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效果评价论文_杨丹

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 湖南长沙 410016

【摘 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效果,为脑卒中患者广泛开展康复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5年9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患者,其中39例患者在脑卒中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行康复护理指导为实验组,另外39名患者给予脑卒中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为对照组。运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ADL评分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指导在脑卒中患者中运用,它能规范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生活质量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指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脑卒中具有死亡率高且致残率高等特点[1]。据研究[2],脑卒中的病死率低而致残率高。脑卒中往往会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产生诸多继发症,其中肢体功能障碍是临床最常见的脑卒中继发症[3],还有偏瘫、认知功能障碍等导致患者生活无法自理,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证实[3],康复护理指导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知信行行为和遵医行为。为了探讨康复护理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的作用和影响,我们选择2015年3月-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39例患者在脑卒中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行康复护理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 患者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5年9月我康复科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2名,女性46名,年龄在43-74岁,平均年龄51.8±4.5岁。病例入选标准:①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者。②自愿参与研究,能够很好配合调查研究。③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上水平。排除对象:①不配合,不愿参加者。②有严重的意识障碍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将78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患者,其中39例患者在脑卒中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行康复护理指导为实验组,另外39名患者给予脑卒中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为对照组。运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年龄、文化程度、原发病、家庭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等方面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1.2.2 实验组在脑卒中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行康复护理指导,具体如下:

1.2.2.1成立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指导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小组成员负责查阅相关文献,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特点和患者知识需求编制《脑卒中患者康复指导手册》。内容包括脑卒中患者护理常规、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方法与康复锻炼循序渐进的步骤,康复包括三方面:肢体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言语训练。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1.2.2.2小组成员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指导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使用手册进行康复锻炼:

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一周后可逐渐增加活动进行功能锻炼,刺激神经机能,减轻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畸形,卧床患者在病情稳定情况下由护理人员帮助活动患者患肢,从简单的屈伸开始。卧床期间应多躺向健侧,并经常变换体位,鼓励患者锻炼患肢,如屈曲肘关节,把手挪到胸前,用手擦脸,用小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动作,逐渐达到能上抬肢体。逐渐过渡到锻炼躯干肌肉,使得患者独立坐起。患者在床上稳坐后,让其坐床沿,使两下肢下垂并练习两下肢活动。患者锻炼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循序渐进,可先体会迈步的感觉及保持平衡,逐步达到能自己行走,老年人可以练习扶拐或手杖行走。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在进行功能性康复锻炼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药物防治,还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

1.2.2.3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转移训练:轮椅至床的转移、轮椅至厕所的转移、进食训练、梳洗训练、更衣训练:穿、脱衣裤的训练、入厕所、浴室训练。

1.3评价指标

1.3.1两者患者ADL[4]评定比较 应用Barthel指数计分法(the Barthel index of ADL)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评估内容包括进食、沐浴、修饰、穿衣、如厕等10项。按3级评分:①无需任何帮助能够完成,计10分;②需要部分帮助才能完成,计5分;③需要完全帮助才能完成,计0分。评估结果分为4个等级:①≤40分:生活重度依赖;②41~60分:生活中度依赖;③6l~99分:生活轻度依赖;④100分:生活完全自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患者ADL评分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其预后有着不同程度的偏瘫、智能减退、眩晕、失语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大量的病人虽经救治得以存活,但其中80%的病人往往面临着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需要家庭照顾或长期住院,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对本病除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及及时的救治外,脑卒中病人的治疗与康复已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脑卒中患者要尽早采取脑卒中的康复训练,它在减轻脑卒中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患者的康复训练应该尽可能多地接受全面的康复治疗,一是获得最佳的功能水平,二是减少并发症,遵照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以被动训练为主,逐渐过渡为主动训练的原则进行。病人清醒,尽早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鼓励患者利用健侧手带动患侧手进行洗脸刷牙、吃饭、更衣等,尽量减少他人的帮助。康复训练时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还可做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脑梗塞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通过表1可见,经过康复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应该在早期与病人加强非语言沟通,如微笑、拥抱,同时讲病人最关心的问题,使病人有讲话的欲望,再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循序渐进,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

4总结

康复护理指导在脑卒中患者中运用,它能规范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04

[2]朱玉莲,胡永喜,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17(4):217.

[3]黄琼.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17(2):129-130.

[4]滕海英,彭雪娟,赵翠松,等.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细化分级护理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J].2015,50(2):145-148

论文作者:杨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效果评价论文_杨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