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探讨论文_杨永雁

(湘西自治州龙山县人民医院 湖南湘西 416800)

摘要:目的 分析研讨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护理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40例接受针对性护理(研究组),观察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92.50%高于对照组5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康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67.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可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可明显缩短症状改善时间,进一步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急性支气管炎;针对性护理

急性支气管炎主要致病菌为“病毒”[1]。大部分状况下,若不及时诊治,并辅以有效护理,患者病情可能会发展为继发性细菌感染,所以,治疗中,不仅需确保治疗有效性,还需确认护理质量。以往多给予常规护理,但护理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我院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其效果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认可。为此,本研究纳入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分组讨论针对性护理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护理方式分组(研究组40例vs对照组40例)。对照组:女性14例,男性26例,年龄18-72岁,平均为(38.6±1.1)岁;研究组:女性15例,男性25例,年龄18-73岁,平均为(38.9±1.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其病情,告知患者家属多鼓励和关心患者,让其保持良好心态,接受疾病诊治,并适当讲解健康教育知识。

研究组接受针对性护理:

①病室环境护理:确保病房温度、湿度适宜,降低对支气管黏膜的刺激,促进排痰。护士向患者讲解排痰方法、注意事项等,若有需要,可协助吸痰。此外,为降低感染,可按照病情,排痰前后,给予患者口腔护理。

②若咳嗽严重,可给予平喘剂、祛痰止咳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并观察其给药后有无不良反应等,若有异常及时处理。

③患者发生发热,鼓励多喝水,密切关注体温,情况严重者可给予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告知其需将痰液吐到指定地点。

1.3 指标判定

依据临床疾病诊断标准评估疗效,显效:诊治护理后,患者咳嗽、面色苍白等症状全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有效:诊治护理后,患者咳嗽、面色苍白等症状改善程度>30%,体温正常;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或病情恶化。

记录两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康复时间等,并比较。

用我院自主设立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此次护理满意度,问卷设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 ,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效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92.50%高于对照组5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引发急性支气管炎的病毒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有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多为病毒感染。病毒和细菌往往先侵犯人体上呼吸道[2],进而引发此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塞、寒颤、低热、咽喉痛、肌肉疼痛等。若仅出现支气管炎,症状表现为剧烈性咳嗽。初发症状为干咳无痰,逐步发展为少量黏痰、黏液脓性痰。部分患者发生胸骨后疼痛,疼痛在咳嗽时有所加重。若不及时给予有效诊治和护理措施干预,会显著加大治疗难度。

现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原则为增强体质、祛痰、止咳、控制感染[3]。实施护理的同时,需指导其适当锻炼,补充营养,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中共纳入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分组讨论,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疗效、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与以往报道相符。提示,研究组患者所接受的针对性护理对急性支气管炎疾病预后有利。针对性护理主要针对患者病症症状给予护理[4],通过干预患者排痰、咳嗽等方面,确保其治疗舒适度,并促进改变其不良习惯,尽量协助改善其生活质量。加以环境干预,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着凉或过热。何丽萍学者[5]曾将78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分组讨论,从对比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等方面,证实了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但本研究因无大样本量支持,未探讨到针对性护理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有效性,若条件成熟,可进一步拓展研讨范围。综上,建议可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可明显缩短症状改善时间,进一步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范雪. 分析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5):190-190.

[2]罗艳,陈卓. 浅论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225-227.

[3]闵华琴.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效果分析[J]. 医药,2015,10(29):71-71.

[4]覃秋逢. 不同护理措施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3):112-114.

[5]何丽萍. 分析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5):3230-3231.

论文作者:杨永雁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探讨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探讨论文_杨永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