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阳县龙山街道民生中心小学 426100
摘 要: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我们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基础性训练、强化记忆性训练、加强运算定律的训练、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个五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做了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 策略
一、抓好学生计算习惯的养成
1.认真审题是正确计算的重要前提。在审题时要提倡:一审运算顺序,看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二审题目特点,看能否运用简算,怎么算方便就怎么算。
2.估算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手段。在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得数的取值范围,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在计算后进行估算,就能判断出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可以及时纠正,比验算后再纠正省时省力。
3.验算是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培养的一种习惯。在计算时,要坚持“一步一查”即做一步验算一步,这样随时验算,可以随时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
二、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通过不断应用计算法则,经过多次合理练习实现的,所以必须加强基本训练。训练不仅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而且要把技能转化为能力。
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通过训练,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通过训练,要求学生记住一些特殊数和算式,熟记这些数据对提高计算速度和提高计算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事实也证明,计算时熟悉这些数据的学生的计算速度远比不熟的学生快。
三、抓好笔算,提高计算效率
计算能力,是指学生的口算、心算、估算、笔算的能力。计算能力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也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独立发展,它是运算能力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等互相渗透的,它也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因而提高计算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计算能力,不断引导,逐渐积累、提高。 笔算教学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枯燥乏味,特别是练习课。如果老师仅以单调的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只会让学生感到笔算更加枯燥以至产生厌恶心理,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应采取多种练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中,可通过笔算找朋友、抢答等游戏活动以及改错、判断、选择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四、从错误中吸取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在教学中,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算错、抄错、遗漏、混淆、思路偏差等差错,笔者认为:开展错例摘录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的探索中“知其错,而且知其所以错”,更有利于使教师针对错例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复习,避免了盲目性。它不但可以作为复习资料直接使用,还可以作为题库备用。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的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加强运算训练,提高灵活的计算能力
在平时的计算中,要善于观察每题的数字特点和运算符号,通过思考,合理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能用简便算法的一定要运用简便算法。对不能直接简算的还要看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
平时要多注意收集、总结、积累一些解题的计算方法与技巧。如:“凑整法”“减法运算性质”“商不变规律”“运算定律”“分解法”“裂项抵消法”等方法。当然,为了提高学生计算速度,还应该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如1-20个自然数的平方;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各自的乘积等这样就会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提高计算的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
论文作者:刘小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错误论文; 知识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形式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