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东城小学校 400000
教育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教书,教会学生知识;二是育人,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及高尚的情操。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所谓体验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创设一个情境,让被教育者有换位思考的环境和机会,具有换位性、实践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
江津区东城小学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采巍巍鼎山之灵,积滚滚长江之韵,育国家栋梁之才。学校以体验式教育为特色,践行“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应用在各学科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学习,获得成长的知识;体验生活,习得成长的智慧;体验心灵,悟得成长的美德,让全体学生和教师在快乐体验中幸福成长、共同进步。
一、体验式教学在德育中的应用
所谓体验式德育是指让学生融入到实践中,强调人的主体性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性,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与准则糅合到生活行为或社会行为之中,亲自去经历、感受,并最终内化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江津区东城小学创办于2014年,作为一所年轻学校,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才能办出更适合当代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自然而然就成为学校重点研讨的问题。经过多方钻研讨论,我校针对小学阶段孩童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储备有限、生活体验渠道单一等诸多实际,结合以往办学经验和积淀,直取素质教育核心要义,前瞻性地提出了“让孩子的七彩之梦像花儿一样绽放”的办学理念,并创造性地从战略层面组织实施了“七色花开七彩园”为主题的“七彩文化”建设,明确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百姓身边好学校”的办学目标,并最终确立了“体验教育、多彩育人”的全新育人模式。
二、体验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学校紧紧围绕“七色花开七彩园”主题文化及“学习、生活、心灵”三个层面,在教室、课程、教材等多个领域启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革,构建适合孩童的多元、开放、活泼、丰富、包容的多彩课程体系,试图从课程变革入手推动学校育人模式的深层次变革。
除按照国家大纲规定要求开设基础课程外,学校还重点在拓展型体验课程和探究性课程等校本课程建设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开设了手工编织、书画、种植、演讲、棋艺等14门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涉及科学、地理、人文、艺术、生活指导等多个领域,综合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体现了现代人文教育之根本。
体验式教学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一些改变,教师通过创造一些生活情境或者将学生的一些经历进行重现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悟获得相关知识,这样可有效地丰富自身的知识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与传统语文课堂不同,学生可以不只依靠教材进行语文学习,可以通过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可以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方便及时地进行改进。在这里,课堂开到了阳台上,教室搬到了农场中,课程拓展到生活里……学校的教室不再是乏味枯燥的书卷气、油墨味、读书地,更多的则是泥土味、花草香、蝉鸟鸣、艺术范、探究室、实践场、操作间。如今的东城小学,孩童们走向农场,生态种植就是课堂;回到家里,见面问好就是课堂;来到大自然,观察探究就是课堂;走向社会,尊老爱幼就是课堂……无处不在的课堂,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三、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方式。小学思想品德课更是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起着重要作用。体验式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主要体现在课堂互动上。因此东城小学以“体验教育、幸福成长”为中心,以体验教育为主线,以多彩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孩童在“书香味”中获得成长的知识,在“生活圈”中习得成长的智慧,在“文明范”中悟得成长的美德。
1.“书香味”中获得成长的知识。我校探索构建了“五步体验课堂”,形成了“体验热身、自主体验、合作体验、体验展示、拓展体验”课堂教学模式,让孩子在体验学习中获取知识。
2.“生活圈”中习得成长的智慧。每周星期五下午是东城小学孩童们“选课走班”的活动时间,孩童们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在学校开设的科技、手工编织、书画、种植、棋艺等14项实践活动中各展其长,培养了孩童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文明范”中悟得成长的美德。学校开通了“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宣传师生中的好人好事;各班举行“知雷锋”等主题队会活动,让学生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开展红领巾志愿者活动,师生走进“几江敬老院”送温暖,让学生学会爱老、敬老;开展“情满重阳”为主题的孝亲敬长感恩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养成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
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创了“一语一事”体验活动,即每天坚持说一句体贴关心他人的文明礼貌用语,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开展了“知国旗、制国旗、升国旗、唱国歌、庆国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了生态种植体验活动;开展了班级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环保教育进课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体验式教学作为我国新课程教学所大力提倡的重要教学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小学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东城小学这种“体验教育、多彩育人”的全新育人模式实施不到两年,便以锐不可当之势打造出当地小有名气的“体验教育”特色名片。体验式教学法尊重学生个体发展,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情感的陶冶、自身素质的完善以及行为能力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最终能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教育。
论文作者:周尚芬 周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东城论文; 学生论文; 孩童论文; 课堂论文; 小学论文; 学校论文; 江津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