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出发点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出发点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切入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切入点论文,必要性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试论论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泉,也是一个困惑已久的实践课题,从“两张皮”、“自拉自唱”到“服务服从”当“配角”,思想政治工作总是不能逾越企业活动的边缘沼泽。伴随着企业文化理念的导入,思想政治工作的羁绊顿卸,前景豁然开阔。毋庸置疑,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全面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崭新天地,才能充分展现其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劲动能,真正扮演影响企业生存状态和未来命运的重要角色。

一、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

首先,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从最初的“经验管理”模式到“科学管理”模式直至如今的“文化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文化管理”模式能迅速风靡全球,其原因是,企业管理中所蕴藏的理念、精神和文化特质决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其他企业能够轻易模仿克隆的,文化因素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自觉顺应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要求,尽快转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才能焕发新的活力,不辱其肩负的使命。其次,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创新的内在要求。随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地位的日益提升,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方法与企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矛盾的焦点在于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目标的相互错位,导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总是走不出“不受重视、不见作为、不起作用”的“怪圈”。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创新有着强烈的内在要求,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顺理成章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特点在于:通过改变企业中最活跃的成分——“人”来达到改变企业物质产品、行为、制度和精神状态的目的;以思想、观念、精神和文化因素为改造对象;追求对企业活动整体、长久和系统性生的影响。正是由于企业文化脱离了物质、行为和制度的表象,处于企业活动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的位置,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顺理成章地向企业文化建设领域转移。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各层面的切入位置

企业文化包涵了企业活动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全部内容,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能完全替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选择有效的切入位置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部过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层次性揭示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规律,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进入所必须研究的问题。“四层说”是当今企业文化研究比较一致的结论:即企业文化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表层的所谓“物质文化”,这是最可变的部分;其次是浅层的“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的“制度文化”;最后是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精髓部分,也是变化最小的部分。

(1)思想政治工作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塑造品牌”。“物质文化”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表现,它要求企业在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化“精品文化”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顾客愉悦”原则。因此“质量”和“品牌”便成为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两大任务。质量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质量的差异仿佛是企业的“标签”。与质量同等重要的品质因素就是品牌,为什么联想、丰田、英特尔等知名企业都拥有长期稳定的顾客群体,在同类产品或服务中总是有某些品牌会脱颖而出成为追逐的热点,原因就在于企业物质文化中所散发的“品牌”价值。打造优秀的质量与品牌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但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主要地取决于技术创新、业务管理和质量保证流程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切入的空间,而品牌的形成却是一个层面更为丰富、过程更为复杂的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找到切入的位置。比如:以顾客愉悦的设计思路进行产品广告和服务宣传、营造符合消费心理的服务环境、强化顾客和员工对品牌价值的认同、激励员工为提升品牌而更加注重日常的行为等等。当然,思想政治工作要胜任这些工作必须专注于消费心理、市场需求以及员工激励的研究,在具体工作的内容方法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2)思想政治工作在“行为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强化观念”。企业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政府、社会各方面关系处理中所遵循的规则,这些规则通过具体的企业行为表现出来,具有可识别的特性。企业行为的外在表现在于“服务”。企业的服务行为从关系学角度看可分为“内服务”和“外服务”两个方面。“内服务”强调企业内部机构组织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要求,“外服务”关注企业与外部组织、个人之间的需求满足与效果。一般来说,默契、满意和愉悦的服务是优质企业行为文化的共同追求。行为文化的主体是企业,但实际上企业的行为文化是通过每个员工表现出来的,这里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制度、员工素质和观念水平,企业制度属于企业中层文化范畴,员工素质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联系紧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观念水平角度切入,运用有效手段来强化员工顾全大局、主动协作和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服务观念”。

(3)思想政治工作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优化规则”。制度文化是企业从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实践、企业行为文化的具体表现中提炼出来的相对固化的规则总和,具有公认、权威和稳定等特点,比如目标结构、职责分工、现场管理、生产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等一系列制度规则,对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起到了评判和制约的作用。毫无疑问,制度文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各方面工作长期总结的结果,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有能力包办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在于它可以站在政治、政策和企业利益的高度辨识现行制度文化体系中不足和问题,从企业稳定、发展和社会、企业、员工三者利益关系的角度对制度体系提出优化建议,或者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为制度的贯彻落实创造更好的内部环境。

(4)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团队再造”。精神文化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企业文化从表面上看是动态变化的:企业被外部环境所制约,时代的变化、消费模式的变化都会导致企业产品、服务和行为、规则的变化,但是一旦我们接触到企业精神文化这个灵魂,往往会发现,企业精神会比较稳定地发挥作用,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团队精神等因素就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主要内涵,这就是为什么三菱、松下、奔驰等企业能够保持百年活力的奥秘所在。企业精神文化不是空中楼阁,是可塑造的。优秀的企业应该着力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协作奉献的企业精神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对外反映着企业处理股东、员工、顾客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原则,对内反映着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关系。当今时代,满足社会、顾客和员工多元化的利益需求已不仅仅是企业努力的目标,同时也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以人为本”绝对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不容忽视的大要。此外,精神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在当代社会,参与、协作、奉献应该成为企业倡导的一种企业精神。同样,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也是当代企业在文化塑造过程中需要强力巩固的内容,企业文化惟有脱离短视的主观气度格局,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可见,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团队再造”,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个切入点。打造优秀团队是需要持续推进的“慢工细活”,正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强项,除了企业内部培训和团队自我提升、结构优化外,日常的帮教、引导和精神鼓励、心理疏导都为思想政治工作留下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总之,对应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性,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的切入点也呈现从“团队再造”、“优化规则”、“强化理念”到“品牌塑造”的阶梯结构,这些阶梯分布的结构内容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任务和目标。可以预见,随着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重要目标,相应的工作内容、方法、措施都会因势而动,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逐步由企业管理的边缘走向核心、由“若即若离”到“始终紧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为显著。

标签:;  ;  ;  ;  

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出发点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