部分中粗砂,大小要搭配,粒径要不大于5cm,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丧失排水渗水作用,起反滤作用。
结语
总之,影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质量的因素很多,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有效提高地基基础的稳固作用,保证地基基础处理施工的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丁康康.阐述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1140.
[2]刘春龙.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
[3]李飞.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魅力中国,2016.
论文作者:郎海广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地基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土层论文; 地基基础论文; 强度论文; 建筑物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