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镜下蛛网膜囊肿造瘘术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_范益娜

脑室镜下蛛网膜囊肿造瘘术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_范益娜

范益娜

(西安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目的:探讨脑室镜手术治疗蛛网膜囊肿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小儿神经外科脑室镜在20例蛛网膜囊肿手术患儿临床资料,结果:20例脑室镜下蛛网膜囊肿造瘘术患者住院时间最长34天,住院时间最短11天,平均住院时间16天,平均术后第9天出院,术后住院最长时间24天,术后住院最短时间4天。手术时间为3~4h,术后所有患儿均安全返回病房,无颅内血肿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内窥镜灭菌技术及高质量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脑室镜;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185-02

颅脑病变是小儿神经外科的常见多发疾病。常规开颅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且不利于小儿生长发育。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脑室镜下小儿颅脑手术逐渐发展,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切口美观,恢复较快等一系列优点得到临床医生及患儿家属的认可[1]。但是脑室镜下小儿颅脑手术对于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较高,现选取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小儿神经外科行脑室镜下蛛网膜囊肿造瘘术患儿20例,总结分析其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小儿神经外科蛛网膜囊肿手术患儿20例,其中男患儿17例,女患儿3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3.6岁,平均年龄3.6岁。所有患者于脑室镜下行蛛网膜囊肿造瘘术,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

2.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入院后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了解父母的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患儿的性格、兴趣、爱好等等,做好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关系,相互信任。告知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控制陪人,预防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术前各项检查。术前一日再次与患儿家属沟通,宣教,术区的皮肤准备及术前禁饮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告诉家长全麻术中易误吸,术日晨6h禁饮食[2]。术日晨,禁饮食时给予静脉高营养,补充机体需要量,而由于大多数患儿较小,术前禁饮食比较不易配合,因此,给予静脉留置针的时间应在最后一次喂养之前,利于安抚,留置针尽量选择四肢,避开头部前给。术前备皮时,注意保护头皮完整性。患儿住院,特别是手术患儿,对于父母精神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焦虑。高焦虑水平影响护理的依从性、以及利用医护人员提供的信息和支持,影响患儿治疗效果。患儿因为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对手术的恐惧,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通过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减轻患儿的陌生感,同时减轻患儿家属焦虑紧张心理,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用游戏、绘画、卡通故事、小人书等方法可有效缓解患儿焦虑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术后护理

2.2.1严密观察 蛛网膜囊肿手术中剥离囊壁时有可能损伤临近脑组织表面血管或脑池附近静脉,或突然减压导致脑组织移位造成桥静脉撕裂,都易导致术后出血。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包括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及肢体活动情况,给予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后每30~60min监测并记录一次,病情稳定后改为每1~2h监测并记录一次。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采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尽量避免头部活动,必要时头部两侧垫以软枕,达到头部制动的目的,从而减少颅内出血发生的可能性。本组病例中无颅内出血病例。

2.2.2伤口护理 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有无血液渗出,伤口周围皮肤有无皮下积液,按时清洁更换伤口辅料,注意无菌操作,保持床单位整洁干净,预防伤口感染。对于昏迷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措施。

2.2.3并发症的观察

2.2.3.1发热 发热是蛛网膜囊肿造瘘术后最常见的反应。护理人员应认真区分术后发热分类,包括反应性发热和颅内感染性发热。反应性发热一般发生在术后3d内,最多不超过1周,患者脑膜刺激征阴性,周围血象中自细胞数不高;颅内感染性发热一般在手术3d后,脑膜刺激征阳性,行脑脊液检查可确诊。本组患者术后有15例出现发热情况,其中手术当天发热的4例,术后3d内发热的3例,术后发热超过3天,7例。体温未超过38.5给予给予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遵医嘱给布洛芬栓,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大于三个月的幼儿给予赖氨匹林针。为预防术后颅内感染,常规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应用1次抗生素,术后继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本组病例中均给予头孢曲松钠,预防性用药,保持伤口敷料干净,严格无菌操作。若发现伤口有渗液、出血或呕吐物污染.应及时更换敷料。囊肿术后发热,与手术中,囊液刺激脑膜,发生的无菌性脑膜刺激有关。本组病例中,1例患儿,持续高热14天,给予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确诊为颅内感染,遵医嘱给予美罗培南及万古霉素联合用药,痊愈出院。

2.2.3.2预防颅内低压 由于术中部分囊液的流出,患者术后可出现暂时性颅内低压。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逐渐给予半卧位,避免过早下床活动及体位突然改变[3]。本组有3例病人术后出现上述症状,给予平卧位后缓解,24h后好转。

2.2.3.3其他神经损伤 动眼神经损伤与手术有关,术后观察患儿瞳孔及追光有无异常现象,垂体损伤与手术有关,术后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多饮多尿等症状。

2.3 出院指导

患者术后3~4d即可出院,出院时告知患儿家属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抓挠伤口,注意伤口清洁,避免伤口感染,注意休息,加强营养,3个月后及时来院复查。

3.小结

住院时间最长34天,住院时间最短11天,平均住院时间16天,平均术后第9天出院,术后住院最长时间24天,术后住院最短时间4天。麻醉方式均选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手术时间为3~4h,术后所有患儿均安全返回病房,无颅内血肿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内镜下蛛网膜囊肿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天数短,平均住院费低。同时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内窥镜灭菌技术及高质量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智慧.脑室镜下小儿颅脑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0):128-129.

[2]黄海清.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5):366-366.

[3]周瑾.小儿脑室镜下行蛛网膜囊肿切除术的手术配合[J].中国医师杂志,2012,2(z2):166-167.

论文作者:范益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脑室镜下蛛网膜囊肿造瘘术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_范益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