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电力作为最主要应用能源之一,在人们生活与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做好电力供应工作,才能确保用电安全与稳定。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是电力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整个电力运行的好坏,更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文章主要通过对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内容的分析,指出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一步提出提高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现状;对策
导言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对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全面满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需求,随着电力供应的复杂化,人们更加关注的则是安全用电、稳定用电问题。只有全面做好用电管理,才能保证人们用电安全可靠,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对保证电力正常稳定供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全面提高整体指挥调度能力,才能保证人们用电安全,维护供电稳定,确保高质量电力供应。
1电力系统调度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1电网经济调度管理
电网经济调度管理是对电网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管理,其主要目的是在满足用户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要求的同时,根据经济调度的基本原则,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通过对各个发电站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调配,以此来发挥各发电站的最大效率,从而实现低投入高效益的电力运行体系。
1.2设备日常维护及检修调度管理
电力设备是供电能够实现的基础条件,电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会对人们的生产活动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对于电力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是电力运行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设备日常维护及检修调度管理工作,能够加强日常对于电力设备的维护,并在发现故障后及时的对电力故障进行排除,有效协调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之间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从根本上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加强日常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有效的提高供电的效率和质量。
1.3继电保护的调度管理
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措施,在故障发生后,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的切断故障电源,隔离故障线路,来确保故障之外的线路能够继续运行,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因此一定要加强日常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调度管理工作,以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有效的对故障进行判断和处理。
2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管中安全风险影响因素
2.1系统因素
当前电力调度中在监督与运行当中,大力使用了计算机,同时开展自动化管控与操作,高新技术普遍应用下,致使电网调度需求较少的人力资源,确保了电力运行较高可靠性与安全性,事实上,电网管控智能化要求更高水平的电网管控技术,无疑阻碍了电网调度运行,从而威胁整体电网运行安全。自动化系统运行产生了较多无价值的警告信息,同时,很大程度上干扰了价值信息的采集,致使管控人员不注意,产生疏漏,进而导致监控效率变低。工程建设质量存有隐患,往往集中在设计不合理与设备老化严重等,需要多次调换与检验,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电网正常运行,产生消极影响。外部环境产生的运行风险。往往表现为,在停电过程中,当没有电源供应情况下,导致设备工作异常,调度室中人和机混同在一起,扰乱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2.2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一是体制漏洞,一是人为因素。体制的漏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相关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制度未切实遵守。电力系统长期处在更新中,每次的完善,均是补充现有制度,一些时候摈弃了现有制度,调度人员责任心弱,安全意识不强,不遵照规程,违章作业。管理中的人往往是,调度人员技术不娴熟,未树立强烈的责任心与安全意识,进而调度中出了不认真的情况,无目的,产生了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部分调度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不了解各种规章与现场设备,从而无法处置产生的事故,产生较大的事故;交班时,由于疏忽,未搞好记录工作,或记录信息不准确;停电送点中不重视细节,导致操作失误;面对突发事件,心理素质薄弱,无法有效地应对事故。
3对电力调度安全运用进行监控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加大技术改革,降低系统风险
电网调度过程中的系统风险主要是由于技术的缺陷和漏洞,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快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相关设备进行改良,弥补设备的缺陷和不足,比如说新技术的出现会使系统运行中更可靠,反映的故障信息更有用,从而提高调度的水平。此外,在设备购置过程中,务必要注重产品质量,选择质优物美的产品,从而能提高调度的可靠性和效率,同时,设备的保养和检修必不可少,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数据备份和组件更换操作。最后为了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干扰,应将调度设备单独放置,保证其发挥最优性能的物理环境。
3.2加大电网知识的宣传
加强电网知识的宣传工作,让人们对电网有更多的了解,尽可能的防止由于人们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电网破坏事件。如果出现人为蓄意破坏电网的情况,也应该进行严格的处理,借此来告诉人们破坏电网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对于自然破坏电网的监管来说,由于自然的外力是人们所无法掌控的,对于自然外力破坏的监管,应该以预防为主,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电网遭到破坏,如对雷击的规避等;要不断改善电网的线路,提高其防雷水平;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加强恶劣极端天气对电网破坏的预防措施,如:在风雪多发季节来临之前对电网进行必要的全面检查,尽可能的消除电网中的缺陷: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严格的巡视和观测。对于冰雪的处理应该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手段。除此之外,设备缺陷的监管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进行设备安装之前,要严格控制设备质量,防止有缺陷的设备投入应用,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3.3加强人员培训,减少人为失误
强化人员培训,主要在于培养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技术水平。电力调度风险监管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人为因素,最能有效控制的也是人为因素,为此,必须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强化电力调度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规程办事,提高监管人员对设备的熟悉度、强化故障分析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电力调度的安全、保障电网运作的正常。
3.4完善规章制度,规避制度风险
合理的制度是降低安全风险的重要支撑,只要操作人员都能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办事,调度工作的风险就能得到较大的降低。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制度设计和创新,弥补由于技术进步所造成的制度漏洞,强化员工对制度的遵从,比如说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停送电工作,对工作票进行严格的审核、签收,在指令票执行上各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行的职能。
3.5不断提高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更加强调对整个系统的掌握,对于电网调度来说,数据分析的准确是调度正确的前提,对电网数据信息的正确分析至关重要。在电网数据信息的分析中,计算机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门技术,依托计算机技术,数据分析将会更加准确,电网调度也会更加科学合理。当前,在电网调度中,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在逐渐投入应用。对于该系统,所有的调度人员应该有全面的认识,对其性能要有充分的了解,在长期实践中累计调度经验。
结束语
电力调度能够全面保证电网运行稳定,只有持之以恒做好电力调度管理,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才能不断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实现全网优质供电。
参考文献
[1]李坚.电网运行及调度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1):16+17.
[2]孙久仓.电网调度运行工作常见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21):56+61.
[3]刘大为.电力系统调度安全运行管理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5(21):66+71.
论文作者:聂闯闯,周楠,赵晓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制度论文; 工作论文; 风险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