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分析论文_黄学楷,刘荣梁

江西省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外科治疗肠结核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方式。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2月~2017年11月诊治的6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肠结核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6例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63例均手术成功并痊愈,且经术后随访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其中出现3例死亡情况,2例因结核菌耐药术后抗结核治疗无效死亡,1例患者因术后出现严重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66例患者中合并肠瘘8例(12.12%),侵犯全结肠及大部小肠15例(22.72%),病变部位位于回盲部43例(65.15%),回盲部病变概率高于其他部位,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疾病临床体征及症状不典型,且误诊率高;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疾病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同时治疗过程中应采用针对性手术方式。

关键词:肠结核并发肠梗阻;外科;治疗

本文选择我院在2014年12月~2017年11月诊治的6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肠结核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外科治疗肠结核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方式,并取得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故将研究流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文选择我院在2014年12月~2017年11月诊治的6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肠结核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6例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5~59d,平均住院时间(35.5±1.3)d;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45.5±1.3)岁,女性30例,男性36例。66例患者腹痛部位主要位于脐周及右下腹,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出现排便、排气不畅,腹痛,腹胀等,并伴有肠鸣音亢进,有2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绞痛或慢性钝痛,伴有不规则纳差、盗汗、乏力、消瘦、低热等症状,且进食后疼痛加重。

1.2 方法

6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及抗核治疗。其中3例患者接受病变肠管切除肠造口术、3例患者接受回肠部分切除术、3例患者接受肠粘连松解术、3例患者接受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术、6例患者接受大肠大部分切除术、10例患者接受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38例患者接受回盲肠切除吻合术。手术过程中均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将病变肠管最大程度切除,并对患者重建消化道。如患者回盲部受到病变侵犯,需将回盲肠切除,如患者升结肠已被病变侵蚀,则需开展右半结肠切除术,或行回肠横结肠端端吻合短路术,将回盲部及升结肠病灶予以旷置,抗结核治疗后再予以手术切除。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对6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肠结核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指标数据进行SPSS19.0软件分析,治疗总有效率以%形式展开,卡方检验;P<0.05则说明两组患者组间指标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外科治疗临床效果

66例患者中63例均手术成功并痊愈,且经术后随访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其中出现3例死亡情况,2例因结核菌耐药术后抗结核治疗无效死亡,1例患者因术后出现严重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4.54%。

2.2 患者病变部位分析

66例患者中合并肠瘘8例(12.12%),侵犯全结肠及大部小肠15例(22.72%),病变部位位于回盲部43例(65.15%),回盲部病变概率高于其他部位,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患者病变部位分析{例(%)}

3.讨论

由于结核菌血源性感染或结核痰液进入到患者肠道,进而侵入患者肠壁淋巴组织至肠道后主要累及肠道组织,再加上淋巴组织在回盲部最为丰富,使得该病病变部位多发于回盲部[1-3]。本文研究结果中患者病变部位结果显示,66例患者中合并肠瘘8例(12.12%),侵犯全结肠及大部小肠15例(22.72%),病变部位位于回盲部43例(65.15%),回盲部病变概率高于其他部位,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也再次证明该病病变部位多发于回盲部。

现阶段治疗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疾病首选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若患者炎症侵入大范围周围组织,且病灶炎症较为严重,外科手术不能切除病灶时,则可首先将肠根阻解除,采用病变近远侧肠管侧侧吻合术或者肠造口术,手术结束120d后对患者关闭造口或二次切除病变部位。若患者病变属多发病变,则需对患者病变肠管给予分段切除吻合术,以此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肠管,防止患者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进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4]。另外,因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疾病病变情况较为复杂,所以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疾病手术治疗没有固定术式,需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术式[4]。

本文选择我院在2014年12月~2017年11月诊治的6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肠结核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外科治疗肠结核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方式,通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66例患者中63例均手术成功并痊愈,且经术后随访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其中出现3例死亡情况,2例因结核菌耐药术后抗结核治疗无效死亡,1例患者因术后出现严重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4.54%。由此可见,手术治疗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疾病具备交稿的临床价值[5]。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应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并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手术时间,以此避免患者出现手术风险,同时需对患者给予减张缝合术,以此防止术后出现腹部切口裂开或感染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针对合并穿孔的患者不建议对其给予单纯修补术,可直接对穿孔肠段进行切除,手术过程中还可以给予抗结核药物腹腔冲洗及浸泡,以此强化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疾病病变部位多发于回盲部,且外科手术在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疾病治疗中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生英.肠结核合并肠梗阻、肠瘘的外科治疗价值[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9):78.

[2]李莉,张建,白婕等.外科治疗36例伴严重并发症的肠结核[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6):619-621.

[3]李爽,俞桂芳,刘丽等.15例肠结核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防痨杂志,2016,38(8):654-658.

[4]孟凡丽.68例肠结核并发肠梗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10):226-226.

[5]颜綦先,樊丽琳,沈小春等.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12):1430-1432.

论文作者:黄学楷,刘荣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肠结核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分析论文_黄学楷,刘荣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