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与粮食关系的区域差异与国家粮食安全_粮食安全论文

中国人粮关系的区域差异和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粮食安全论文,差异论文,中国人论文,区域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的实质是人口—粮食之间的矛盾,伴随“人粮矛盾”的“粮缺型—钱缺型—营养型”变化,粮食安全的内涵亦经历了“总量—购买—营养”的转变[1],但粮食安全的基础始终是粮食总量安全。尤其对我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必须立足自给,依靠本国农业资源生产出足够的满足人民生存和健康需要的粮食,保障粮食总量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要求。我国地域辽阔,农业资源分布不均衡、生产条件差异大,人口—粮食矛盾地域差异明显。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深入了解中国农业生产资源、生产条件的区域特点和差异,明确不同区域在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区域自身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分工协作,统筹解决国家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为保障中国粮食的持续、稳定供给,实现粮食供需平衡,我国开展了大量的不同角度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研究工作。2000年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之前,粮食生产和安全研究大都集中于分析我国较长时间序列的粮食生产态势、时序变化、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2-4],2000年以后多集中于对减产的宏观尺度分析,探讨国家层面上粮食减产的原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和解决措施[5-9]。近年来的研究对把握国家粮食生产总体规律,指导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制定宏观战略有重要意义,但研究尺度过大,掩盖了区域内部粮食生产和供求的异质性。本文以人粮关系为切入点,研究人粮关系和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旨在为分级管理和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来源于各省及全国1949—2007年统计年鉴,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1.1 人粮关系分级评价标准

为了比较分析人粮关系的区域差异,本文建立粮食需求供给指数,对人粮关系进行分级评价。粮食需求供给指数计算方法见公式(1)。

DPR=(Pa×Gpc)/Ga(1)

式中:DPR为粮食需求供给指数;Gpc为人均粮食消费标准。卢良恕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人均营养热值标准,结合中国国情计算并提出中国人均粮食消费400kg即可达到营养安全的要求[10],这一数值是国家调控粮食安全的基本参考线,本文人均粮食消费标准即为400kg/人;Pa为现实人口数量,人;Ga为现实粮食产量,kg。基于DPR的人粮关系分级评价标准如表1。

1.2 粮食生产变化分析模型

粮食产量的变化在根本上取决于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变化,为确定并量化中国粮食生产变化的主导因子,本文建立粮食生产变化模型,采用以下公式对粮食生产变化进行分解,分别计算播种面积变化和粮食单产变化导致的粮食产量变化量。

2 中国人粮关系发展变化趋势

2.1 国家层面:人粮关系趋于均衡,目前处于低水平的紧平衡状态

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粮食产量呈现台阶式上升特征,跨越2亿t、2.5亿t、3亿t、3.5亿t、4亿t和4.5亿t等6个台阶,现进入了5亿t新台阶。1996—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大丰收,年均粮食产量达到5.05亿t,人均超过400kg(图1)。2000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连续4年低于4.65亿t,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不足431亿t,为近14年最低值,人均粮食占有量跌至333kg,创近20年新低。2003年以后,粮食产量在国家干预下呈现增长,但人均粮食占有量仍低于400 kg。

图1 1949年以来中国人粮关系

Fig.1 Popula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since 1949

根据粮食需求供给指数(DPR)模型,系统评估了中国1949—2007年的人粮关系,结果表明,以达到营养安全的人均消费粮食400kg计,1949—1981年32年间,我国粮食生产一直低于人口需求,粮食需求供给指数介于1.91—1.17之间,意味着粮食短缺量为实有粮食供应量的91%到17%之间,国家人粮关系总体表现为粮食短缺,但短缺程度趋于缓和;1981年以后,随着粮食产量的逐步上升,粮食需求供给指数介于1.20—0.97之间,意味着粮食余缺在现有粮食供应量的20%到3%之间,粮食总体表现为丰年平衡有余,欠年亏缺,人粮关系趋于均衡。由图1可以看出,1949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总体趋于增强,但由于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到目前为止,中国人粮关系处于低水平的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形势严峻,一旦粮食产量减少,人口众多的中国将面临着大量的粮食亏缺。

2.2 分省格局:粮食盈余省份增多,粮食亏缺省份减少,人粮关系趋于改善;粮食主产区供应能力尚不稳定

在全国人粮关系研究的基础上,为细致地刻画中国分省人粮关系的区域差异和时序变化,本文选取1970、1980、1990、2000、2005年为典型年份,根据DPR定量计算了中国省级单位人粮关系状况(表2),揭示了中国人粮关系的分省格局。研究结果表明自1970年至2005年,我国粮食盈余的省级单位呈增加的趋势,1970年,仅有内蒙古自治区与黑龙江省为粮食盈余的省区,到2005年,吉林、河南、宁夏、江西、辽宁等12省区均成为粮食盈余的省份。其中,富富有余和盈余的省区1970年都没有,2005年分别有两个省份(黑龙江,吉林;河南,宁夏)人粮关系状况划入这两级别。临界平衡的省份由仅黑龙江1省发展到江西、辽宁等7省。粮食亏缺的省级单位总体呈减少的态势,由1970年的27个降至2005年的19个。与上文所述全国人粮关系状况结合可知,虽然从数量上粮食盈余的省份增多,但并没有改变和扭转近几年国家整体层面上人粮矛盾趋于紧张的现象,粮食亏缺的省区仍多于粮食盈余的省区。

以人均粮食消费400kg为标准计算历史年份省级单位的粮食盈亏量,可知1970年山东粮食亏缺最多,为1111×,1980年河南粮食亏缺最多,为766×,1990年广东粮食亏缺最多,为643×,可见1970—1990年粮食亏缺大省的粮食亏缺量在降低。到了2000年广东粮食亏缺最多,为1697×,2005年广东粮食亏缺最多,为2283×,可见1990—2005年粮食亏缺大省的粮食亏缺量增长迅速,对实现国家人粮平衡造成很大压力。粮食盈余最多的省份1970年盈余量为172×(内蒙古),1980年为181×(黑龙江),1990年为1063×(吉林),2000年为1070×(黑龙江),2005年为1564×(黑龙江),可见粮食盈余大省在国家粮食供应中作用越来越大。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省级单位粮食盈亏差距较大,截止2005年,全国粮食盈余量最多的黑龙江省与亏缺量最多的广东省差额达3847×。因此,在国家层面上需要统筹安排农业资源,分工协作,明确不同区域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共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2003年12月财政部下发的《关于改革和完善农田综合开发政策措施的意见》确定的中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级单位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四川。本文以人均粮食消费400kg为标准对粮食主产省的粮食盈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自1990年开始处于粮食盈余状态,其中1990年粮食盈余量为2798×,2000年粮食盈余量为2019×,2005年为4732×。但区域内部差异较大,13省中只有黑龙江1省在满足本省人均400kg粮食外持续有粮食盈余,且数量越来越大;河南、山东、内蒙古、湖南由粮食短缺向粮食盈余转变,且粮食盈余量稳定或稳定增长;吉林省和安徽省整体处于粮食盈余趋势,但波动较大;江西、四川两省基本粮食自足,对外贡献不大;河北持续处于粮食亏缺状态,但亏缺量趋于减少,而江苏则处于由粮食盈余向亏缺变化态势,湖北也呈粮食亏缺趋势。总体而言,我国粮食主产区自1990年代以来总体处于粮食盈余状态,但波动较大,且主产区内部差异明显,粮食供应能力尚不稳定。

3 近年来人粮关系及粮食生产变化原因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粮食主产区人粮关系及粮食生产变化的原因,本文计算粮食主产区近15年粮食、人口变化率,分析人粮关系变化原因(表3),在此基础上利用上文所建立的粮食生产变化模型计算分析各省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表4)。

由表3可知1990年至2005年中国粮食主产区13省份人口均呈增长态势,11省粮食产量增加,江苏、湖北两省粮食产量减少。粮食产量增加的11省中江西、湖南、安徽三省粮食增长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均粮食减少,其余8个省份粮食增长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均粮食增加。由表3可知我国粮食主产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江西,15年间人口增长了13.39%,但这个增长速度仍低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14.51%)。可见我国粮食主产区人口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今后主产区提高余粮供给的关键是粮食增产。

由粮食变化分解结果表4可知,1990年至2005年间,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有11个产量增加,2个产量减少。粮食产量提高的11个省市除吉林、黑龙江外其余9个省市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都是单产提高;减产的两个省市主要原因均为播面减少。可见单产提高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增产起决定作用,同时也可见播面减少对粮食增产的压力较大。稳定和提高主产区粮食播种面积对提高产量的作用不容忽视,提高主产区粮食供给要在稳定播面的基础上提高单产。

收稿时间:2009-05-12:修回时间:2009-10-18

标签:;  ;  ;  ;  

中国人民与粮食关系的区域差异与国家粮食安全_粮食安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