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教学做合一”思想融入物理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理教学论文,思想论文,做合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结合投影仪的成像原理,自己用身边的器材制作了简单的投影仪,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一、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传授物理知识并概括知识要点,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只是被动地接受,所掌握的大部分知识只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对知识的运用也大多处于模仿阶段,“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模式贯穿于课内外教学的全过程。这种教学虽然能让学生快速完成肤浅的学习,但会造成学生一旦遇到新问题就会不知所措的情况发生。 图1所示为凸透镜成像实验,由于物距u的不同,成像情况也有所变化,最终的结论如表1所示。 虽然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概括出有关的知识点,并通过作图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但一旦将凸透镜成像知识进行实际分析,学生就会表现出力不从心。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与凸透镜成像的知识点有关的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概念运用,都是学生失分严重的地方。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虽然记忆了知识点,但学生不理解照相机、投影仪等器材的内部结构,所学知识点不能与实际相结合,从而造成了学生的一知半解。 二、学生自制投影仪想法的由来 1.学情分析 从生理上来分析,初二学生正处于长身体最快的阶段,身体的发育早于大脑,常表现为精力旺盛,厌静好动。从心理上来分析,初二的学生表现欲强,兴趣也很广泛,常表现为爱发言,爱表明自己的观点,但总是一知半解。从知识掌握的程度来分析,初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网络信息、小学科学课等,虽然信息量大,但错综复杂,甚至学科混乱,所以学生求知欲望高,常爱问:“为什么?”由于对物理世界的认识肤浅,模糊概念多,因此,学生经常用亚里士多德式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但一旦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感性认识就会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将会透过现象来看事物的本质。 2.理论依据 “教学做合一”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所谓的教学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先生提倡,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要让学生在实际过程中理解知识。 由于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能不能”、“可以不可以”等想法在学生头脑中会油然而生,从而为学生提供培养创造力的土壤。通过物理实验,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探究的动机。通过物理实验,能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物理原理,并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让学生动手,自制与凸透镜成像有关的仪器,可以给予学生自由、兴趣、主动和探究,促进学生理解成像原理,为知识的创新打下基础。 三、实际操作 1.教师在课上抛砖引玉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由于实验是用烛焰来作为光源的,成像虽然有正倒、大小之分,但毕竟与照相机、投影仪等对实物的成像有区别,实验中的成像情况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再研究兴趣。 早知学生内心想法的教师,及时更换了光源物体,将凸透镜对着窗外景物,然后对着手机屏幕,在另一侧光屏上的成像情况瞬间就让学生耳目一新,惊讶不已。 一个小小的示范,改变了学生对物理仪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会促使他们主动去研究照相机、投影仪的内部结构。 2.学生在课后推陈出新 课堂上的研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延伸到了课后。学生回家后,主动利用现有的器材,制作起了投影仪。从学生在制作中的自信来看,他们已初步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所有参与制作的学生都认识到了实像的倒立与放大的情况,并理解了“物近像远像变大”这一难点。 学生似乎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功,争强好胜促使他们进行了交流。在小组研究中,学生标新立异,创造性地利用身边的器材,完成了仪器制作,同时也解决了课堂上留下的疑问。下面所述是学生区别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对仪器制作进行的种种创新。 (1)光源的选择。多数学生用手机或MP5,部分学生选用了平板电脑,也有学生通过在手电筒前贴透明画制成光源,更有的学生选用了发光液晶手表。所选光源虽然各有千秋,但一致的答案是,光源越亮,成像效果越明显。 (2)凸透镜的选择。有的学生选用放大镜或老花眼镜,也有学生选用玻璃瓶盖、装水杯、玻璃球等。当凸透镜的焦距过长时,经过讨论,学生选用两个相同的凸透镜进行了组合,从而缩短了焦距。最终一致的答案是,凸透镜对着太阳光时,会聚在光屏上的亮点越小,最终的成像越清晰。 (3)容器的选择。多数学生选择了纸盒、金属盒或塑料箱,也有的学生自制了木箱。最终一致的答案是,容器的体积较小,且将盒内各面进行涂黑处理后的成像效果最佳。 (4)光屏的选择。学生分别用白纸、白布,窗纱、墙壁、冰箱壁、瓷砖等进行了试验,最终一致的答案是,白布或带细微颗粒的墙壁效果好。通过实验,学生对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加深了印象。 (5)图像正倒处理。所有参加制作的学生都认识到了实像的倒立,为了产生正立的画面,都将手机等光源进行了倒置。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投影后的实像左右反相,为了还原,如图2所示,有的学生在容器内的手机前安装了平面镜,有的学生在容器外的凸透镜后安装了平面镜,通过平面镜的反射,最终产生正相的画面。 (6)物像互换试验。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如图3所示,学生通过将光源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理解了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原理。 (7)物距可调设计。为了说明“物近像远像变大”,有些学生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推杆,使实验过程中的物距连续可调。 (8)知识点创新。由于自制投影仪的清晰度不理想,学生无一例外地在凸透镜上大做文章,大家都提出问题:“自制的为什么不如生产的清晰?”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认识到凸透镜聚焦力的重要性,在网上搜索答案的学生还发现了聚光镜与匀光镜、增透膜与增反膜等概念。 四、教学效果对比 在完成仪器制作后,笔者有意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了对比。凡是参加制作的学生都能提问题、会提问题,学生都愿意进行小组交流且想方设法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无论从课堂的提问、课后的测验,还是再次操作凸透镜成像实验来看,凡是参加制作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都远远超过了没有参加制作的学生。其对比效果见表2。 五、关于学生制作投影仪的体会 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授之以鱼”只能教学生记知识、背知识,生吞活剥所学知识,这样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机械地掌握知识点外,没有一个环节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只会随着时间而消退。“授之以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参与意识,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师生相互影响,教学相长,双方的发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能提高。 (1)让师生一起深入实验,可以让实验充满活力。物理源于生活,实验同样来自于生活,教师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应用,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物理知识的奥秘。通过自制投影仪,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现象,到处都有实验素材。 (2)让师生一起思考实验,可以让实验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在完成实验以前,学生往往用“形而上”的前概念想当然地闭门造车,然而,通过实验所带来的思考、观察、质疑,会促使学生进行研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品质正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3)趣味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良师益友。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趣味应该贯穿始终,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趣心理、求知心理、好动心理、好胜心理以及求异心理,鼓励学生克服情绪波动、消除意志不坚定,让学生在动手中发现、在合作中探究,在实验中创新。 (4)不能想当然地解释日常现象。教师可以用最平常的事物,引导学生获得不平凡的发现。由于器材唾手可得,现象随处可见,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肯定会物尽其用、洞察秋毫,通过实验,学生会明白虽然司空见惯但可能会一叶障目,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技能在操作中培养,逻辑在实验中形成。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如何准备和选用器材、如何正确操作、如何观察物理现象、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如何分析归纳、如何发现问题等,要比死记一些抽象的物理名词和概念重要得多。 (6)在观察中进行思考,在制作中进行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其核心是创新思维。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中重要的是通过创新思维来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可以说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学生的世界观。 新课程改革突出了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教学做合一”思想正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典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相信,教师在“做中教”中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能力,学生在“做中学”中一定能创新自己的思维,愿师生将“教学做合一”思想融入物理教学,做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如何将“教一”思想融入物理教学_物理论文
如何将“教一”思想融入物理教学_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