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神生活树立坐标——关于书评导向的若干见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生活论文,坐标论文,见解论文,导向论文,书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书从属于社会舆论,书评则是舆论导向的一部分。出版业发达的国家,对书评导向都比较重视。美国《纽约时报》的书评专栏,在美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撑起一面旗帜。就我国的情况而言,随着出版业的繁荣,人们对书评也日益重视起来。书评导向不仅在推荐和宣传好书方面发挥着应有的作用,而且在批评和抵制坏书方面也取得明显的效果。
一、书评导向的意义
书评对文化的发展能施以正面的引导,对出版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它通过对图书的正确分析和判断,引导图书出版发行和利用的走向,为读者提供识别图书质量的标准,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交流,形成各种社会刺激和不同学科庞杂影响的人文环境。书评导向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分析活动,择优汰劣,滤除文化垃圾,用最有效的方式推荐优秀图书,对读者产生积极影响。书评导向的社会文化意义,主要表现在引导和筛选两个方面。
书评中的抑扬褒贬,不是从个人好恶出发,而是从大处着眼,从图书的社会效益来考虑。对于有益社会的图书加以肯定和赞扬,就是宏扬正气,引导文化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方面,国家的文化政策固然重要,书评导向的力量也不可忽视。除了向读者推荐好书,扩大好书的影响外,书评对读者的引导更为具体深入,也更有说服力。
文化在不断积累,也在不断淘汰。古书之所以耐人咀嚼,是因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和筛选。当代图书缺少这一过程因而显得不够精纯,但是历史淘汰又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如能掌握好书评这一工具,在加快筛选节奏的同时,也可以减少筛选失当的干扰,吹落枯叶,使健康的新芽成长起来。书评导向在抵制殖民文化的侵蚀,积极吸取人类文明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其贡献也不可小觑。书评导向只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小元件,却对文化的结构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对于从属于这个系统的出版工作来说,书评导向所能显示的意义就更大。
书评是出版工作的一种信息反馈,对于改进出版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评价好书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读者来读好书,扩大图书和出版社的社会影响,亦是对出版工作的有力技持。有些好书发行量不大,即使做了广告也收益甚微。书评导向却能解决这一问题。使好书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即是书评导向对出版工作的扶持意义。
出版工作要端正业务方向,就要有全面规划加以保证。但是规划和目标的明确,并不能确保在实施过程中不出偏差。发生偏离的情况,若不及时纠正,就可能沿着偏离的方向越走越远。纠正偏差、端正方向的一个良策,就是借助于书评导向。以书评导向为主的匡正工作做好了,端正世风以及扫黄之类的任务便会随之而减轻。
书评可以促使出版者对出版的各个环节,如编辑、装帧和印刷发行等工作进行反思,促使出版工作规范有序地运行。书评导向对图书的写作和编辑具有鞭策意义,同时对出版事业的发展方向也会产生影响,便有了促进共生的意义。
图书直接介入人们的精神生活,则成为构筑精神文明大厦的砖石。书评在对图书的理解和分析中,把推荐优质精神产品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之中,由于读者的文化素养不同,图书亦有雅俗之别,就会产生不同的追求层次和欣赏情趣。书评导向担负着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它凭借人类精神生活的轨迹履痕,巧妙地设计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结构,以审美批评的力量和价值为精神文明实践导航。
二、书评导向的特点
书评的目的在于开发信息资源,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书评导向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它的信息性。图书本身就是信息载体,解决任何问题都要有相应的信息,然而信息也并非搜集得越多越好。过多、杂乱无序的信息,反而会干扰有用信息顺利准确地运用。这就要求人们遵循适度原则,根据确定的目的筛选信息的收藏范围。要利用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对信息进行分析和鉴别。书评导向成功与否,其信息的包容量则是主要的尺度之一。书评导向的信息内容,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原书的来龙去脉,进而触发读者阅读的欲望。
书评导向的另一特点是它的时效性。导向必须迅速及时,因为图书刚一出版,往往是其最受关注的时候,也是读者期待着能读到此书评价的时候。如果能够及时提出推荐或批评,就可以扩大好书的影响,缩小坏书的负作用。时宜的引导,可给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有力宣传。“马后炮”式的批评,就是因为失去时效性而剥蚀其价值。学海泛舟无止境,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会丧失读一本好书的时间和精力,故须慎加选择。图书的筛选和利用适得其时,发挥的效益就大。
优秀的图书能使读者得到艺术享受,从中获取教益。书评导向的指导性表现在将图书要点揭示出来,以其客观的评介,当好读者选书的参谋、阅读的向导和研究的顾问。对于那些动机不端正的读者,书评导向的指导性在于诱导他们转移阅读动机。有些读者的理解能力偏低,看过一本书后往往不得要领,书评导向就是引领他们书山探宝的向导。
低劣的图书能诱人下滑,侵蚀人的心灵,甚至使之走上犯罪的道路。书评导向在引导人们从好书中受益的同时,还应引导读者抵制坏书的侵袭,这就是书评导向针砭性的一面。书评不容推卸的一个职责,就是要指出坏书的害处,增强读者对低劣书刊的免疫能力。书评导向在读者阅读中占重要地位,能引导读者明确学习目的,帮助他们选择需要的图书,并培养其对图书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新科技和新观念如潮涌来,铺天盖地般地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面对那些注定要走进生活的新事物,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贫乏和饥渴。置身日新月异的时代,稍一懈怠便会落后于人,使自己处于被动可悲的境地。引导读者养成健康的阅读心态,充分利用和发挥书评导向的争鸣性乃是明知之举。书评文章应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展开讨论,让人们在争鸣的过程中辨真知伪,增长才智。
书评导向的这些特点枝叶相联,互为补充,无形中引导着广大读者的阅读热点,使优秀的图书闪现出自己的价值。
三、书评导向的环节
书评导向是调节图书与读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通过价值判断表现基于一定利益或文化选择而生的爱憎评价,借以对读者的内心世界进行感染和熏陶。
政治导向以“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为准绳,对图书的政治方向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坚持正确的方向,就是要突出主旋律,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科学地把握评价的标准,对在政治上有不良倾向的图书,毫不留情地予以剖析和鞭挞。这就要求评论者有清醒的头脑,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明辨是非。要注重对读者进行道德品质的陶冶,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和根本利益之所在。
书评活动中推崇真善美的过程,也就是价值导向的过程。真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可以帮助人们改变自身的处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乃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善能驱使读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行事,保证人们的活动合乎情理与道德。它还可以增强读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坚定他们抑恶扬善的信念,塑造他们的理想人格。美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并表现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对图书中美的追求与选择,有利于拓展人的智力,激发人的探索和独创精神,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形成融洽宽松的人际关系。
读者在选择图书时,往往会对选择对象产生一定的情感倾向。趣味导向就是展示图书的特色,把人们的兴趣吸引到读书上来,指导他们购好书看好书,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充实自己。读者受人文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会有所转移。由于个人的爱好和需求决定阅读的范围,趣味导向对读者的阅读活动有明显的指点功能,把他们的读书兴趣引入健康的轨道。
学术著作是知慧的结晶,时代浪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源源不断地把宝贵的精神食粮运送给人们。评论一本专著有没有学术价值,要看它包容了多少真知灼见。学术导向体现于对图书进行分析的深度和可信度,以及对图书价值判断的准确度。学术导向切忌浮光掠影或故作高深,它建筑在学术特殊结构的基础之上,通过梳理筛选、解释阐发及新的论证,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动学术的发展与繁荣。
书评导向的各个环节,不仅拓宽了图书的思维空间和文化视野,更主要的是发掘出书中读者未能感受到的丰富内涵。
四、书评导向的作用
书评导向通过剖析图书,探索书中的精神金玉和人生珠玑,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和形成完善人格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书评导向帮助人们认识图书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读者读书前的认识,二是读者阅读中的认识,包括对图书的理解。
书评导向可以帮助读者作出阅读选择。可供选择的知识是庞杂的,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要选好图书就不能忽视书评。书评导向最基本的认识作用,就是对图书的内容、倾向性和利用价值做出准确的评价,帮助读者选择阅读什么书,为读者审定哪些书值得精读,哪些书应该略读甚至不屑一顾,从而在阅读前做出正确选择。
书评导向更直接的认识作用,则在于帮助读者正确地分析书,吃透其中的含义。出于一种晕轮效应,许多人喜欢追赶时髦,甚至盲目地崇拜。评论者应该给图书以准确的定位。要把对图书的认识集中到理性判断上来,发掘书中的智慧和奥妙,揭示书中的瑕疵或糟粕予以批评,帮助读者剥蚌取珠,以发挥书评导向的深层认识作用。
书评导向除了指导读者如何去深刻理解图书,还要引导读者崇美向善,迈向更高的人生境界。书评导向对读者进行思想上的启迪,主要是通过推荐优秀图书,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激励,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书评导向的另一个启迪作用,则是对读者进行智能启迪,提高读者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和运用知识的本领。这对于改进读者的学识结构,塑造读者的品德,能发生十分有益的影响。读书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接受教育的过程。图书中所蕴含的道理,最终会转化为读者的思想观念,以致影响他们的行为并作用于社会。
读者与图书需要沟通,书评则在二者间架起桥梁。它把适当的图书引荐给适当的读者,为彼此的结识提供一种机缘。对于读者来说,书评导向会提供选择的信息,还会提供判断和理解的信息,起着导购的作用。如有劣书上市,劝人不予理睬。时逢好书发行,它会用精辟的介绍使读者即刻就想接近。书价看涨,出版发行量逐年攀高,读者的购书能力有限,对要买的书自然不能不持慎重态度,因而哪种书值得一读之类的忠告,便解决了难题。
图书馆为人们的精神生活点亮一盏盏明灯,它的工作标志着人类对信息积累和存取的水平,极大地影响着社会进步。采访人员在订购图书时,也需要书评提供有关信息,以便把适合收藏的图书购置进来。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到现在的水平,其专精、复杂和广博令人望而生叹。图书馆要发挥作用,就必须有优化的文献资源体系。盲目地购买显然不对,但时间又不允许图书馆员把想买的书都先睹一遍,即使能做到这一点,他们也不可能都读得懂。藏书的精选和优化需要书评的帮助。在采访人员随意滥买与逐本审阅之间,书评导向提供另一种便利的途径。
如今,纸质图书的增长势头不减,电子读物的来势更为迅猛,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生活变得更加色彩斑斓,让人们目不暇接。书评引导并规范着人们的读书活动,显示出在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取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