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控制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论文_韩锦川1 游月梅2*

1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工程科,重庆 400038

2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麻醉科,重庆 400038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质量监测管理模式对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器械消毒灭菌结果进行控制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需要进行清洗的手术器械为样本,分为两组进行消毒处理,所涉及到的器械件数为1880件。对照组为常规消毒灭菌处理,观察组则实施质量监测管理模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条例的规范实施,并成立消毒室质量控制小组,加强监督管理。结果:从管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检查得到合格率为96.8%,对照组为85.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上观察组发生率低,仅为0.3%,对照组则为1.3%,最后,在医生使用的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为96.7%(2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7%(26/30),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的管理控制成效更高。结论:采用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控制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慰临床手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提升使用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质量监测管理;控制器械;消毒灭菌质量

医院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则是消毒工作,其主要目的是预防感染。而消毒供应室也是医院医疗器械消毒、无菌物品供应的集中地,是对医疗质量进行基础保护的工作部门。在管理过程中注意质量管控,加强工作流程优化,能够防止致病菌的传播,为患者的健康负责【1】。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需要进行清洗的手术器械为样本,分为两组进行消毒处理,所涉及到的器械件数为1880件。通过分析不同的监督管理形式,更好地为患者的病情改善提供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需要进行清洗的手术器械为样本,分为两组进行消毒处理,所涉及到的器械件数为1880件。在清洗过程中,可以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并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结果分析。而消毒供应室的硬件仪器均符合标准,能够配合实验的顺利完成。与此同时,选择了临床使用手术器械的医生进行调查,其人数为30名,涉及到多个科室,多种类型的手术。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消毒灭菌处理,观察组则实施质量监测管理模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条例的规范实施,并成立消毒室质量控制小组,加强监督管理。首先,要做好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工作,而对医疗器械的清洗则是首要步骤,即在使用后多有血液、蛋白质黏液等残留,在杀菌过程中会组织微生物和消毒液得到充分融合,对细菌进行了保护【2】。因此,要坚持先清洗,后消毒的基础原则。其次,在回收上也要格外注意,对不同材质、精密度以及形状的器械进行清洁和保管。在消毒操作上首先是物理消毒,即防止在高温水里煮沸,在半小时后可达到消毒目的。随后,采用清洗机进行消毒,采用化学消毒策略。最后,则是干燥处理,防止出现生锈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对器材包装的质量控制,从而保持器材在下次使用前的无菌状态。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对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合格率、医院感染率进行统计,并对使用医生的器材清洁度、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

1.4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手术器械的清洗管理情进行整理,并采用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具体化的指标来分析手术室器械的合格率,更好地为手术医师的工作提供物品使用的保障。具体而言,本次实验在清洗合格率、感染发生率、满意率方面使用计数统计,统计结果具有意义(P<0.05)。

2 结果

从管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检查得到合格率为96.8%,对照组为85.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上观察组发生率低,仅为0.3%,对照组则为1.3%,如表1所示。

最后,在医生使用的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为96.7%(2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7%(26/30),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的管理控制成效更高。

3 讨论

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消毒隔离制度的制定,做好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这与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消毒供应室人员的日常工作中首先要做到对环境的管理,没有污染源,为杀菌消毒工作做好环境基础。其次,对医疗器械的清洁管理工作划分责任制度,特别是在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上要确保清晰、明确,有章可循,这对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要提升医护工作人员对消毒管理、院内感染的认识,并能够具备无菌操作理念,按照规定执行,具有合格的专业知识素养【3】。在实施过程中也一定会遇到问题,这就需要技术监测小组进行问题的分析,从而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有序的开展,加强日常监督。

在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从基础工作,人员管理入手,处理转变观念、划分责任制度,更多的也是对患者的负责,要确保杀菌消毒工作具有时效性,而不是走流程、走形式,要切实的为患者的入院治疗负责。与此同时,从本次实验的研究结果中看,在优化管理后能够提升灭菌的合格率,并有助于降低感染问题。可以更好地为医院工作提供保障,为患者健康提供环境支持。一方面有助于医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医院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落实。

综上所述,采用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控制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慰临床手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提升使用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延丽,褚文娟. 供应室对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管理[A]. 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第六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暨两岸四地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汇编(下册)[C].中华护理学会:,2010:3.

[2]张敏.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控制医院感染[A]. 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年河南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5.

[3]倪玲美.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管理者岗位胜任力指标构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

论文作者:韩锦川1 游月梅2*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控制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论文_韩锦川1 游月梅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