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增强青年价值观自信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观论文,志愿服务论文,自信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16)04-0007-05 doi:10.3969/j.issn.1672-0598.2016.04.002 价值观自信,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它是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肯定的态度,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第一个层面是指公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态度上的执著坚守以及行为上的自觉践行;第二个层面是指中国人民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社会及其公民的价值观的理解和包容,以及对于中华民族岿然屹立于民族之林这一不争事实的不自觉的骄傲和自豪。价值观自信是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志愿服务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抓手,因其内在价值追求和外在实践形式与价值观自信具有很大的契合度和关联性。当代青年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承载者,作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价值观认同状态对整个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探索志愿服务增强青年群体价值观自信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志愿服务与价值观自信的内在契合性 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它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来自于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借鉴[1]。以上这四个方面是坚守价值观自信的重要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从这个角度来讲,志愿服务的内在价值追求和外在实践形式,使其与价值观自信具有很大的内在契合度和关联性。 首先,二者都把以人为本作为终极价值目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高的奋斗理想。自党成立以来,便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党的奋斗宗旨。以人为本,是党和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并力求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体现和价值目标。坚守价值观自信,认同和践行以人为本是重要原则。志愿服务恪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提倡人文关怀、人性关怀、人情关怀,以人为本就是志愿服务追求的价值目标。一方面,对于志愿者而言,志愿服务组织通过为志愿者提供培训、激励、保障等措施,通过因人制宜的岗位安排,来关爱志愿者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服务对象而言,志愿服务倡导人们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要关怀他人、帮助他人,心怀祖国、奉献社会。我国大多数志愿服务组织都以促进社会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尽管各类性质的志愿服务组织、各种服务项目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其对人的关怀慈爱的行为指向,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却是相同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大型活动服务,无论是西部计划、海外服务计划,还是扶贫助学、支边支教,受益人群范围大,影响范围广;而一些草根的志愿服务组织,如“志愿海南爱心社”,开展为贫困地区学校建爱心图书室、关注孤残老幼、美化家园环保三大公益项目,尽管覆盖范围较窄,但对周边的百姓却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对人的深层次需要的挖掘,对参与者以及受助者的价值观自信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二者都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价值观自信的“土壤”。没有传统文化涵养的价值观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守价值观自信也必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内核这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志愿文化思想基础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就已提出相似的观点。当今志愿服务的“利他”的精神内涵连接儒家的“仁者,爱人”“恻隐之心”等仁爱观;连接墨家的“兼爱”“兼以易别”,即用“爱”来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令人人得利;连接道家的“积德行善”“得道升天”;连接佛教的“慈悲为怀”“行善布施”[2]。在以儒释道为根基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各种类型的慈善机构应运而生,如明代养济院、清末的香山慈幼院等;各式各样的慈善活动层出不穷,如北齐的“义仓”、宋代的“义庄”等,这些都不仅是政府的行为,更是百姓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现代意义的志愿服务虽然是伴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但是中国的志愿服务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志愿服务的阳光雨露。志愿服务和价值观自信都深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都源源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着相同的养分,并致力于将传统文化的绵延性、民族性与现代社会完美结合,力求使之发扬光大。把志愿服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深植人们的价值观念之中,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增进价值观自信,具有深刻而久远的意义。 再次,二者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自近代以来,中国经过170多年的发展,终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并衍生出了“3+1”自信话语体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结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得到快速普及和发展,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产物。志愿服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大型活动志愿服务、日常“助人自助”常态化志愿服务、应急志愿服务。其一,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几乎完全依赖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尤其是经济实力的增强。2008年,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迅猛发展。随后,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大型活动在中国举办,如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等。这些大型活动中志愿服务项目的运行,彰显出中国快速发展的成果,也显示了中国普通百姓的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情怀。其二,日常“助人自助”常态化志愿服务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淡化,越来越多的个人、社会团体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并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其三,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应急志愿服务开始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踊跃参与抗击自然灾害的各级各类民间组织以井喷的局面出现。应急志愿服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要求,如灾区通信保障志愿服务,需要利用无线电、广播等技术迅速搭建灾区通信网络。这些都依赖于现代科技的进步。总之,在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离不开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观的建设,在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中所展示出的中国的快速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的自信,也包括价值观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二者共同的实践基础、发展保障和成长动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价值观自信的增强,都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同呼吸、共命运。 最后,二者都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的一张名片,它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还具有“世界意义”。价值观自信,不仅需要继承本民族传统,还需要我们具备世界眼光,广泛吸收借鉴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以及由志愿服务衍生的志愿精神、志愿文化都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对话而内生的结果。第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本身就充分体现了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内核。志愿服务的最高价值追求就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这同时也意味着,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分享时间、精力和技能。第二,志愿服务是中华文明与其他不同文明对话的桥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大型活动在中国举办。这些活动的志愿服务一方面广泛吸收借鉴了国外相关的经验,另一方面将中国的经验积极输送至国外,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吸取了前几届奥运会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志愿服务经验,又通过创新发展,将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成果整理总结成《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中、英文版本)等专著,供其他国家参考。第三,志愿精神无国界、志愿服务关照全世界,致力于推进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国每年都会向世界各地派出志愿者服务于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领域,如环保、医疗、教育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诸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字眼,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中华民族融入世界、与其他国家达成价值共识的软实力。因此,志愿服务可以成为增强世界共同价值观自信的载体。 二、志愿服务是增强青年价值观自信的有力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形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增强广大青年的价值观自信,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培育和践行,对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说意义深远。志愿服务与价值观自信的内在契合性,及其本身的实践功能,决定了志愿服务能够成为增进价值观自信的实践载体。志愿服务不仅可以促进广大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态度上的执著坚守和行为上的自觉践行,并且有助于青年以更包容的心态来看待整个世界的价值观熔炉,以及从对比中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感、尊荣感、自豪感,进而增进认同感。 第一,志愿服务是教育青年、引导青年的载体。由于青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且受其政治社会化程度的局限,青年的价值观具有不稳定性和多元化倾向等特征。应该说,加强对青年的关怀、教育、引导,使其价值观实现向健康、成熟状态的平稳过渡,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期,世情、国情复杂多样,青年的思想状况也更加多元;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移动网络已成为青年价值观认同的重要影响源,枯燥的理论灌输、空洞的说教逐渐被青年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乏味的口号,浮于表面的培育方式必定难以使其深入人心。鉴于此,我国已开发出一套较为完整的价值观教育系统,如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互联网远程教育模式、社会实践教育模式等。其中,寻找适当的实践载体非常重要。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克服了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本质的弊端,丰富、柔化了青年群体价值观自信养成的方式,调动了广大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008年以来,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飞速发展,志愿服务在青年群体中的吸引力、传播力和感召力日益增强,已逐渐成为很多青年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志愿服务本身拥有的社会正能量有利于青年更好地理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从而教育和引导青年养成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效益最大化。 第二,志愿服务是青年增长才干、提升自我的平台。每个人都有发展和进步的需求,这种需求在青年时期尤其强烈。志愿服务为广大青年提供了认知自我、增长才干、提升自我的平台。首先,志愿服务有助于青年群体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通过志愿服务实践,青年可以从中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审视自身已有的价值观是否存在偏颇,可以从志愿服务中寻找和调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笔者进行的一次大学生志愿者访谈中,被访大学生志愿者普遍反映,通过志愿服务自己有很多新的认知是在其他地方很难获得的,如,“互助、邻里守望都是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在生活中不能强求帮助的对等”,“不遵守诺言对老人的伤害很大,帮助他人也需要体验他人的感受”,等等。其次,志愿服务是青年扩大自身交往圈子和提升自己的理想方式。通过志愿服务,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关心社会公共治理,这都有利于提升青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抗打击能力等,进而培养青年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品质等。很多青年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确定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结交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习得了一项专业技能等,并因此对他人、对社会抱有感恩、回馈的心理和努力向上的心态,这些都有利于增强价值观的自信。 第三,志愿服务是青年了解思考中国、认识世界的窗口。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今天,青年一直是各种意识形态争取的对象。青年由于自身成长阅历的局限性,辨别能力较弱,加上中华民族屈辱的近代史,大部分青年很难对国情、社情和民情及整个世界的发展形成全面而理性的判断,社会主义价值观自信弱化成为青年发展中的普遍现象。把青年从家庭、校园、职场等现实的小圈子中,从虚拟的网络中解放出来,去接触社会、认识世界,是价值观自信的基础条件,而志愿服务就是一个最好的平台。首先,志愿服务帮助青年了解国情,认识中国。不管是奥运会、APEC峰会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还是春运旅行、小长假游客志愿服务,青年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社会,深入了解近年来中国发展建设的巨大成就,理解和认同全体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所作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从而激发爱国情怀,坚定信念和对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其次,志愿服务扩大了青年实践范畴和认知视域。青年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着眼于、服务于地区、国家甚至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焦点。特别是一些海外志愿服务项目,如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索契冬奥会、巴西奥运会等,为青年提供了了解国外的发展状况,认识真实的外部世界的机会和可能,对于强化其使命感和荣誉感,增强对民族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担当意识,无疑具有特别意义。 三、基于志愿服务增强青年价值观自信的路径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的价值观,其三个层面的内容必须细化为操作性强的行为准则,实现由抽象向具体、由概念向准则、由共性向个性的转化。增强价值观自信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实践中获得人们对价值观的认同,继而身体力行地践行价值观,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模式。发挥新形势下志愿服务增强青年价值观自信有力抓手的作用,需要认真分析志愿服务的成绩和问题,想方设法延伸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从多个维度入手构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增强其推动价值观自信的社会功能。 首先,要进一步重视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目前,部分青年尚未形成对志愿服务的正确认知,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这严重削弱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和示范功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服务的价值性功能,首先要鼓励青年从内心接受并重视志愿服务,积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青年群体成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排头兵。要注重对志愿服务基本理论、国内外志愿服务发展历程、志愿服务活动标识等的介绍和宣传,让青年真正体会到参与的荣誉感以及获得感,从而激发其参与热情。其次要重视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和示范功能,处理好服务功能与育人功能间的关系;要利用多种手段,彰显志愿服务中蕴含的人文内核;利用志愿服务与青年群体价值观自信的内在契合性来挖掘志愿服务的深层次含义,帮助青年在志愿服务中坚定理想信念,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转化为自信,把自信内化为认同,把认同升华为信仰,把信仰外化为行动,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最终积淀和内化为一种稳定、恒久的言行范式。 其次,要延伸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映射着价值观自信的厚度和高度。随着时代的进步,志愿服务在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推广,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也更加理性。但与我们经济社会的增速相比,青年对志愿服务广度和深度的认识依然相对滞后。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开始将志愿服务经历作为考核(如升学、升迁等)的一部分,部分青年志愿者受到浮躁的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存在着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间接导致其服务态度不积极、自觉服务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不少志愿服务项目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宣传轻实效的倾向,甚至博眼球、赶时髦、造声势,很多真正需要长期坚持、默默奉献的志愿服务项目鲜有人问津。志愿服务深度、广度不足,志愿服务的领域层次窄浅。这种种“短板”直接影响青年从志愿服务中得到应有的收获,影响青年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影响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形象,更影响其通过志愿服务增强价值观自信。在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一方面要扩展志愿服务的主题,挖掘志愿服务的深层次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扩大志愿服务的领域,延长志愿服务的辐射半径,增加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推进志愿服务的制度化、日常化和项目化,摒弃“虎头蛇尾”式的服务,并积极跟进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新的服务项目,激发活力,实现由单一、低级向多元、高级的志愿服务的转变。 第三,要构建志愿服务的长效体制机制。增强青年价值观自信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必须为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构建良性的体制、机制,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创造优越的政策环境,通过志愿服务的规划化、制度化,来发挥志愿服务增强价值观自信的重要载体作用,提高志愿服务活动在增强青年群体价值观自信中的贡献值。一是要持续推进志愿服务法治建设,建立青年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要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理念;要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促进志愿服务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志愿服务的政策保障;高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机构也应自觉制定志愿服务相关规章制度。二是要将青年志愿服务纳入青年公共参与、社会治理的格局中来。要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精准化,使志愿服务有机嵌入创新社会治理过程;政府要逐步将部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职能外包给志愿服务组织,并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实现规范化和社会化运营,让青年志愿者能够以真正的社会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三是要实现志愿服务组织与管理过程的规范化。要制度化和规范化地建立起青年志愿者的注册与招募、志愿者的培训、志愿者的保险、志愿服务活动的记录、志愿服务的成果转化等具体运行模式。四是要完善青年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要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积极以“互联网+”搭建平台,推动志愿服务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志愿服务组织等高效、多元联接;要通过校社共建、校企共建等形式,加强志愿服务的阵地建设;要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培养各个领域的专业志愿者,帮助青年通过志愿服务提高专业技能。 *[收稿日期]2016-03-24标签:志愿服务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个人核心价值观论文; 价值观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志愿者管理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中国特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