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先对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做了一个概述,然后分别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和重点工作。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概述;研究
1. 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概述
自从各种智能系统被广泛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来以后,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步走向自动化、智能化、安全化和信息化。建筑智能化的平台就是建筑本身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它兼具各种便利系统和系统之间的优化组合,建筑智能化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建筑环境,而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智能监控系统。建筑物智能化监控系统通过运用相应的智能电气设备,给使用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居家环境,而且还保证了建筑物内的电梯、照明、给排水和供配电等系统以及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保证建筑物内各子系统能够更加稳定、经济、智能地运行。正是因为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有以上优势,所以智能化建筑监控系统受到了施工方、建筑物设计方以及广大用户的广泛关注。
2 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的研究
2.1 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功能
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把世界上最先进的传感技术、监控摄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合在了一起,并组成了一个高智能化而且可实现全方位监控的处理系统。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能够根据实时和客观记录被监控对象的情况,给人们带来直接的视觉和听觉感受。通过自动调节和监控来适应建筑物内的环境变化就是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达到可靠、安全、节能的目的。智能化监控系统通过监控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以及自动检测设备故障和及时维修,可以有效地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此外,智能监控系统还能够通过优化控制的方式实现节能降耗,并且通过过程控制化节约设备管理的人力资源,这些就是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功能。
2.2 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的结构
建筑物智能化监控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实时监控建筑物内的给排水、照明、电力等机电设备和系统,从而对设备和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且保证建筑物内各机电设备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保证建筑物智能化监控系统稳定和顺畅运行的基本条件就是安全、可靠的软硬件系统。在安装了监控设施以后,要时时刻刻全面监控建筑物内各个开关的闭合情况,以及升降压设备的温度和电流的大小,从而有效地保证建筑物内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建筑智能优化管理。
现今建筑智能化面临的新课题就是如何实现节能的问题。想要降低建筑物智能化的能耗,就要使用节能设备和绿色能源智能化控制建筑物的能耗。而且相比之下节能效果比较明显的措施就是对设备进行节能化的控制。具体的做法就是在小区人员流动量较小的区域内使用分组去控制电路,或者安装声控等感应式传感器,因为空调系统是建筑物内耗能比较大的,因此,设计者就可以设计空调设备的最佳启动控制电路和最佳停止电路,从而实现对空调设备节能的有效控制,这样的做法完全可以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而且在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同时,也降低了整个建筑物电路系统的负荷,提高了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此外,设计师还可以设计水位、水压的检测电路和相应的水泵启动和停止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整个建筑物的给排水节能控制,总之,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的结构是一种优化的结构,要尽力达到系统的节能优化和安全运行。
2.3 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的设计
建筑物智能化电气设备监控系统由智能化控制系统和电气监控系统组成。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检测、控制和保护建筑物内的主要配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等,而且可以利用通信系统发展有通信功能的综合性自动化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以此构建可以统领全局的信息资源平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相关企业信息集成方案,必须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内网和外网等多种信息的交流融合,以求实现建筑物内相关业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目的。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在设计和规划时,充分结合了现代系统的设计理念,与此同时综合利用了各种技术优点,实现了电能量管理和电气监控的公共服务,从而构建出符合业务总体要求的工程对象,可以说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就是实现信息的综合共享。
监视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是可以实现远程通信的,而且具有分布广的特点。如果采取远程通信这种方式的话,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会变得非常大。所以,为了减小系统中心服务器的的载荷量,就必须设置通信信号前处理设备。此外,监视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的监控范围也是非常大的,并且监控的数据系统也相对复杂一些,因此,在追求系统较快的响应能力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运行系统软硬件的整体稳定性和多点监控的能力。一般根据现场设备的需要,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中的子系统会对不同的通信协议和通信线路等的访问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的工作。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中的子系统以向上级的总线提供多种接口为基础,同时也以通过其他的协议和服务器达到访问上级系统的目的,而上级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2.4 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的重点工作
2.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设计人员对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特点,还要明确设计目标,从而有效选择原材料、对楼宇的实际情况全面考察、对设计进行全面审查和复核。针对那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要及时修改,以此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现象,务必保证施工与设计一致。同时,对监控系统的走线、标准及成本投入等也要进行合理配置,以此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与其他管线冲突或成本超标现象,从而保证不同设备之间位置设计的合理性。另外,在施工前,还要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务必保证其质量和数量都符合施工具体要求,从而有效避免其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延误工期或增大施工成本等消极结果。施工人员应对施工中所用仪器、设备、器件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复查。为此,也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此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和丰富的施工理论。务必保证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也能够充分理解和把握,而且对施工目的能做到明确和细化,为此,设计人员应该就图纸中重点内容向施工人员进行阐述和规范,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和系统安装错误,或者安装工艺不良影响安装质量的消极结果。
2.4.2 施工中的监管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也应该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这样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要组织专业的技术监管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的监管,发现不良情况了以后就要及时地进行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情况就要进行及时协调、解决。务必做到严格要求施工人员进行规范操作,大小事情都要严格按照图纸中的具体要求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并且能够保证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顺利完工。
2.4.3 施工后的验收工作
施工完成之后,应该对所有的项目进行逐一验收,一定要充分保证每个系统和每项功能都能够正常地运行,并且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验收的时候,应该严格遵循设计图纸和设计应达到的目标进行试运行,以此检验其系统是否完善,检验其效果是否良好。与此同时还要对一些施工过程中极易隐藏的问题进行核查,务必保证不会因为安装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影响系统的寿命和功能。总之,在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工作的各个阶段,都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工作。
3. 结语
建筑智能化的建设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缺陷和问题,我们要应用先进的通信控制技术、建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提升我国在建筑智能化应用领域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杰. 智能化建筑监控设备系统的运用[J]. 电脑迷,2017,(11):20.
论文作者:王吉瑞,叶敦元,柳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监控系统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智能化论文; 系统论文; 目的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