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
崔英杰,陈 煜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深度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生态,高职课堂教学新模式应运而生。在“互联网+教育”新的教学模式下探索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客观的总结“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的有效因素和有效规律,构建与之匹配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以此指导教学新模式的落实,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评价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将提高教学质量列入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主题。提高教学质量,其根本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深度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生态。面对异于传统学习方式的学习新形态,现存的传统课堂评价体系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教学模式,因此,研究与之匹配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教育”的特征
当互联网与教育相加时,可以“+”教育活动中的任何环节,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评价、管理等深度融合。
1.“互联网+教育”优化了原有教育形态中的关系结构。师生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师生的角色也发生深刻转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更加凸显。
2.“互联网+教学”突破了时间流程的及时性问题。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终端,使传统教育中单一的面对面教学方式转变为师生线上线下互动结合、跨越时空、平等对话的体验,解决时间上的凝滞问题,实现师生实时交互。
3.“互联网+课程”变革了原有的课程结构、课程表现形式及课程评价等。“互联网+课程”将传统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使传统课程完成了从线下到线上的变身,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向以“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模式的转变,形成新的课程生态。
为使阿力木·亚库普度过眼前的难关,吴辉生根据他的特长协调联系给他在六建东方一分公司安排了一份司机的工作,月收入2500元。如今阿力木·亚库普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他逢人便说,我能有今天多亏了汉族亲戚的帮助引导。
综上可知,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大多采用单一维度的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聚焦于具体的行业或企业进行分析。由此,本文针对商业银行这一特殊金融服务行业,采用包含时间序列与截面两个维度的面板数据进行建模分析。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新模式
2.学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决定因素。“互联网+教育”时代,学生的角色也有所改变,学生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掌握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转变为教学资源的主动学习者,课堂交流的参与者,与同伴学习的协作者、合作者。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必须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学习知识和内化知识。
4.“互联网+学习”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个性化,学习场地和学习时间更加灵活,拥有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便于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了解,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教师信息化教学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较强,高职院校有条件也应当探索“互联网+教育”时代课堂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应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融合,构筑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新型师生关系网络,这正是“混合学习”形态。“混合学习”能够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新模式下,高职课堂教学应着力于如何将碎片化学习融入系统性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主性,如何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以及如何让在线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相当复杂的动态的综合性活动,涉及诸多相关因素的影响。在“互联网+教育”新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课上的几十分钟,已转变为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尽管教学有效性大小依旧取决于教师、学生、课程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但各因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1.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的角色有所改变,教师转变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以及个性化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提高基于互联网从事教学活动的能力,具体包括:教育教学理念、专业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素养。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具备学生主体教学理念、综合素质培养理念和创新创造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新型课堂模式的驾驭能力,关注新的教学特点、教学方式、教学结构以及多元的评价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学习内容的拓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现代职业教育对教师在专业技术水平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准确把握学科本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成为“双师型”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是指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研发能力。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由于长期过高密度的养殖以及粗放的管理模式,养殖区由过去的“资源丰富”变为“荒漠化”严重;湖区的百姓也由过去的“盼温饱”“求生存”,变为现在的“盼环保”“求生态”。永安村渔民徐友桂说:“过去渔民只怕三个‘八’——八点水位(蓄水位8.0m)、八千流量(上游泄洪8000m3/秒)、八级大风,现在渔民最怕三个‘臭’——臭流、臭草、臭鱼虾:有水流的地方怕上游来农业、工业污染水;养殖区等水流不通处,菹草疯长、水花生等草害又泛滥成灾;养殖密度高,夏季或洪水期一个养殖塘口有死鱼虾,连带一片都死光。”
农夫是荫城人,所住村庄,离荫城有三十里。听说胡人要来了,庄子上能跑的都跑了。夜里,他们躲在树林里。下半夜,听到胡人骑兵的奔腾声,甚至可听到他们叽哩咕噜在说话。村民都吓坏了。村民逃难,把老人小孩带出来不说,还有的把鸡也带出来。有只公鸡就在这节骨眼上叫起来,咕咕咯——咕咕咯——,等鸡的主人慌忙去扭公鸡的脖子,胡人已被惊动。村民一哄而散,他没跟着跑,躲到树上,捡了一条命。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互联网+教育”呈现出几种相异于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学习方式的学习新形态,如泛在学习、混合学习、定制学习、社群学习、沉浸式学习和休闲学习等。这些学习新形态运用新兴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实现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扩展教育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改变单一的教学情境,营造更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习者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尽管融合了“互联网+”新技术的学习新形态在学习体验方面比传统学习方式更有优势,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互联网+教育”学习新形态呈现出育人功能弱化、知识学习不系统、学习者面对面交互缺失等问题,而这些正是传统学习方式所具备的优势。
3.课程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因素。同样的教师和同样的学生,面对不同的课程,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意味着,课程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客体,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必然的影响。首先,课程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决定了学生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准备进入课程的学习。对今后前途和学业成绩越重要的课程,学生会越重视,学习的意志力和决心也会自我增加,学习效果也会好一些;对于相对简单的课程,学生容易达成比较好的学习结果,学生也会比较乐于接受。其次,课程的操作性和趣味性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吸收。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教学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实操类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性和趣味性强的课程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学习的有效性通常也要高一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作为人才培养体系里的基础单元,课程设置合理、课程理念清晰、课程特色突出、课程资源丰富,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助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部分。
4.媒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因素。“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学媒体转变为既是教师“教”的辅助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以及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在“混合学习”课堂教学新模式下,教学媒体应包括两大部分:线上教学资源和教学支持平台。线上教学资源通常以微视频呈现,教师以视频为载体,在一定时间内针对课程中某一知识点进行清晰简要的讲解,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学支持平台是指学校为了实施教学新模式而建设的网络学习平台,同时也包含网络学习技术支持和配套的硬件设施,具有提供学习资源、记录学习痕迹、评价学习效果、支持信息交互、进行数据分析等功能。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
结合以上对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初步构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
表1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
五、结语
本文在“互联网+教育”新的教学模式下探索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客观地总结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的有效因素和有效规律,构建了与之匹配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以此来指导教学新模式的落实。下一阶段将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制定评价维度量化表,并结合具体学科循环实施教学实践,对高职“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理论内容进行反思和改进,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秋燕,余亮.“互联网+教育”的内涵、特征与核心要素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5):25-30.
[2]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3]赵帅.破局:互联网+教育[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14.
[4]张海生.“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新形态:主要类型、共性特征与有效实现[J].中国远程教育,2018,(10):24-34.
[5]方明英.移动学习助力高校课堂教学的应用探索与实践[J].重庆高教研究,2016,4(3):95-101.
[6]颜征兵.高职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7]于淑兰.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维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6.
[8]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5-16.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CUI Ying-jie,CHEN Yu
(Shenzhen Inform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henzhen,Guangdong 518172,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Internet +" era,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education industry have been deeply integrated,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ecology,and a new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has emerged.In the new teaching mode of "Internet+education",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is explored,the effective factors and effective laws of higher voca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are objectively summarized,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evaluation system matching it are constructed.In order to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teaching model,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maximization.
Key words: "Internet+Education";classroom teaching;teaching effectiveness;evaluate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45-0241-03
收稿日期: 2018-12-27
基金项目: 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ybzz17021)
作者简介: 崔英杰(1984-),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工作。
标签:“互联网+教育”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学有效性论文; 评价论文;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