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纪录片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论文

如何利用纪录片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论文

如何利用纪录片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朱 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长沙 410205)

【摘要】 由于无法脱离人们的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传承过程中最为脆弱的一个环节,我们不妨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在生活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在全局把控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在深度阐释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传承;保护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迅速调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流失,作为传媒工作者,我们应借助纪录片的形式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永久定格。

一、在生活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想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元素凸显出来,纪录片摄制人就必须深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之中,进行客观、全面的系统展示。

首先,在摄制时间和当地语言上下功夫。

案例库建设过程中,就对部分案例进行了试用,即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授课中试用,在试用后,又根据老师和学员的反馈情况,进行案例的改进,并重新输入案例库。案例库的使用一直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边使用边完善边补充。

在笔者看来,摄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过程中,摄制组人员最少要在摄制地停留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唯有如此,才能有机会亲眼看到当地居民随着季节更迭做出的一系列生产活动、节庆活动以及宗教活动等,用摄像机将这些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等,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来。比如,纪录片大师弗拉哈迪拍摄每一部纪录片时,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了解当地的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等。就这方面而言,国内纪录片的摄制人非常欠缺,比如当评委问白玉兰参评影片《摩梭人》的编导在当地驻留多久时,该编导说:“三个月”,这个答案得到了几乎所有国际评委的否定,有位评委甚至说:“没有半年以上共同生活的经历,就没有开机的资格。”美国纪录片历史学派创始人博厄斯说:“完整了解一个民族生活的惟一方法,是学会他们的语言。”就目前形势来看,国内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点,这也是大量劣质猎奇影片出现的根本原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依托于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而产生的,一旦这种环境有所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处境便岌岌可危了,因此抛开生活环境单独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不切实际的,想要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就必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到具体环境中去体现。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时间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展现,如此观众才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演变等过程中,对其历史渊源、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地认识与了解。

通过对比词库的分析与比较,发现日语IT新词中英语缩略词的数量明显多于汉语,且使用频率高。汉语除了IT、BBS、BLOG、MSN、USB等接受程度很高的词以外,基本采取意译,或是对原词进行概念性表述,如:MS→微软操作系统、URL→统一资源定位符、网页地址、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等。

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而加快实现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会有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步伐。在当前的建设发展形势中,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水平,解决好长期以来制约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利用最新的体制机制和理论实践,按照总体目标规划,逐步探索,理清在突出问题上“点”与“面”的关系,找准问题的根本所在,确实致力于“三农”问题的深入研究,凝心聚力做好“三农”工作,这是实施乡村战略的根本,可以保持农村农业良性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改革发展动力、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提升人民的获得感。

假设攻击节点j在前55个信任评价周期内表现为正常节点,在56到115信任周期内表现为恶意节点,以0.7~1.0的几率展开选择性转发与发送虚假监测数据。从116信任周期开始停止攻击,又表现为正常节点,j的信任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

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由多种技术与技能共同构成的,比如手工绢花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料、上浆、染色、窝瓣、烘干、定型、粘花以及组枝等众多工序,工艺可谓繁复至极,倘若编导将纪录片的镜头只对准一个环节,就不可能将一朵栩栩如生的绢花的制作方法完整、准确地传承下去。

只有深入到被摄制对象的生产与生活之中,影片制作者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了解当地的文化,试想在摄制蒙古民族题材纪录片时,摄制组人员不跟随当地少数民族百姓一起住蒙古包、饮马奶酒,而是住宾馆、吃饭店,怎能对摄制对象产生深入的了解,又怎能将自身情感与被摄制地的文化、风俗等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影片即便再流畅、生动,也不过是缺乏情感的行尸走肉。比如,《天葬》编导山杉忠夫说:“我在尼泊尔拍过一部纪录片,我是分三个不同季节去的,每次都住在当地藏族人家里。我曾在一位老妇人家里住过,后来她去世了,我拍了她的天葬。实际上,我的这部纪录片正是因为她的去世才找到了主题。拍天葬时我很激动,眼泪不住地流,如果我不认识她,我只能表现藏族人死后天葬的过程,当我认识了她、有了感情,我的关注点就不在于天葬的过程了,而是真正祝愿她的灵魂能够上天堂。”正因此,《天葬》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纪录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后世的重要载体,其摄制内容务必要保证全面与完整,唯有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精神内涵以及文化意蕴等才能悉数保留下来,从而更好地传承下去。

二、从全局把控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由于教育经历以及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每个人对事物都有着独特的认知,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我们在摄制纪录片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尤其是对于一些异文化,一定要站在被摄制对象的角度上来解析。就拿《天葬》来说,倘若编导在片子的开始就将这一葬礼形式视为落后的、野蛮的送葬方式来处理,那么整部影片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一)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展现

最后,对异文化的理性包容。

(二)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时空的整体展现

改造518刮板机驱动系统,将其输送速度从0.55 m/s提高到0.88 m/s,运输量提高到400 t/h,满足快开压滤机最快卸料速度的要求。

其次,入乡随俗,亲身体验。

三、在深度阐释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

通过深度阐释,我们不仅能够全面、深刻地展现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内容,还能让观众对被摄制对象产生完整的认识以及深刻的理解。那么,如何才能在深度阐释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呢?

(一)不干涉拍摄

不干涉拍摄,既是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色的关键,也是纪录片被称之为纪录片的重要原因。由于不干涉拍摄,我们既能在镜头之中发现一些自己在生活中不曾注意到的细枝末节,又能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引导下对拍摄对象做出系统、深入地评价与了解等等,可见不干涉的拍摄方式不仅能使被摄制对象保持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还能够让观众于细微之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留心的观察和认真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每一个细小图案、标志性动作以及独特的节庆方式等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何在影片中揭示出来成为纪录片深度阐释的首要任务,比如在《川江绝唱——川江号子》的摄制过程中,摄制组人员为了凸显当地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将一个特写镜头给了某古老会馆已经有所倾斜的大门。

(二)口述历史

对于那些已经消失于人们生活环境之中的或者已经消失了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干涉拍摄成为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不可能通过摆拍等手段再现当初情状,这时可以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内容记录下来,也不失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绝佳办法之一。可见,口述历史的创作手法对于那些濒临灭绝,甚至是已经灭绝的文化事象的传承,具有关键的作用。比如,在拍摄《川江绝唱——川江号子》时,由于三峡蓄水的缘故,川江号子已经完全消失,编导在精心策划之后选择了口述历史的记录方式,通过对川江号子协会会长陶鹏等人的采访将川江号子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周围文化事象的关系等,清晰、明了地展现了出来。

(三)解说词

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解说词不仅能够为画面补充更多丰富的信息,还能将一些画面不能够呈现出来的信息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在深化影片主题的同时使观众对画面内容进行更深层次地理解与感知。比如,在关于傣族送葬风俗的纪录片中有这样一幅画面:送葬队伍将死者送到墓地时,前面的人抛出一个鸡蛋,发现鸡蛋未碎后,他们继续前行几步后又抛出一枚鸡蛋,此时倘若没有解说词的辅助,观众势必会在诸如此类的画面中如坠迷雾之中,实际这是傣族人选择墓地的一种方式(即鸡蛋碎开的地方就是死者喜欢的安眠之处时)。

结语

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传媒工作者务必要深刻认识这一点,恪尽职守地履行自身传播优秀文化的职责,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彭国华,梁海鹏,李天胜.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传播的困境与拓展[J].出版广角.2018(14).

[2]赖黎捷.人文精神与纪录片文化景观[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3]李金玲.音乐纪录片的叙事表达与传播研究——《人间难得几回闻》为例[J].新闻战线.2018(18).

【作者简介】 朱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标签:;  ;  ;  ;  ;  

如何利用纪录片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