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沁功利主义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李 俏
(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摘 要: 边沁受生存年代环境的作用首次正式提出了功利主义学说,本文论述了边沁功利主义的苦乐原理:“苦与乐是人类至上的主人”;功利原则:“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动机与效果:“唯效果论”三个主要思想,通过对边沁功利主义三大根本思想的辩证剖析,探析边沁功利主义对我国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国“以德为本”的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义利观、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国家建设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 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现代价值
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产生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环境和他所处的年代,折射了边沁所处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境况。这种新兴的功利主义观念能在其所处的时代环境被接受并得到发展,说明这种思想对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思想产生了必然的效用。因此,我们要抛开成见的、固化的传统眼光去看待功利主义思想,它对社会发展进程起到了正面的作用就证实了功利主义思想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一、边沁功利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功利主义思想诞生在其借鉴了快乐主义、哲学经验论、英国情感论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理论,是西方伦理学、哲学传统的延续。十七世纪时期的官僚资产阶级蓄力打响革命的一炮,霍布斯和培根提出了伦理功利论作为理论武器,继而在爱尔维修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最终都没有形成完整的统一的理论体系。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引发了英国从体力劳动向动力机械生产过渡的重大飞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并彻底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基本成为了英国的统治者,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社会矛盾的升级对英国现存的思想和道德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这就为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诞生提供社会条件依据,其思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因此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获得了正当的合理性。边沁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在调解社会冲突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功用。
二、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苦乐原理:苦与乐是人类至上的主人
边沁从人性论的维度分析出人的自然本性是趋乐避苦或趋利避害,他觉得寻觅快乐或规避困苦是人做出行为选择的根本因素。边泌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指出,“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位主公——快乐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只有他们才指示我们应该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是非标准,因果联系,具由其定夺。凡我们所行、所言、所思,无不由其支配:我们所能做的力图挣脱被支配地位的每项努力,都只会昭示和肯定这一点。一个人在口头上可以声称绝不受其主宰,但实际上他将照旧对其俯首称臣”[1]。每个人都是最知晓自己的幸福与疾苦,且都在其准则上是他自身幸福的最好判断者。而且,每个人寻觅自己的最大幸福是具有理性的一切人的目的。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自为的取舍占据操纵地位。当人们开展各类行为活动的期间,但凡能使自己的最大幸福得到最大的满足,不论给自身以外的社会其他成员带来幸福抑或痛苦的后果,他仍会竭力寻觅,这是人性的一种必然倾向。边沁认为,痛苦与喜悦往往源于自然、政治、道德和宗教这四种约束力。边沁彻底将苦难与幸福看待成人们行为活动选择应当如何的标准和道德判断的参照准绳。边沁觉得幸福并没有质的差异,只有量的互异。因此,可从强度、持久性、确定性或不确定性、迫近性或遥远性、继生性、纯度、广度这7个视角来推算快乐和痛苦的值和道德上善恶的评价,来达成功利最大化,就以此角度边沁得出个人的行为选择受幸福和苦难的支配的功利主义的论断。一个人的快乐得到充分实现就是善的充分实现,反之则是恶的充分体现。一个人在行为活动中获得的快乐比例超过苦痛的比例大于行为活动获得的快乐与苦痛之比,它表明第一种行为比第二种行为好。
2.功利原则: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边沁在苦乐原则的根基上提出了功利原则:“功利原理是指这样的原理:它按照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小利益有关者之幸福的倾向,亦即促进或妨碍此种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我说的是无论什么行动,因而不仅是私人的每项行动,而且是政府的每项措施[2]。”即功利就是外界的人或事物给相关人士祈求福利、规避苦难的特性,而外部人士或事物本身倾向于产生福利、喜悦、美好或权益,抑或是规避了涉及利益相关人士的苦难、祸患或不快。功利始终围绕着幸福和快乐展开联系,它们之间是成正比的,幸福和快乐也是构成功利的终极因素。边泌在《政府片论》中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正确与错误的衡量标准”[3]。即把最大幸福原理作为社会上的个体行为活动的对错的鉴定尺度和凭据。如果代表者是个人,便是属于个人的幸福;如果代表者是社会共同体,则是属于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幸福。在苦乐原则的根基上,要全面考虑到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全体利益。在边沁看来,社会是由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政府和事物构成的大团体,认为社会只是每个独立个体所集成的代名词,代表着所有的个体,终究其只是一个虚拟的集体。所以边沁鼓励每个社会中的个体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幸福,实现每个个体的幸福最大化(物质追求和精神满足的幸福和权益最大化)。人是一种双重性存在物,既是“个人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社会是所有个人之总和,社会权益即是所有个人权益之总和,只有当所有个人的权益和幸福都达到最大化时,才能实现社会权益和幸福的最大化。换言之可意会为积小成为大成,积小胜为大胜,个体仍旧是功利主义的主心骨,趋利避苦和个体利益才是个体生存的终极追求。假使个体权益不能最大化,个人无法摆脱自身利益的追求去帮助社会群体中的其他人或物,从而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的整体利益。惟有每个个体利益实现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达成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而良好的立法就是保障最大范围的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3.动机与效果:唯效果论
边沁认为某一个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无益,取决于这个行为产生的有益效果和无益效果的总和,行为的本质就是一个行为所产生的好与坏的功用。行为的动机是善抑或恶只能通过行为的效果来决定,这种行为活动在本质上是善的动机产生恶的效果的这种行为活动是不被认可的,本质上是恶的动机产生了好的效果则是被表彰的。边沁觉得在趋利避苦的本性条件下,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个动机都是善的,每个人内心的任何动机都意在寻求快乐或规避苦痛,任何一种幸福绝对都是好的,都是善的,任何一种苦难绝对都是恶的且是唯一的恶。“由此就可以直接明白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没有一个动机本身是恶的[4]。”即动机本质上是没有好坏、正确错误和善恶之分的,而是凭借其行为活动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判断动机的善恶。一个人的行为活动的内在价值取决于行为的好坏,边泌提出任何一种行为活动是善还是恶,是好还是坏,是否合乎行为道德性,不在于行为活动执行的主观意志是善还是恶,是好还是坏,是否带来了快乐和痛苦,当是取决于这个行为活动产生的善的效果则是符合道德的,反之亦然。边泌认为:“动机一般是中性的,不存在绝对好或绝对坏的动机”[5]。行为动机无法鉴定道德的善恶,行为产生的效果是判断行为道德的标准。
三、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现代价值
在18世纪后期以密尔为代表的哲学家深受边沁功利主义的影响。其理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法律和政治秩序的创建,公民的意志也深受其作用发生了重大转变。同时边沁功利主义对于我国的全面发展也有正面的参照功用,其作为商品经济的折射,它的形成和发展,汇集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规律变化进程中伦理问题的经验和衰落的教训。
边沁功利主义学说有助于转换人们行为活动选择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繁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持筹握算投入与产出,竭力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利益观念已成为这个时代自主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经从政治为首到经济为首,至今我国显然已成为了经济大国之一。最为根本的就是人们价值观的变革,否则我们就无法确立“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过去的观念里,我们总是不由分说的把是否考虑个人利益这一前提当做善与恶的圭臬,而且还毋庸置疑地以为这个观点出自马克思主义的论断。然则,这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仅认可“人的一般本性”是人的自然本性,也把人的自然本性看做人类史册的先决。基于“苦乐原理”为基本前提的功利主义自身具有明显直接的现实特征,凸显了对切实利益的追求,其为每个人寻求种种权益提供了合法性与合理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带领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人参与进来,使每位参与者在市场经济中全方位的实现自身的个人利益,秉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原则,鼓励每个社会中的个体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利益,实现每个个体的利益最大化,使每个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可持续,从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边沁功利主义契合了我党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矛盾的转化,也为我国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了经济基础和国民力量。
1.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目前,在传播学领域,仅有部分以中华美食为对象的传播调查研究,对海外中餐馆本身文化传播的阐释性研究很少。⑨本文的资料主要来自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以及一些机构的公开信息。
2.全面提高我国“以德为本”的教育
从边沁功利主义视角分析得出我国的“以德为本”的教育需以“切实”为根本。正视功利主义思想可以促进我国基于“以德为本”的教育全面的发展。从古至今我国的道德教育一贯推崇儒家传统道德文化,宣扬“重义轻利”、“舍身取义”的思想,不可否认其在某种程度和范围上遏制了人们的主体性,桎梏了个人对本身的合法权益的谋求。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道路上不能过度束缚个体权益的追求,否则会让个体产生悖逆心绪,从而无法规避致使德育彻底偏离社会生活实际的轨道,削减了德育的效益。要打造以现实主义为根基的道德系统,就得回归于现实、驻足于现实,一步一个脚印,求得切实效益,最终实现“全面”、“纯粹”的大道德境地。因此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德育来全面提高道德水平的量的积累,从而实现道德面貌的质的飞跃。边沁的功利主义快乐论的道德本质的学说,认为趋利避苦,寻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也许这个理论过于浅显,但值得认可的是这样的价值体系更具现实色彩,而且通俗易懂每个人都能领悟意会,因此便于“以德为本”教育全方位的学习与传播,受到大众的认可与恪守。一种颇具意义的德育价值系统有益于培育个人高雅的品德,有益于个体自我反省和自我管束,从而使社会全体公民在自律和他律的环境下,全面提高我国“以德为本”教育的学习与传播,落实立德树人,提高国民素质。
边沁功利主义认可个体权益和个人需求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肯定个体人格独立、个性自由、个人信仰等个人价值的正当合理地位,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抑制了见利忘义、注重集体利益而摒弃个人利益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有益于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义”和“利益”是每个人缺一不可的正确价值观,辩证的看待边沁功利主义,肯定其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的去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义利伦理观。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注重的“利益”是国家的利益、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注重的“利益”不单是物质方面的利益,同时囊括所有崇高的优良道德品行和精神追求,乃至所有能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和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既注重集体利益的优先性和首要性,也尊重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合理协调好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结合,当两者出现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因此我们要践行和培育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正确义利观的教育,惟有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凝结全体公民的正确的共同价值追求,从而保障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惟有彻底认识到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扬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利的思想观念与西方边沁功利主义思想,方能在激发全体人民自由上进的同时,增强社会全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强化国家和民族向心力,提高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3.培育和践行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义利观的教育
在学习科学家探究案例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射线杀死大鼠淋巴细胞和其他白细胞后免疫功能完全丧失,说明了什么?第一、第二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什么?②根据第三、第四组实验,说明了抗体是谁产生的?③综合小鼠实验组的3组实验,证明了什么?
4.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国家的建设
边沁提出的法律系统同样也是根据苦乐原理为依据形成的,在法律所呈现出的根本的精神和局势、规范要具备道德性。以法律为根本局势和基本精神的政治可以肩负起道德制裁的功效性,法律的强制性原则使民众在社会生活中遵从根本的道德准则,是民众积极实行自我约束,因而道德法则深切透彻到民众的基本社会活动意识里。继往开来,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宗旨是追求实效和功效,因此完善的社会治理也要依照功利主义的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都强调以人为本为前提,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为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建设贡献了参照的理论依据,并且通过立法追求个人权利,维护个人利益,提升民众对个人存在价值的观念,让社会全体成员审视自身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的优越性。倘若制定健全的法律确保个体权益的落实,那么整个社会团体的权益就可以真正达成,从而社会团体相互的权益联系和冲突会相应简明,有益于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实现法的秩序、正义价值与法的效率价值的有机兼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不断提上日程。那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通过何种路径来完成政治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2][5][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英]边泌.政府片论[M].沈叔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2.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中图分类号: B561.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9410(2019)03-0103-04
收稿日期: 2018年9月14日
作者简介:
李俏(1994—)女,湖南涟源人,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伦理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伦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韦吉锋)
标签:边沁论文; 功利主义思想论文; 现代价值论文; 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