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工程外观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尚春林

浅谈桥梁工程外观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尚春林

天津五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300171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桥梁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桥梁的外观质量,要求做到立柱内实外美。因为桥梁外观最直观地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之内,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形象和对整个工程的评价。因此,对桥梁外观施工质量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时应针对工程特点制订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

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是混凝土外形缺陷;即混凝土跑模、表面不平整、错台、线条不畅,主要表现为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2、是模板没有认真除锈、打脱模剂、彻底清理模型内残留各类杂物,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疏松,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的孔洞,混凝土不密实、强度低,混凝土表面局部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致使混凝土表面不光滑,外观锈迹明显,色泽不一。

3、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从而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使应力不能有效传递,局部钢筋无混凝土保护层而很快造成结构不安全。

4、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形成缝隙夹层,造成结构物整体性不好,缝隙还导致漏浆形成表面泛砂、淌浆。

5、混凝土表面骨料显露、颜色不均匀及有冷缝。

6、混凝土表面已出现了外观质量问题时不认真分析,制定处理方案,就进行修补而导致观感更差。

二、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1、模板方面的原因

(1)模板缝口加工粗糙。模板缝口加工精度不够,拼装后存在渗漏的缝隙,缝隙比较小,水泥浆虽跑不出去,但水泥浆中的水份会渗出,使得缝隙处的水泥较多,导致缝口处混凝土表面发黑;缝隙比较大,水泥浆会从缝隙中跑出,导致缝口处出现砂线,甚至出现蜂窝、空洞。

(2)模板板面不平、不洁。模板表面不平整,周转次数过多,保管不善,模板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或磨损,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差。钢模板表面的锈清除不彻底,混凝土表面会有锈斑,有时模板表面的红锈已除去,但表面仍有黑锈,混凝土的表面会有黑斑。模板表面涂油过早,表面沾上尘土或昆虫等杂物,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

(3)模板装拆不慎。模板支立不牢固,经振捣和混凝土倾落冲击后,模板发生跑模和变形,混凝土表面线形不顺,甚至有明显的“胀肚”现象。盖梁模板和墩柱结合不紧密,混凝土中的水泥浆会漏出而污染立柱。模板拆除过早,混凝土表面的光泽不好,会有脱皮斑点。拆除模板时模板边角或支架材料碰撞混凝土,会损坏混凝土的边角或在表面留下划痕。

2、混凝土配料方面的原因

水泥用量较多,混凝土表面光泽较好,水泥用量过多时,混凝土表面易产生龟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是不允许采用高水泥用量,但是在外掺材料上可以调节,水泥过少,或者砂子用量过多,或者石子粒径过小,混凝土表面有磨砂感,缺乏自然光泽。水泥库存时间过短,混凝土表面会产生龟裂。水的用量过多,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混凝土表面会有较多的气泡。原材料色差较大,混凝土的色差较大。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也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3、混凝土拌和方面的原因;混凝土由水、水泥、砂子、石子、外掺材、外加剂等材料组成,混凝土配料计量不准,搅拌不均匀,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分层离析,或水分损失较多,用于接茬的混凝土坍落度相差较大,混凝土易出现色差。掺加减水剂的混凝土搅拌不匀,易出现色差;减水剂用量过大,混凝土离析、泌水现象严重,工作性差施工困难,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大色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混凝土浇筑方面的原因

混凝土浇筑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浇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进料的顺序、分层的厚度、振捣方法不当和浇筑工艺不妥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5、钢筋显隐现象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振捣棒触碰钢筋或模板等现象会使钢筋受到较大的振动或扰动,使得钢筋周围的混凝土离析、泌水,或者钢筋的保护层偏小,混凝土的表面会显露钢筋的轮廓,但不是露筋,这种现象称为钢筋显隐,钢筋的显隐使得混凝土表面形成色差。保护层过厚也容易引起混凝土表面裂纹影响外观。

三、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1、注重模板的使用和管理

模板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确保板面平整、光洁、无砂眼、无锈斑、无伤痕,其强度、刚度需满足要求。板材拼接的内表面须打磨光滑平整,无明显凹凸痕迹。模板使用前应清除表面上杂物和锈斑,可采用先涂后擦的的工艺在板面上涂脱模剂,以形成油膜为准,如放置时间过长,需采用塑料薄膜对模板表面覆盖保护。墩柱模板对接时,最好把模板表面焊在一起后打磨平整,两节模板拼装时,插定位销后,螺栓分两次拧紧,避免出现错台。

2、选用级配良好的砂石料及满足规范规定要求的相关材料,按照配合比相关设计要求进行优选配合比,根据环境情况和施工工艺特点找到适合施工的坍落度、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保证配合比满足设计的性能指标外须有很好的混凝土工作性。

3、严格混凝土配料、搅拌的规范操作

在选料上,水泥库存一定时间,尽量选用同一产地、同一批次的原材料,不同批次的混凝土有时因为材料的不同,色差较大。在配料时,在保证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小的坍落度,并进行浇筑试验,保证混凝土表面均匀一致,色泽自然。在搅拌时,要对拌合楼的计量装置进行校验,要严格控制好砂石料的含水量,特别是下雨天。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拌合料均匀。在运输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运到现场时先搅拌,然后卸料浇筑,中间不得任意加水。

4、规范混凝土的浇铺和振捣操作

坚持浇与捣并重,克服重振捣轻浇铺的习惯。实行分层分段浇筑,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接茬,分层虚铺厚度以30cm为宜,模板有阴角倒坡时,混凝土铺至内侧倒坡以下5cm,进行充分振捣,待将气泡振出后,再浇筑倒坡处混凝土。混凝土浇铺时尽量做到四周略高,中间略低,不能用振捣棒振赶摊平混凝土,以防止砂浆散失,导致混凝土均匀性较差。混凝土浇铺要合理分段分层,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不要出现漏振、欠振、过振、早振、快振、迟振等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操作。混凝土振捣时,应先周围后中间,以便把气泡尽量往中间赶避免气泡聚集在模板处。

四、浇注工艺措施

混凝土料应按照“一个坡度、薄层浇筑、顺序推进、一次到底”的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振捣方法要求正确,不得漏振和过振,保证上下层浇注混凝土有很好的均匀连续性。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距离模板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

五、养护工艺措施

1、墩、柱、台身等结构物,当混凝土浇注完成,收浆、初凝后,直接在混凝土外露表面喷洒养护剂、保温保湿养生膜、土工毡或土工布覆盖,禁止采用麻袋、草袋、草帘;侧模拆除后,先用保湿养生膜、土工毡或土工布包裹,后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包裹),同时,在柱顶设置开孔水桶或水箱滴灌,确保外露部分润湿,养护时间高温不小于14天,低温适当延长。

2、预制梁、现浇梁、高桥墩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直接在混凝土外露表面喷洒养护剂、保温保湿养生膜或覆盖土工毡或土工布,禁止采用麻袋、草袋、草帘,同时洒水使侧模保持湿润;当侧模拆除后,腹板、顶板底面应喷洒养护剂并淋水养护梁的四周,淋水养护时间高温不少于14天,低温适当延长。内箱应采用高压喷淋小管,确保箱梁内润湿。

3、裸露在混凝土外的结构钢筋或施工用的临时钢构件,时间需超过一个月,必须采取防锈措施。

论文作者:尚春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浅谈桥梁工程外观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尚春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