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发展主题理论思想的新思考_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发展主题理论思想的新思考_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对邓小平发展主题论思想的新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主题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产力发展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促进生产力的进步,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主题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科学的回答,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在重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能动摇的同时,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是邓小平思想论述中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被认为是当代中国面临解决的首要和根本问题。邓小平关于发展的主题思想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出了一条新路,而且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全新阶段。

一、发展主题论的提出

新中国的建立,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宏伟业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强国富民道路,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长期探索而最终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建国初期,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巅峰时期,很自然把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照搬过来。可后来的实践证明,苏联的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全能行得通。党的八届一次会议客观地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增长的需要同当前不能满足这一需要的矛盾,并提出当前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来解决这一矛盾。这是首次明确提出发展主题论思想。然而,由于国际风云变幻和对国内形势的错误认识,到党的八届三次会议,又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试图通过“抓革命、促生产”的办法,通过阶级斗争和人的思想革命化走出一条强国之路。由于忽视发展生产力,“以阶级斗争为纲”,发生的“文化大革命”把国民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给整个民族带来一场灾难。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决议再次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重新出来工作不久的邓小平,与周恩来总理一起,着手制定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并开始全面整顿国民经济,但终因“四人帮”百般阻挠,未能如愿,使发展主题论思想又束之高阁,无法付诸实施。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实行工作重点转移的正确方针,为发展主题论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前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正式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标志着发展主题论的重新确立。为了将发展主题论思想上升到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地位,小平同志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80年,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它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以下引文只注卷次和页码。)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他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应成为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后来他又反复强调这一观点。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他又明确提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基本路线。”十三大报告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概括出来的。至此,发展主题论成为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献。

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这充分显示了邓小平同志能够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他既具有始终如一的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神,又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精神。

二、世界主题论为中国主题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基础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世界格局如何变化?世界潮流如何走向?如何对国际局势作出科学的估计和分析?小平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和思想家的睿智作出了重要的理论概括:“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第3卷第105页)

确立“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是邓小平同志继毛泽东同志“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之后对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的重要论断。和平与发展体现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总目标。和平为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有了和平,社会就能健康发展;反之,发展能促进与保障和平。当然,确立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决不意味着当今世界不存在斗争与对抗。事实上,霸权主义还存在,少数强权国家利用自己强大的宣传机器、经济实力和军事威胁,仍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的国家。和平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和平仍需靠斗争保卫,发展靠斗争获得。有时实现发展相当艰巨和困难。邓小平同志一直在为中国的发展寻求稳定的国内和国际的和平环境,他在1987年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姆维尼时就提出,实现小康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两个阶段目标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另一个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我们能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根据这一方针,我们制定了两个开放的政策,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第3卷第210页)正是基于对当代世界主题的思考,邓小平把“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趋势引向了对中国主题的沉思与探究,他把中华民族的前途与世界命运联系起来,完善了中国发展主题论思想。

三、发展主题论的哲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及其自身系统的内部矛盾运动,决定了生产力发展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也为发展主题论的确立提供了哲学依据。邓小平从社会基本矛盾入手,立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去分析当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第2卷第182页)对中心任务的确认建立在对主要矛盾的分析上,使“主题论”具有充分的哲学基础。他还紧紧抓住生产力这个对社会发展具有最终决定作用的矛盾方面,指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赢得对资本主义优势的根本保证。并且他还纠正了那种认为只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才是区别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标准的错误看法。这种错误给社会主义实践带来了严重后果,如不顾生产力水平,急于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搞“穷过渡”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结果出现了“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之类的谬论。

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四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失败,将中国发展的整个战略建立在深刻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主题论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一次正式使用“初级阶段”提法,是在小平同志亲自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党的十二大重申“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不发达。”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一切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根据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在这一阶段的首要和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

建立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基础之上的初级阶段理论,不仅为理解建国以来的成功和挫折找到了钥匙,纠正了多年来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也为发展主题论思想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列主义者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也为当代各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尝试、新的模式。

四、“三步走”战略是发展主题论的近、中、远期目标

初级阶段理论的创立,从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方面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依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这是几代共产党人始终探寻的目标。小平同志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最早为实施发展主题论提出目标构想,设计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1979年,小平同志在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第2 卷第237页)这便是著名的“小康”设想。从1984年起, 小平同志进一步思考下一世纪中国的发展战略构想。到1987年,他完整地表述了从本世纪80年代到下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三步发展战略的蓝图。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了“三步走战略”:“在90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20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就能够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步走战略,以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尺度来划分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标志着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的成熟,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悬而未决的发展步骤问题,使现代化发展主题有了定量、明确、具体的可行性奋斗目标。

五、把发展主题论上升为党的思想路线与政治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谛。小平同志对创立这条路线功不可没,他讲的最早、最多、最深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改革开放的目标。同时最早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后来他又三番五次强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7年,他对党的基本路线作出了具体概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3卷第248页)党的十三大报告把它表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以及两个基本点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贯通、互相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小平同志始终强调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又要坚持改革开放;在坚持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放松抓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还特别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整个基本路线的核心,处理好两个基本点的关系,目的是为了“一个中心”。这种重点论与两点论的高度统一,既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思想充满着辩证法,又突出了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的主题思想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政治路线。

六、从社会主义本质和生产力标准上深化发展主题

小平同志不仅在新时期重新确立发展主题,而且从新的视野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使发展主题论具有丰富而全新的理论内涵。

第一,从社会主义本质上深化发展主题。建国后进行了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不得不对一个极普通的“什么叫社会主义”问题进行反思。邓小平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第3卷第63页)显然,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第3卷第116页)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最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3卷第373页)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揭示了社会主义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种新型生产关系必须服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思想。这一概括排除了以往那些把非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的做法,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澄清了是非,对建设时期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坚持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第二,从生产力标准上强化发展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生产力的标准,即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表述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南方谈话中,小平同志再一次重申了生产力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3卷第372页)邓小平的这一论断是对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阐述,实质是强调生产力标准。依据邓小平思想,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一样,检验改革属性和成效的根本标准只能是生产力。无疑,“三个有利于”否定了抽象争论姓“资”姓“社”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把被教条主义和极“左”思潮搞乱了的东西重新颠倒过来,这是从生产力标准角度对发展主题论的深化和拓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扭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环节(中心主题)不放松,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三个方面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经济效益;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必将保证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将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  ;  ;  ;  ;  

邓小平发展主题理论思想的新思考_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