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碎片化英语学习论文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碎片化英语学习论文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碎片化英语学习

谭春蕾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一个信息爆炸、信息超载的碎片化时代。碎片化时代的学习成碎片化趋势。建构主义强调的学习者主动建构的思想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对碎片化学习的研究涉及到诸多学科,英语因其学科特殊性较适合建构的、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遵循建构主义理论会提高碎片化英语学习效率,让碎片化英语学习的优势得到发挥。

【关键词】 建构主义;碎片化英语学习;学习者

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现状下,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关于碎片化学习的定义学术界看法不一,王竹立认为,广义的碎片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资源、碎片化媒体进行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中学各学科中,英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具有实践性、思维性、能力性、社会性及综合性特点。[2]建构性的学习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恰好满足了英语学科特殊性的要求。本文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讨论建构主义与碎片化英语学习的关系、碎片化英语学习的特点,以及如何基于建构主义提高碎片化英语学习效率。

一、建构主义与碎片化英语学习的关系

(一)建构主义是碎片化英语学习的理论基础。我国学者王竹立生动形象地用“3只打碎的花瓶”来比喻知识碎片化的产生。互联网是第一只打碎的花瓶,快节奏的生活是第二只打碎的花瓶,建构主义则是第三只打碎的花瓶。[3]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应通过教师的讲授而传递,而应通过学习者自主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这一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权威,学习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取而代之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有意义的内容进行学习,建构属于个人的知识体系。正是建构主义思想的不断传播,使人们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人建构,关注学习的个人意义。英语学习少不了不断输入和输出,碎片化英语学习让我们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时间间隙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输入和输出。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增加知识的输入,如积累单词、句型等,来建构自己的英语知识体系。也可以与他人在线互动、协作学习,进行知识输出。

学生是课本剧的参与主体和观看主体,他们了解每一次课本剧要实现的效果,并且心中对课本剧的表现有所期待。通过互评可以了解他们对每一次课本剧满意的地方、不满意的地方,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互评进行有针对性改进,为下次课本剧的成功做准备。

(二)碎片化英语学习是建构主义的具体实践。建构主义为碎片化英语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碎片化英语学习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具体实践。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依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4]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建构者。学习是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要主动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碎片化英语学习正是体现了这些思想。在进行碎片化英语学习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学习者个人可以随意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筛选、分析这些内容,将这些知识与自身以往的经验相联系进行同化和顺应。待时间允许时检验这些内容,将不实或无用的内容剔除,将新知识进行整合和融合,加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碎片化英语学习的特点

(一)建构性和趣味性。建构性是指学习者在碎片化英语学习中学到的知识碎片需要经过学习者的加工,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在接触新的学习内容时总是主动、有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比如接触新单词时我们会回忆是否记过它的词根、词缀或同音词、同义词、形近词等。建构联系能让我们更快、更牢地记住知识。趣味性是指在碎片化英语学习时学习目标是学习者个人选择的,具有个人意义的,压力较小的,能够引起学习者兴趣的。传统课堂学习的目标是固定的,学习者不论是否感兴趣,都要按照教学计划来接受知识点,而碎片化学习打破了这一局限。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介选择感兴趣的英语学习目标,这对解决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以及减轻学习压力都是有利的。

(一)理性选择,明确目标。在浩如烟海的知识碎片中,如何选择成了很重要的问题。选择的内容过多、过难会加重我们的认知负荷,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情绪烦躁不安。这就需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作指引,将学习内容控制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在英语学习中,如果今天对某一内容感兴趣,那么我们就以此为目标,追根溯源好好搜集关于它的内容碎片,剔除重复和已知,将新知识做好记录,方便最后进行整合。

(三)碎片性和浅层性。碎片化英语学习的内容无序、分散、随意,就像一个个拼图碎片,只有组合好、排列好才能成为一块完整的图画。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如何将这些碎片加以利用却是个难题。因为碎片化学习的知识过于零散,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一些学者认为,碎片化学习会导致知识碎片化,造成很多弊端。浅层性是指碎片化学习的知识往往比较单一,有很多知识流于表面不够深入。碎片化英语学习时周围环境可能也会有一些干扰,注意力难以集中。许多平台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往往介绍一些轻松易懂、有趣的内容,那些专业的、纯理论的内容很少涉及。长期习惯碎片化英语学习这种“快餐式学习”可能会让我们“营养不良”,甚至引发认知障碍。因此为了弥补不足,我们要有整合和融合的能力,将碎片性和浅层性的知识进行深加工。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以t值检验,以P<0.05判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社会性和探究性。社会性是指一些碎片化英语学习的学习媒介、内容、资源等具有社会性,公开面向大众,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碎片化学习平台众多,准入门槛低,其中不乏有肩负社会教育和终身学习任务的,比如中国大学生Mooc等。它们不但学习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形成了全民受教育的良好学习氛围。在碎片化英语学习时,我们常常能接触一些时效性很强的热点推送,也可以在讨论区和大家互动。以上这些都增加了英语学习的社会性。探究性是指碎片化英语学习的知识有些只起到导入和索引的作用,要想深度学习仅靠碎片是远远不够的。

三、如何基于建构主义提高碎片化英语学习效率

(二)灵活性和多样性。灵活性主要指碎片化英语学习没有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想必这一点大家都深有体会。多样性指碎片化英语学习的媒介、资源、内容和形式等多样。各种移动终端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媒介,音频、文本、视频各种资源应有尽有。听的、看的、跟读的、拼写的,学习形式不一而足。以方便、快捷、成本低、选择多为特征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是碎片化英语学习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二)积极建构,整合融合。孤立的知识碎片是无意义的,只有建立起联系,建构成知识体系才是有意义的。在碎片化英语学习时,建构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我们只有不断将知识进行转化和迁移,才能让自己所学的知识更牢固。此时需要整合与融合的智慧,整合知识碎片,零存整取,做好量的积累。融合新旧知识,化零为整,实现质的飞跃。

斯里兰卡的蓝宝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如无色、浅灰黄色、浅蓝色、蓝色、绿色等等,蓝色蓝宝石的颜色较浅,常为浅蓝色、灰蓝色、天蓝色、蓝紫色等。斯里兰卡蓝宝石与缅甸蓝宝石特点相似,虽然不如克什米尔和缅甸蓝宝石漂亮,但是胜在尺寸大些。

(三)交流互动,由浅入深。碎片化英语学习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通过交流和互动个体的建构变成了集体的建构。像Wiki和学习论坛等在交流和互动中促进了很多知识的思考与创新,学会交流互动对我们的学习十分有益。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浅入深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在碎片化英语学习时,我们以碎片为关节点按图索骥、深度挖掘,进一步发挥碎片化英语学习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6,(4):9-16.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06-108.

[3]王竹立.新建构主义: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2):11-18.

[4]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17-22.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32-0148-02

作者简介: 谭春蕾(1994-),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标签:;  ;  ;  ;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碎片化英语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