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枸杞无公害化生产保持中宁枸杞“特产”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宁论文,枸杞论文,化生论文,无公害论文,特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中宁枸杞作为药、食兼用型的保健农产品,其销售方向基本上是外向型的,伴随着中国加入“ WTO”,加强中宁枸杞的无公害化生产是保持中宁枸杞“特产”优势,实现中宁枸杞产业化发展的最关键
目前,中宁枸杞无公害化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者缺乏环保意识,不能充分认识农药残留污染的严重性
枸杞一年多熟且易感染病虫,为此枸杞茨农在追求产量的同时,大量使用农药,增加用药量,为获得快速的防治效果,将“1605”、种衣剂、“呋喃丹”、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作为叶面喷雾,给枸杞鲜、干果留下了高毒。
二、农药经营人员素质低下及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繁多,给枸杞无公害化生产制造了障碍
1999年国家《农药管理条例》和宁夏《农药管理办法》颁布以来,中宁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对农药经营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但在农药销售过程中,由于对枸杞“特色”产品没有相应的无公害化生产的保护政策和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枸杞上使用的品种名称,从而使农业行政执法无法可依,一些高毒高残留农药在中宁县农药市场上仍大量销售。
三、没有完善的枸杞质量安全监测标准
目前能够确保中宁县枸杞无公害化生产的相应质量标准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推广部门不能严格按照枸杞无公害化生产标准去指导茨农生产;二是缺乏快速检测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成本高,加之枸杞初级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大多是以散装上市,既没包装也没标识,更没有商标,给消费者在市场上辨认真假优劣带来了困难,也给那些鱼目混珠的替代产品提供了便利条件,致使中宁枸杞在本地收购过程中,农药残留、氮肥含量等无法监测,把关不严,到外地市场特别是出口销售中失去竞争能力。
四、未能充分发挥中宁枸杞的特产优势,在“特”字上做文章
中宁枸杞曾一度被来自新疆和内蒙古等地的枸杞冲击了市场,失去了竞争优势。原因主要是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产优势,“特色”之中求“绿色”。无公害生产标准不高,特色优势只停留在初级产品上,不能搞好初级产品升级、上档次,生产出自己的“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开发力度不大,深加工企业滞后。加强中宁枸杞无公害化生产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生产无公害产品意识
要充分发挥中宁枸杞特产优势,首先要强化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从降低或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入手,逐步实现枸杞无公害化生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宣传,重点针对千亩枸杞示范村和科技示范户,通过办培训班、现场观摩等形式进行实地指导,指导茨农多用生物农药,少用化学农药;尽可能不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中宁枸杞品质。
二、建立和制定中宁无公害枸杞生产标准
从中宁枸杞生产的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无公害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入手,结合推动中宁枸杞商标,明确中宁枸杞的“特色”优势,严格质量管理,制定出绿色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化肥、农药使用规定;提高检测水平,在产地和市场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质量安全监测抽查。
三、依法治农,推进中宁枸杞无公害化生产
建议中宁县政府应以地方法规的形式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枸杞上使用或禁止在县里销售。鼓励科技人员试验、示范、筛选、推广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生物农药;进一步建立完善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清理整顿农药市场,规范农药经营秩序,使农业行政管理有法可依;严格查处无证经营农药或经营过期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门点,依法治农。
四、抓好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的建立,开办中宁枸杞“绿色”产品“窗口”
成立中宁枸杞无公害化生产示范领导小组,建立示范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化生产标准,从栽培技术、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完全实现“从枸杞园到餐桌”的全过程无公害生产示范;市场上设立无公害产品专柜,争取用2年~3年时间带动全县茨农在逐步增加种植面积,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基本实现枸杞的无公害化生产,使各项安全指数达标。
五、放宽“绿色枸杞”定价自主权,允许“绿色枸杞”高价运行绿色产品科技含量较高,部分
产品因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产量会受到一些影响,因而对其原料产品及其加工成品的定价可放宽限制,可由市场进行调控,鼓励扶持高品质绿色枸杞高价运行。
六、积极开展和引进中宁枸杞绿色食品深加工及转化项目,促进中宁枸杞的无公害化生产
近年来,中宁县已初步探索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出枸杞、多糖、枸杞保鲜原汁、枸杞奶粉、枸杞酒、枸杞饮料等产品,但多数产品仍处于实验、小规模生产的初级阶段,转化率很低,未进入精、深、高层次大规模加工,这既是不足之处,也是潜力所在。应积极挖掘内在潜力,引进外商兴办枸杞深加工及转化企业,走“企业+农户”的路子,发展订单农业,拉动枸杞产业链条,使枸杞产品升值,生产出更多的“名牌绿色”产品。
七、政策扶持,健全体系
一是专门拿出资金扶持中宁“绿色枸杞”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项目申报。
二是尽快建立完善农业行政管理执法机构,健全枸杞、蔬菜及其它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检测能力和检测技术水平。
三是建立标准化无公害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加强对生产技术规程、质量安全标准的实地培训。
四是加大对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配方施肥等试验、示范、推广的投入力度,鼓励广大农技人员在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走技物结合的路子。
联系电话:0951-5056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