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论文_王龙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论文_王龙

王龙 广西岑溪市归义镇义和小学 543200

【摘要】数学教学应当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构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场;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材料,为学生琢磨数学思想提供必要的时间;重视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切磋交流。数学课堂应该“活”起来,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才得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组织活动;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002-01

新课程强调,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形成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数学课堂应该“活”起来,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才得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得到提高。

一、组织活动激发思维发展

在一节数学课上,如果老师讲或做得过多,那么学生可能只是个听众,失去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很难体现出来。课堂是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的同学用自己准备的三角形来拼成所学过的图形。这样,每个小组很快进入你帮我,我帮你的拼图活动中。趁着学生的热情,师问:“你们各拼成什么图形?每个三角形跟你们所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同学们一下子沸腾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把学生置之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惊讶感情——是寻找知识的强大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他们暂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新事物,新观点,新材料,展现得越多,学生的惊讶程度越鲜明,求知兴趣就越浓厚。

数学教学应当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构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场;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材料,为学生琢磨数学思想提供必要的时间;重视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切磋交流。例如,我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首先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导入新课,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当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8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时,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与底和高有关系呢?如果有的话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猜一猜。这样,教师成功的造成了学生大胆猜想、并急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

三、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由于认知和学习状态尚浅,缺乏一定的提问技巧和方法,所以提出的问题质量大多不高。因此,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提问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提出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1、学会提问,将不明白之处提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生由于天性思维活跃,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心中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作为老师,应该重视这点,正确引导他们的天性,培养学生用质疑的眼光看待课堂中的问题以及周围的事物,并从中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寻找质疑的乐趣。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提供机会,课堂上多设置愉悦的互动提问环节,这样既能教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并且在课后要让学生回顾自己掌握了哪些,没掌握哪些,从而改进质疑方式,激励学生对知识的更深追求。

2、学会联想,在问题的关键点上提出质疑。联想是思维的翅膀,展开联想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形成高质量的质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欲望。联想能够有效地创造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找到问题突破口。老师可以引导教导学生利用已知的规律和知识,联想到新的规律和方法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联想能力。从小学就开始启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好奇心,更有助于学生日后的整体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提出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数学美主要表现为内在美、逻辑美、理智美。从学生学习中的反映,诸如“数学好玩”、“能使人动脑子”、“数学有无穷的奥秘”等来分析,他们已初步感受到数学美。但一般说来,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因此,需要教师利用教材的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揭示问题的新颖或形态的优美,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分析问题时,应使学生感受到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巧妙、新奇,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在小结时,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谐、统一、简洁的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可以使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数学中逐渐进行“数学美”的渗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启迪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

五、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如果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容易使学生厌学,教学效果会很差。有时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特点和长处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分一分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也好。如教学“动物乐园”时,可以设计一幅各种动物欢乐集会的投影画面,画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信息:6只小白兔,3匹小马,6只小绵羊,5只小鸟,2只小猴。先让学生观察认识画面内容,再引导小组合作,数一数各种动物的只数,并进行分类统计,让学生在组内任意选两种进行比较,初步感知比较动物多少的方法。接着给学生图片,小棒等,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比一比,并联系实际说一说。这样的学习活动,能使静态的知识过程化,数学学习活动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大,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使数学课堂走向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它更离不开生活,只有让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之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教师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入实际生活,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至用。如,教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测量学校篮球场或排球场等场地的面积;教完求平均数应用题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单位日常生活的用水,用电的平均费用,算算班上每次考试的平均成绩等等。

总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以活人围着死的书本转,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让课堂“活”起来,就能让学生和教师能找回那丢失已久的“自我”,构建起丰富的精神生活,享受生命生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吕传汉.再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12(11).

[2]汪秉彝,吕传汉.创新与中小学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14(9).

论文作者:王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论文_王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