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边坡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论文_谭群艳

变电站边坡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论文_谭群艳

身份证号码:43112119850716xxxx湖南永州 426100

摘要:当前,为了满足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双重目标,对边坡特征的深入分析和对其治理工程方案的慎重选择显得十分重要。边坡的加固方式主要有内部加固和外部加固,内部加固主要有锚杆、锚索、土工布等,外部加固主要有悬臂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桩板墙等。因此,做好边坡支护技术的研究与管理,保障人员人身与财产安全,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就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边坡支护;结构设计;施工措施

1.工程概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网工程修建在山区,高填方、高挖方边坡的加固成为电网工程建设的一大难题。边坡的加固方式主要有内部加固和外部加固,内部加固主要有锚杆、锚索、土工布等,外部加固主要有悬臂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桩板墙等。

本文依托某变电站工程,介绍重力式挡土墙在变电站工程中的应用。(后面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该站址地貌属垄岗地貌,地面自然标高123.40~141.47m,地势较为起伏。场地终平标高135.20m,场地整平后沿变电站围墙将会形成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其中挖方边坡总长约426m,根据地势的变化,沿变电站围墙间断分布,主要位于围墙北侧及东侧,坡高0.0~6.0m,最大坡高位于进站道路北侧;填方边坡总长约768.0m,根据地势的变化,沿变电站围墙间断分布,主要位于围墙西侧、南西侧及南东侧,坡高0.0~12.0m,最大坡高位于站址南西侧。

2.边坡稳定性分析

2.1边坡稳定性分析

根据钻孔资料分析,变电站开挖后的边坡自上而下为:碎块石土(厚度为9~12.5m)、局部全风化夹强风化块石岩层(厚度0.5~6.5m)、强风化岩层(厚度0.6~4.1m)及中风化岩层。设计开挖边坡高度约30~40m,开挖边坡的上部(约占开挖边坡一半高度)由碎块石土和全风化层(夹强风化块岩层)组成的土质边坡。边坡上部厚度约2~3m的碎石土结构松散,稳定性较差,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较易发生失稳,需要进行支护处理。中下部碎块石土呈中密~密实,稳定性较好。全风化层力学强度比较低,遇水易软化,稳定性较差,需要进行支护处理。

据钻孔揭露,开挖边坡的下部(约占开挖边坡一半高度)以中风化岩体为主的岩质边坡,局部强风化岩。中风化岩体节理比较发育,完整性较差;岩层为厚层状,产状为SE160°∠40°,走向与边坡交角大,倾向与坡向近垂直偏向山内,层理发育,延伸较短,对边坡的整体稳定影响小;断层D3大角度斜切边坡,倾角陡,倾向山体,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小;D1、D2与边坡交角大,倾向山体对边坡稳定影响小;节理②中倾角,较大角度斜切边坡,倾向偏坡外,对边坡的稳定不利,节理③倾角陡,对边坡影响小。

2.2边坡稳定性计算

由于边坡覆盖层为碎块石土,开挖后边坡上部以土质边坡为主,下部以岩质边坡为主,据上文分析未发现不利的结构面组合,因此边坡的稳定主要表现为土质边坡的稳定。现运用stab土质边坡分析软件对具有代表性的边坡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

3.边坡支护结构方案

(1)高度低于4m的边坡,采用1:2的坡率放坡,放坡后坡面挂三维网喷播植草。(2)高度为4~8m的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支挡,局部地段挡墙基底土承载力不足采用毛石混凝土换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高度为8~12m的填方边坡,采用“挡土墙+放坡+喷播植草”,挡土墙为C30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墙,墙顶填方边坡按1:2.0的坡率进行放坡,坡面挂三维网喷播植草.

4.边坡支护结构施工

4.1挡土墙基础开挖

①挡土墙基槽开挖至高程后,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浸泡,以免削弱地基承载力。当开挖接近基底高程时,宜保留100~200mm厚度,待基础施工前,再以人工突击挖除。②挡土墙基底开挖应严格开挖坡度,保持地基土天然结构,对超挖部分采用毛石混凝土换填。③挡土墙基底岩体有缺口、裂缝,应用C15素混凝土充填。挡土墙基础开挖后,应根据设计尺寸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标高准确无误后,方可施工。④挡墙基础开挖时应做好基坑支护及施工排水,并保持坑内干燥,基底须嵌入持力层≥200mm。

4.2重力式挡土墙施工

石砌体所用的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砌块强度:MU30。石材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应清除干净。石砌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强度:M7.5,砂浆稠度宜为3~5cm,当气候变化时,应适当调整。勾缝砂浆及排水沟壁表面的抹面砂浆强度M10。石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砌体分段砌筑,每隔15~20m,设置变形缝。两缝间墙身的胸坡必须相同。变形缝两侧壁应平齐无搭叠。变形缝宽20mm,缝中填塞沥青麻筋。接缝中尚需填塞防水材料,以防砌体漏水,防水材料可贴置在接缝处已砌墙段的端面,也可在砌筑后再填塞,但均需沿壁内、外、顶三边填满、挤紧。填料填塞深度不得小于15cm,以满足防水要求。

4.3填土碾压

采用碎石类土进行回填,分层碾压。施工质量控制应注意:1)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0cm,填料内不得混有垃圾或腐殖土,填料中不应有不符合要求的石块及其他杂物。2)填料必须分层碾压,碾压回填虚铺厚度为30cm,每铺一层格网之前应检测压实度,压实度不得小于0.95,检测频度每100m2不少于2点,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不得铺设土工格网。3)填料摊铺的顺序,应先在格网的中部形成一纵向戗道,然后有戗道向两边扩展,严禁由土工格网尾部向挡墙墙面推进;填料碾压的顺序,碾压机应由土工格网中部压至尾部,再由尾部压至挡墙墙面处,其行走方向始终平行于挡墙墙面,在距挡墙墙面外边缘1.0m范围,应采用人工夯实或用小型压路机压实。4)加筋体后方的一般填土应基本上与加筋土体的填筑同步进行,一起压实,加筋体尾部应交叉碾压至少1.5m。5)施工中应设置一定的排水通道,填料应有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并在墙面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水孔,保证斜坡的稳定性。

5.边坡监测

①挡土墙及边坡顶部每间距50~80m设置沉降位移观测点,共设11个沉降、位移观测点(两点合一)。②监测要求: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工程测量规范》有关变形测量的规定,观测精度应满足不低于三等精度要求。沉降观测点误差不超过1.5mm,位移观测点误差不超过10mm。③监测周期:1)施工期间监测频率原则上1天1次,可根据变形情况适当调整。2)竣工后观测频率:每15天1次,3个月后每月1次;可根据变形速率调整观测间隔时间;3)观测期为2年。

综上,在工程实践中,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应在边坡勘察资料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边坡的稳定性采取定性及定量的综合分析评价,采取有效的边坡支护措施,从而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董建华,朱彦鹏,马巍,李忠.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支护结构抗震简化设计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2,05:38-46.

[2]阳凯.某路堑开挖边坡支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

论文作者:谭群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  ;  ;  ;  ;  ;  ;  ;  

变电站边坡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论文_谭群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