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商业杂志的大学生主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杂志论文,大学生论文,校园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校园中流行很多杂志,但绝大多数都与商业光关,其从业者更是与学生身份无缘。然而,就是有这么几个大学生,在校园中捣腾出一份商业杂志,并且办出了名堂。
成都市五名大学生在一次制作校园地图时发现了商机,专门针对学生印制DM杂志(直接邮递广告),使之迅速风靡成都高校,并最后取得了正式刊号,开启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商业天地。
流行校园的代金券
成都一所学校大三的学生小童,有一段时间常常到离学校10多里路、位于市中心的一家自助火锅店吃火锅。因为他手里有几本《校园消费》杂志,上面印有这家火锅店的10元代金券。多的时候,小童一周之内吃了3顿火锅。
还有更壮观的场面。有的高校班级聚餐,全班同学搜集了一堆《校园消费》上的代金券,数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往市中心吃火锅。
这家火锅店的老板乐开了花,因为在《校园消费》上发布了几期广告和代金券后,竟然回收了1万多张代金券,火锅店的人气狠狠地旺了一把。
这本名为《校园消费》的DM杂志,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发行量从1万份猛增至4万份,风行于成都的10多所高校,还进入了多所大学的图书馆,大大方方地跟一些流行杂志摆在一起。
《校园消费》的5名创办者,有3名走出大学校门不到一年,有两名还在念书。名不见经传的《校园消费》,何以博得大学生的青睐,在成都高校如此风行?
原来,《校园消费》代金券的创意,成了帮商家吸引大学生的重要手段。一时间,这本杂志广为散发,传阅率节节攀升。一些学生干脆登门索取杂志,甚至有学生收集《校园消费》,拿到网上叫卖,把这份原本免费的杂志以四、五元的价格出售。不仅是前面提到的火锅店,《校园消费》的100多个广告客户,大多数都采用这种方式来吸引大学生,效益可观。
创意来得有些偶然
《校园消费》的创业团队一共有5个人,其中刘洪燕、任建、王林是四川大学2006届毕业生,刘振华在成都大学念大四,龙宏在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读研究生。
2005年6月,在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会任职的任建找到同学刘洪燕,想在9月份新生报到时,通过向新生免费发放校园地图,推广一下学院记者团的良好形象。可是,要印几千份的地图得花不少钱。钱从哪里来?
刘洪燕想到了拉赞助。他们在地图的设计图纸上画出了24个广告位,利用暑假的时间东奔西跑地招商。当时的困难,是没有正规的公司作为后盾,难以取得客户的信任,如果没有商家认购这些广告位,制作地图的计划就流产了。
尽管吃了不少苦,最终他们还是把24个广告位全部卖出去了。最后,他们不仅顺利印制了两万张地图,还赚了8000多元。
这次地图招商让在同学中有“刘总”之美誉的刘洪燕发现,如果有一个媒体能把校园周边的商家和校园内的大学生联系起来,其中一定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2005年9月,刘洪燕与几个同学创办了《校园消费》,并陆续在四川大学发行了几期,发行量从1万份增长到1.5万份,发行范围也从四川大学扩大到成都13所主要高校。刘洪燕成了名副其实的“刘总”。
放弃工作继续创业
2006年刘洪燕大学毕业,和其他毕业的创业团队成员一样,她早就联系好了工作单位。
然而这一切因为一次偶然而改变。
2006年4月,成都市团委等单位主办的“创业成都”系列活动在四川大学举行启动仪式。时任成都晚报社长的夏旗舰、Intel公司对外事务经理徐振弟等人分别讲述各自的创业经历和心得。坐在台下的刘洪燕和她的创业团队“深受震撼”,产生了把《校园消费》继续做下去想法。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成都市团委的支持,他们放弃了就业,开始了真正的创业。
利用毕业前的几个月时间,他们对成都的校园消费市场做了一个调查。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成都市的13所主要高校共有在校大学生41万人,大学生们每年的生活必需消费和其他可支配消费的总额超过了21亿元。校园消费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蛋糕,这一调查结果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2006年8月,在成都市团委领导和夏旗舰等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刘洪燕和4名同伴注册成立了“高效文化公司”,开始正规运作《校园消费》杂志。刘洪燕担任总经理,其余4人分别负责公关、市场、策划、编辑、发行等工作。
刚开始,没资金、没经验、没关系网,大家觉得,只有靠真材实料来打动客户了。
2006年冬天,龙宏去一家美发店拉广告。本约好了晚上10点见面,可后来店长有事,把见面时间往后推了。凌晨1点,美发店店长回来时惊讶地发现,已经冻得瑟瑟发抖的龙宏竟然还在店门口等。广告自然是拿下了,店长还自己掏了几千元做了更大篇幅的广告。
某高校旁的一家牙科医院,经过《校园消费》业务员的说服,在杂志上投放了广告。第一次刊登的牙科医院广告没有加印代金券,结果付广告费的时候,老板显得很犹豫。第二次牙科医院的广告上加印了一张代金券,等到《校园消费》业务员上门收取广告费时,老板付钱就很爽快了,因为他回收了一叠代金券。
《校园消费》坚持的商业战略始终没有改变:通过广泛联系商家,刊登带有针对大学生的消费优惠券,全面带动学生的消费热情,将学生吸引到广告商家处消费。这种模式是三方获利:学生能得到消费优惠;商家吸引来大量的学生客源;刘洪燕们则凭广告获得盈利。如今,这本杂志更是获得成都传媒集团的青睐,借助与该集团的合作,《校园消费》获得了正式刊号。
表面上并不复杂的操作模式,使《校园消费》在成立之后前后遭遇两波同城之内的大规模克隆潮。但《校园消费》在两次大规模的克隆潮中却始终一枝独秀,到如今已有悍然不可动摇之势。而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其实只有两个字:诚信!
而那些克隆者们大都没有过诚信关,明明只发行了1万份非跟客户说自己是3万份,大都没撑多久就从市场上消失了。而《校园消费》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坚持诚信这一原则。他们敢如实公布发行量,并邀请客户现场监督杂志的印刷、发行等各个环节。在客户管理、资源维护等一系列细节上,他们都制订相当完整的规定和流程。就这样,从最初的垄断,到其间的群豪竞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市场翻云覆雨,最终却仍是一枝独秀。
从杂志到更多
从一本杂志,扩展到覆盖全国校园、多层次的高校整合营销平台,触角伸向校园广播、高校内网、校内户外广告以及校园活动策划执行三大版块。
刘洪燕领导的团队如今已经不再是仅仅满足于“一招鲜,吃遍天”的模式。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这个创业团队将目标瞄向建立起覆盖全国校园、多层次的高校整合营销平台。其业务板块除现有的《校园消费》外,还包括校园广播广告、高校内网广告、高校内户外广告以及校园活动策划执行三大版块。目前他们已经获得多家成都高校的经营授权,他们将全面进入高校学生营销市场。创业团队也从当初的5个人增长到如今的25人,在公司长期兼职的大学生达到200多名。迄今为止,《校园消费》的广告收入已达到数百万元。
当这群年轻人创造出《校园消费》杂志这一模式时,在国内尚属首创。但如今在大连、合肥、重庆等地已有效仿者出现。而来自上海、广州等地寻求合作的电话也不断打来。刘洪燕说:“我们不排除合作,这也是我们能迅速扩张到省外的一种便捷途径。但对合作者的条件会要求比较严格。同时,公司现在正在打造的高校整合营销平台其实更有发展空间。这一点一般公司很难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