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马育龙

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马育龙

青海省兴利公路桥梁工程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平整度和通行质量,因此至关重要,随着区域经济交流的频繁和居民通行总量的增加,公路通行质量必须进一步提升,而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环节存在着平整度、破损、塌陷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在施工中充分利用路基开挖、填实技术,路基防护技术和软土处理技术来控制施工质量,保障公路工程建设的路基路面施工质量。

关键词:路基施工,施工路基、涵洞、路面、挡墙

如今进入新的世纪,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就越来越快,跟随着的也是一些我们都很关心的问题比如说环保问题,还有就是公路道路的修建越来越多,城市的立体化越来越丰富。真正将道路施工做到越来越好,需要技术的不断支持,还有很多条件的支持,所以公路亦或是普通的道路的压实依旧很让人关注,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的压实情况良好不仅仅考验技术良好情况,还会影响到整体路面对于城市建设中的具体情况,比如说一个很重要的路段,路基的平整就尤为重要。

一、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公路路基路面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灰土挤密桩

当软土地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采取灰土挤密桩。含水率过大可往孔内填干士粉或石灰粉,以吸去部分水分,或快速成孔浇灌或边成孔边下套管,或成孔后下套管;含水率过小,应预先浸湿加固范围内土层,成孔顺序应先外圈,后里圈并间隔进行;对已成孔,应防止受水浸湿,且应当天回填夯实;为避免夯打造成缩颈堵寒,应打一孔,填一孔;当桩孔较密,土质松软,应采取间隔跳打夯实。孔填料前应先夯打孔底锤;根据试验测定的密实度要求,随填随夯,严格控制下料速度和夯击次数;回填料应拌合均匀,并控制其含水量;每个孔填料用量应与计算用量基本符合;夯锤重不宜小于lOOkg;锤型以梨型或枣核型较合适。有利于夯实边缘土,不宜采用平头夯锤,落距一般应大于2m;如地下水位较高,应降低水位后再回填夯实。已出现疏松、断裂或夹层,应用洛阳铲全部取出来,按规定重新填夯灰上,达到设计要求。认真按操作规程施工;灰土要按配合比称量,搅拌要均匀,干湿要适度;每次下灰厚度、数量、落锤高度、夯击次数要按试验规定做到前后一致:施工中严格按质量评定标准进行抽样检验。

(2)轻质路堤

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可减轻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目前国内已有应用粉煤灰填筑路堤的成功经验,可使路堤自重减轻25%左右。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测定最大干容重为9~l2KN/m3。硅钻型粉煤灰粘性小,不具塑性,但液限在64%左右,最佳含水量37%~41%,有良好的压实性能。粉煤灰路堤边坡表层1-2m用粘质土包覆,以稳定边坡和利于长草。路床顶面用相粒土封闭厚0.3~0.5m。

二、公路路基建成后的维护

2.1公路路基建成之后,一定要进行维护。因为公路都会受到太阳的暴晒,也可能受到流水风力的侵蚀,以上情况会损坏公路的混凝土结构,产生路基断裂等状况,这会缩短公路的运用时长,也会对公路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因此要建设一个建设管理队伍,要固定时间维护和检查公路的路基,这样才可以增长公路的运用时长。

2.2路基的维护涵盖以下内容:坡面、冲刷与支挡维护。第一,常采取种植草坪的方式保护坡面,这样可以减少流水冲刷坡面与土壤沙化。第二,采取挡土墙技术,可以对路基形成支挡保护。第三,要确保河岸路基坡面减少流水冲刷,能使用冲刷防护的技术。

三、涵洞测设

3.1涵洞的合理定位

涵洞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涵洞位置的合理确定要考虑河流的状态、地形及路线的平纵横设计、路基的排水等问题,此外还要考虑当地的地质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涵洞位置的设置尽量保持河流的原有状态,斜度也尽量与原有沟渠方向一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涵洞正交布置,这样有利于泄洪,可以减少涡流的现象产生。而且涵洞长度最短、造价较低。实际工程中,由于正交涵洞的工程量较少,故在外业勘察中若路线经过的两条或几条相距较近的溪沟,且流量又小,在地形上便于通过边沟和改沟相连。

涵洞位置的确定要结合地形和路线平纵设计。当排除路基内侧边沟水,位置一般设在凹形竖曲线最低洼处附近;或者在路线纵坡由陡变缓处,这些位置容易产生急流和不利冲刷。涵洞的位置布置时应结合涵位的地质资料。尽量避开滑坡、断层、崩塌或泥石流发育严重等不良地质地段,若无法避开不良地质时,则基础以及地基必须根据涵洞实际地质情况进行特殊的加固设计。

3.2涵洞类型的选择

涵洞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涵洞的类型决定了它的功能、造价和使用年限。涵洞类型的选择应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经济、便于施工和养护的原则,同时,要结合地形、地质水文和水力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根据构造型式涵洞可分为:圆管涵、拱涵、盖板涵和箱涵。各种型式的涵洞,有各自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应比较而定。选择上述涵洞类型时要考虑净空断面的大小、地基的状况、施工条件及工程造价等。知道了如何选择涵洞类型后就要进一步了解各类涵洞的特点及使用条件了。

3.3涵洞孔径的确定

涵洞孔径是指涵洞洞身过水净空的大小。一般根据汇水面积和流量或流速等综合考虑。涵洞孔径的大小应该满足以宣泄设计洪水流量,并保证涵前雍水不致过高,涵内流速不致冲刷河床或结构物。但涵洞洞身随路基填土高度增加而增长,洞身断面尺寸对工程数量影响较大。因此要求跨径与台高有一定比例关系,其经济比例通常为1:1~l:1.5。对于高速公路,涵洞—般较长,若孔径偏小,则不利于养护和清淤。

四、挡土墙基础施工

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基底处理、基坑开挖、基础砌筑三个部分。

4.1基底处理当基底为土质(如碎石、沙砾土、砂性土、粘性土等)时,应将其整平夯实。对于岩石地基,若发现岩层有孔洞、裂缝,应视裂缝的张开度以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水泥―水玻璃或其他双液型浆液等浇注爆满;若基底岩层有外露软弱夹层时,宜在墙趾前对此层做封面保护。

4.2基坑开挖开挖前,应做好场地临时排水措施,雨天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软淤泥应全部予以清除,并换以透水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并夯实填至设计标高。基坑可采取垂直开挖、放坡开挖、支撑加固或其它加固的开挖方法。由地面水淹没的基坑,可修筑围堰、改河、改沟、筑坝等措施,排开地面水后再开挖。

4.3顶板混疑土浇筑路线由端开始,连续浇筑。混凝土下料点宜分散布置,间距控制在2米左右。先浇筑墙体接茬混凝士,达到楼板标高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对梁板同时浇筑时,应顺次梁方向,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筑,用“赶浆法”由梁端向另端作成阶梯形向前进,当起始点的混凝士达到板底的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士起浇筑。随着阶梯的不断延伸,梁板混土连续向前推进直至完成。

结语:

路基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决定公路建设水准和路面的平稳度与车辆行驶的舒适感。路基建设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施工较为困难,所以技术人员一定要认真钻研施工技术,确保公路建设的水准,提升公路路基的使用时长。

参考文献:

[1]钟钰,陈琴菊.浅谈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科学之友:下旬,2011(03):60-61.

[2]赵厚军.探讨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工艺[J].民营科技,2015(02):129-129.

[3]张奕宝.交通土建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J].价值工程,2015(09):151-152.

[4]郭明权.关于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J].交通世界,2012(19):287-288.

论文作者:马育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马育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