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骈文引入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骈文论文,文言文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I207.22 G633.3
骈文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骈文一直被忽视甚至否定,因此,未能得到合理的评价。在倡导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有必要将骈文引入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之中。兹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大家。
一
“骈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在绝大多数人所受的中学教育阶段并未接触这一概念,甚至,人们不能确切地说出“骈”字的读音。但骈文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上却是一个很重要很常用概念。可以说,一部中国文学史是无法回避这一概念的,作为用对偶方式组成文章这一特殊文体,骈文的产生基于中国文化的语言文字特质,中国语言文字的单音节优势,语法的灵活,声调的美以及丰富的量词与同(近)义词语汇,为骈文的产生奠定了独特的语言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维方式以及古代作家所具有的“取类相从”的心理联想能力,也为骈文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土壤。加上社会实用和社会审美的需要,骈文就形成了起来(注:参见:莫道才,骈文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尹恭弘,骈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骈文可以说与我国的古代文学相始相终,早在先秦时期,在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就大量出现了骈偶之辞,象中国文化源头中的《周易》、《尚书》、《论语》、《左传》中均已存在,但当时还是骈散兼行,奇偶互见,并未有意作骈句,这是骈文形成的重要基础,正如清人刘开所云:
“《尚书》严重,而体势本方;《周官》整齐,而文法多比;《载记》工累叠之语;《系辞》无属对之门;《尔雅·释天》以下,句皆连珠;《左氏》叙事之中,言多绮合——骈语之体制于是乎生。”(注:刘孟涂集·与王子卿太守论骈体书。)
这说明骈文之存在源于中国文化的早期经典,说明了骈文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远流长的。
骈文在汉代初步形成得益于汉代的社会需要和时代的美学追求,之后发展加快,到南北朝时则蔚为大观,几乎成了当时除诗以外写作的唯一方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名家汇萃、名篇涌聚,出现了象江淹、鲍照、徐陵、庾信等一大批骈文高手和象《恨赋》、《别赋》、《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玉台新咏序》、《哀江南赋》、《小园赋》等一批名作。发展到唐代,以王勃为首的“初唐四杰”继承了“徐庾体”并进一步发展,使文风由繁缛艰涩变而为清丽峻洁。后来李白之文继之而雄奇阔大,陆贽之文疏朗平实,李商隐之文典雅富艳,可以说虽有所谓“古文运动”,骈文一直延续不断,从未因此而消失。即使“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其文也并不废骈俪,而是大量夹用骈句,甚至韩愈的《进学解》、柳完元的《睢阳庙碑并序》本身就是整饬的骈文(注:参见:许逸民,古代骈文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到韩、柳以后,骈文的使用范围狭小了,主要局限于庙堂文字。诸如朝廷文书、宗庙祭祀文书等,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清末。骈文经过元明的沉寂后,到清代重又振兴、繁荣,骈文又扩延至所有领域,在文学性文学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出现了陈维崧、袁枚、邵齐焘、汪中、洪亮吉、吴锡麒、李慈铭等骈文家,涌现出一大批清丽疏朗的骈文佳作。骈文渐渐退出文坛是在本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随着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书写样式,骈文才渐渐为人遗忘。可以说,骈文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是中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古代的基础教育对骈文阅读都是很重视的。对这样一种重要的文学遗产,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语言有责任向中学生介绍骈文的知识,使其对中国这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骈文在现代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五四运动旨在推行现代民主自由的观念,为了与传播西方文化相适应,对文言文这一书面写作方式采取了否定的态度,作为文言文的极致的骈文也在扫除之列。加之五四运动以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使社会审美风尚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因此骈文的写作已趋于消沉,但并未绝迹。而对骈文的评价也由五四时期的推翻进而为否定,在建国后的极左时代则予以彻底否定,骈文不但等同于贬义的唯美主义、形式主义,而且似乎也成了“封建没落”“反动腐朽”的同义词。于是,对骈文的介绍也就不必要了。这是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随着政治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后,学术界从80年代初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文学现象,呼吁重新研究这一文学现象。从80年代初开始,渐渐兴起了对骈文的研究,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骈文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景观,共发表有关论文100余篇,与此同时,有关骈文的研究著作不断出版,先后有姜书阁的《骈文史论》,于景祥的《唐宋骈文史》、《独具魅力的六朝骈文》,莫道才的《骈文通论》,尹恭弘的《骈文》,钟涛的《六朝骈文的形式及其审美意蕴》问世。同时,一批三四十年代出版的骈文论著也重新再版,如刘麟生的《中国骈文史》、《骈文学》,瞿兑之的《骈文概论》,蒋伯潜、蒋祖怡的《骈文与散文》等。为普及骈文知识,也先后出版了黄钧、叶幼明、贝远辰的《历代骈文选》,谭家健主编的《历代骈文名篇注析》,熊永谦的《魏晋南北朝骈文选》,殷海国的《历代骈文精华》,许逸民的《古代骈文精华》,曹道衡的《魏晋南北朝辞赋与骈文》,朱洪国的《中国骈文选》,莫道才主编的《骈文观止》等等。骈文类著作大量出版这一现象说明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骈文已成为今天社会所共同关注的对象,说明人们迫切需要了解这一文体。
二
那么这种普遍关注骈文的文化现象给中学语文教学什么启示呢?我认为应该把骈文引进到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去。目前,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约占三分之一左右。初中略少一些,高中略多一些。这个比例是合适的。总的来看,目前使用的教材比修订前文言文的数量和难度都有所减少和降低。这是可以理解的。目前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属于骈文体裁的主要有两篇,一是初中第四册的《陋室铭》,一是高中第一册的《与朱元思书》,另外第五册的《阿房宫赋》,有的认为是骈文(如朱洪国《中国骈文选》),有的不算作骈文(如莫道才《骈文观止》)。原高中第六册的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也是骈文,但修订之后取消该文了。这样看来,在整个中学语文中真正算得上是骈文的只有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由于此二篇文字浅易、平实,极少用典,且篇幅亦短小,比一般文言文还浅近,所以,一般不注意其为骈文,而且课文的介绍也并未引入“骈文”这一概念。如《陋室铭》仅引入“铭”的概念,并未对其骈文特征作片言介绍。也许编者认为初中阶段尚无必要引入这一概念。但高中阶段同样也没有引入骈文这一概念,这是不够的。在国民教育层次中,绝大多数人是受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初中教育阶段完全有必要将骈文的最基本涵义结合《陋室铭》介绍给学生。学生对于“古代基本用对偶手法写成的散文”这一表述完全可以理解掌握。而且,通过学习《陋室铭》而了解骈文,会有很深的印象。由于《陋室铭》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表现艺术均有突出成就,这样会使学生对骈文产生一个良好的印象。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份量与难度比初中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现在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分流后,普通高中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生源,加之近年来高考录取率逐渐提高,已达到平均二个考生中取一人的机率,因此,竞争比从前有所减弱。因此,高中语文的教学也面临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目前,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正作为全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蕴涵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无比丰富的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骈文不应该受到忽视。虽然在社会生活已发生巨变的今天,骈文已基本不使用了,但作为历史文化的遗产,今天的人们应该有所了解。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教材中尚应进一步加强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目前高中教材的文言文课文,记叙文类(如小说、游记之类)偏多,如第一册文言文8篇,记叙文占了6篇,第二册文言文8篇,记叙文占5篇,第三册文言文8篇,记叙文3篇,第四册文言文9篇(不含古代白话文4篇),记叙文4篇,第五册文言文12篇,记叙文7篇,第六册文言文8篇,记叙文4篇,总的来看,记叙文和诗偏多,议论文偏少。我认为应减少若干篇记叙文,增补若干篇骈文,与既有的吴均《与朱元思书》组成一个文言文单元,较系统地介绍骈文。选入的作品应以不深僻、不华丽、不拖踏冗长、少用典为原则。根据对目前几种较权威的骈文选本的考察,在入选篇目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好,文辞又不至于很深僻,篇幅又不太长的骈文作品,从题材、写作体式的广泛性来看,比较适宜高中教学的是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亦可另增补两篇:三国时代诸葛亮的《诫子书》和宋代王禹偁的《待漏院记》。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代开国丞相对唐太宗的忠告谏言。唐太宗时期是唐王朝最兴盛繁荣的时期,唐太宗能听进大臣的意见,励精图治,出现了历史上最为称道的“贞观之治”的太平景象。但这时唐太宗有些松懈,魏征这时又多次上疏进言。此文即是其中较著名的一篇,文章中心是告诫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入俭”,“积其德义”,不要走历史上的亡国之君的老路,唐太宗曾手诏褒美魏征,奖励其进谏精神。此文在思想内容上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当今改革开放虽取得巨大进步,但社会上也滋长了奢侈浪费、腐化堕落的不良风气。此篇文章对为政者是一篇难得的教材,对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期并将走向社会的高中生来说,其思想意义也是很大的,可以影响其人生的道路。从艺术上看这篇政论文辞简洁明快,语言并不深奥,难度不很大。就写作结构来说,层次清晰,不枝不蔓,凝炼意赅。朱洪国指出:“虽所言无非封建帝王统治天下之术,然涉及取易守难、善始善终、居安思危、戒贪以俭诸论,颇具普遍意义。行文温雅剀切,简要畅达,去六朝骈文繁缛之失,而开陆宣公质朴奏仪之先也!”(注:朱洪国,中国骈文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411。)此言正说明了该文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之所在。因此,从各方面来看,在高中语文中保留此文是完全应该的。
诸葛亮的《诫子书》虽是篇家训,却是篇言辞恳切的忠告。文章篇幅极短,却极富深情,体现了才智过人的诸葛亮对后代的殷殷之情。全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莫道才,骈文观止,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7)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曾与其兄诸葛瑾书云:“瞻(其子名)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在这篇家训里,诸葛亮激励儿子勤学立志,须从淡泊宁静处苦下功夫,而最忌漫无边际的虚饰与不切实际的浮躁,否则年华虚度,一事无成。这番诫子之言对今天的高中生尤其有意义。当今学生存在着好高鹜远的浮泛风气。这篇文章对高中生的为人处世无疑可以起到很有益的帮助。这篇文章在艺术上也简洁明快,文辞朴实,不假雕饰,是早期骈文的代表。所以,比较适宜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作为教材。
北宋作家王禹偁的《待漏院记》,也是一篇内容深刻,文辞平易的骈文,全文五百余字,层次井然,先以骈散夹用写宰相之于国家之重要,次言群臣于待漏院之情形,文章重点是通过写宰相待漏时的心态,用对比手法,写出两种人臣,一是君子,一是小人。君子之臣忧国忧民: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注:小畜集·卷十六。)
这里塑造了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宰臣形象,这种勤政安民,公正无私,心忧天下的精神,正是作者所颂赞和肯定的,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进步意义。封建时代的进步人臣尚能以忧患天下为己任,在今天为官者更应关心人民疾苦,恪尽职守,为人民谋福利。在颂赞了君子之后,作者又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小人的心态: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怒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注:小畜集·卷十六。)
作者表现出强烈地爱憎态度,对小人的阿谀奉承,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私心用事,庸碌无为的丑态进行辛辣地讽刺和无情地批判。这对今天的政治道德亦是有益的警示。这篇文章在思想内容上的深刻性是勿庸置疑的。在艺术上正反对比的手法,鲜明地照示了两种不同的为政心态。文章骈中有散,笔致细密而文气纵横,不为文辞所累,是一篇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结合均好的骈文,十分适宜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它可以培养人们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写作上说,可以培养人们运用正反手法来揭示生活的对立面,以此提高发掘生活内蕴的深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