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宏观控制方法的比较与分析_宏观调控论文

两种宏观控制方法的比较与分析_宏观调控论文

两次宏观调控的对比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次论文,宏观调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8年至1991年的治理整顿和1993年开始至今的整顿金融秩序、抑

制通货膨胀,是两次成功的宏观调控。对这两次调控的成因、手段、方

式和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深入了解我国经济运行的机制和体制方面已

发生的变化,有助于为今后的宏观调控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一、两次宏观调控的成因比较

1.经济秩序混乱。在两次调控期间,经济秩序发生混乱的市场形态

有所不同。在治理整顿期间,经济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市场的低级形态

商品流通市场中。1988年,改革处于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居民对通货

膨胀缺乏认识和心理准备。居民为“保值”在全国范围内抢购商品,问

题主要出在商品市场上。1993年金融秩序混乱,主要表现为在全国范围

内出现“三乱”,即乱拆借、乱集资和乱发企业债券。“三乱”造成资

金、土地、外汇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大幅上扬。利益主体为筹集资金不惜

手段乱拆借,破坏了金融秩序,在市场的高级形态资本市场上出现混乱

2.农业发展缓慢,也是两次调控中都遇到的问题。前一次造成农业

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自1984年创高产纪录后,受“农业过

关”论的影响,政策导向发生偏移,投入相对减少,导致农业生产连续

3年徘徊不前。同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至1988年, 农业已无力支撑非

农产业的过快增长。后一次1992年受加快改革进程的推动,经济过热形

成一系列“经济热点”,如“证券热”、“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

,资源大量投向非农产业。因农业投入不足,耕地急剧减少,导致粮食

产量下降,粮价暴涨。

3.通货膨胀是经济秩序混乱、农业发展缓慢的必然反映。前一次通

胀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规模超常扩大,消费基金增长过快,造成社会总供

求失衡,货币超经济发行,引发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后一次通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改革的深入,多元化的利益群体将资源主

要投向能够在短期内带来高收益率的资金、土地房产和证券业。耕地减

少,资源从农业流失,粮价推动物价普遍上涨。两次通胀的共同点是投

资品和一般工业消费品的价格在采取反通胀措施后,回落较快。农产品

价格涨幅回落则相对缓慢,且伴有较长的滞后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1 )两次“过热”所引发经济秩序混乱

现象,分别发生于不同的市场形态中,商品流通市场和资本市场。这既

表明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也说明经济秩序混乱,有可能

在我们所不熟悉的市场形态中再次发生。(2 )农业生产始终是国民经

济的薄弱环节,历次经济波动无不与此有直接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易受损害,须寻找符合国情的农业保护政策,并作为宏观调控的

实施基础。(3)两次通胀, 前一次受“保值”心理和消费高潮提前到

来的冲击,显现出体制转换中旧体制的影响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特

点。后一次通胀则是粮食产量下降粮食价格上涨,体现出成本推动型通

货膨胀的特点。(4)需加强对通胀诱因和居民通胀预期程度的研究,

并作为宏观经济监测的重要数据,甚至可作为判断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的

二、宏观调控手段比较

1988年下半年开始的宏观调控,直接与间接手段并用,但偏重于采

用直接干预手段。直接干预手段有宏观经济政策从扩张逆转为“双紧”

,严格控制银行贷款规模,全国“一刀切”,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及

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等项措施;体制改革明显放缓,一度基本停顿

。间接手段有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两次提高居民存款利率,实行储

蓄保值补贴。在当时条件下,强硬的直接干预加间接调控手段很快发挥

作用。紧缩效应在短时间内扩散全国,有效抑制住通胀的恶性发展。进

入第二阶段,面对企业资金紧张,“三角债”严重,经济增长软弱的情

况,一方面由物资部门收购企业的积压产品发挥“蓄水池”作用,另一

方面由国家银行注资解开“三角债”。利率和汇率手段的联合运用,对

促进出口,拉动经济走出低谷,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993年5月开始的宏观调控, 以货币金融政策为主的间接调控手段

的作用大为增强,法制手段发挥重要作用,继续推动改革进程并作为调

控手段加以运用,行政手段的作用则明显弱化。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在2个月内连续提高居民存款利率,恢复保值储蓄; 央行发行特种金融

债券;为防止人民币过度贬值,央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收购几十亿美

元,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配合从紧的货币政策,财政部发行国债约

1000亿元。这几项措施,控制住了通胀预期的发展。整体观察在调控手

段的运用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改革推动宏观调控;二是依法调

控,辅以适当运用行政手段。

特点一,与治理整顿期间改革一度停止相比,这次宏观调控没有停

止改革,而是努力推进改革的深化。在改革的推动下,调控手段多样化

,具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其一表现为采用新的调控手段,为控制投资增

长,央行在1995年连续2次提高再贷款利率;为加快企业资金周转, 在

五大行业开展票据贴现业务。在干预外汇市场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

公开市场业务的试点,并准备在近期正式开始公开市场业务。此举迈出

间接调控的重要一步。其二表现为以改革推动调控。1994年开始实施的

五大改革措施,涉及金融、财税、外汇和投资等主要经济领域。其中禁

止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依靠发行国债弥补赤字,使金融政策更加有力

;分税制强化了税收功能,基本实现税负公平,增强了财政运用税收手

段调控经济的实力;出口退税刺激出口增长,有效缓解了“紧缩”的力

度;大量发行国债,达到回笼货币,筹集建设资金的目的;改革外汇管

理体制,建立统一的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构成全国大市场的必要组成

部分;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迈出人民币自由兑

换的步伐;通过外汇市场操作,根据市场供求调节外汇与人民币供给,

有效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成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新手

特点二,注意运用法律手段,相继制定颁布一系列法规,依法调控

。1994年始,先后颁布了《预算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

行法》、《担保法》和《票据法》等多项法律,其它一些重要法律也在

抓紧制订。这为国家通过财政金融政策,依法调控经济运行状态,提供

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行政手段,包括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财政补贴、动用储备和行政限

价等项措施规定,在宏观调控中仍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两次宏观

调控的实践也证明,调控效果有赖于行政手段作用的有效性,不可轻言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1)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明显变化

,宏观调控已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经济、法律手段的作用越来

越大。(2)对外开放的扩大,推动国内经济迅速与国际经济接轨, 世

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有效运用汇率、出口退税、关

税和引导外商投资等项宏观调控措施(包括原有的手段),调整国内经

济运行态势,防止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课题。(3)把国民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是维持正常经济秩序, 保持

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宏观调控效果比较

调控效果可界定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作用。从总体上看,两次宏

观调控都达到或接近预期目标。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产业得到加强

,扭曲的经济结构初步校正,过快的增长速度、过高的通胀率基本降到

正常水平或趋向正常。下面试从经济增长的振荡幅度、经济增长潜力的

实现、宏观调控成本和基础产业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1.经济增长振荡幅度缩小。1988—1991年调控期间,受实施强硬的

行政调控手段的影响, 经济增长率振荡幅度较大, 1988 年最高点至

1989年最低点相差7.3个百分点。在1993—1995年调控期间, 强调间接

调控,力求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率的振荡幅度较小,1993年经济

增长率的最高点与1995年增长最低点之间相差3.1个百分点。

2.经济增长潜力基本实现。增长潜力指一国经济可能达到的最大增

长。因缺乏该项统计指标,为便于分析,我们采用我国若干年度GNP 增

长的平均值作为经济增长潜力的近似值。1979—1989年,年均GNP 增长

为9.1%,1989年增长3.9%,低于平均值5.5个百分点。1990 年增长5

.0,与平均值相差3.7个百分点,1991年则相差1.4个百分点。

1979—1994年,年均GNP增长9.5%。1994年GNP增长11.6%, 高于

平均值2.1个百分点,1995年增长10.2%,高于平均增长速度0.7个百分

点。经济增长潜力基本实现。

3.宏观调控成本较低。宏观调控成本指我们为抑制经济过热,而被

迫放弃一定幅度的经济增长,或指经济增长潜力与当年经济增长率的差

额。在1988—1991年期间,为抑制通货膨胀,改变经济发展中的过热状

态,我们被迫放弃了5.5 个百分点的增长率。 按当年价测算, 相当于

2724亿元。同样在1990年相差3.7个百分点,当年价为1593亿元, 1991

年则差1.4个百分点,当年价为460亿元,3年合计约4777亿元。 即1988

—1991年调控期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少增加4777亿元。这也就是我们

为此而付出的宏观调控成本。(注:关于宏调控成本的测算,我们所采

用的方法仅仅是初步,写入文中意在引起探讨。)

1994、1995两年,经努力基本实现增长潜力(扣除一定的统计水分

)。就此分析宏观调控成本是以非意愿性投资的形式付出。据建设部数

据,自1993 年至今, 积压的高档商品房约达8000 万平米, 按一平米

2000元计,约有1600亿元商品房积压。如果再考虑到除此之外的超正常

库存,其数额将相当大。

4.国家成功地引导投资向基础产业倾斜。前一次调控期间交通运输

、邮电通信业,累计完成投资937.7亿元,在1993—1994 年累计完成投

资2274亿元,增加约1300亿元。在这期间建成了“京九”铁路、北京西

客站。新增市内电话交换机573万门。农业方面, 国家用于农业的投资

,1993年增长6.9%,1994年增长21.7%, 同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

价格。1995年农业粮食产量达4.6亿多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5.关于宏观调控效果的评价。在这两次调控中,国家对总需求的调

节和控制日趋成熟;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秩序混乱问题,两次

调控都力图纠正,但未见根本好转。再如农业保护问题,我们面临两难

选择,必需保护又难以立即实行,恐难以为继。投资约束机制尚未建立

,通胀率仍在2位数徘徊, 地区差距加速扩大和国有企业改革困难等问

题。对这些问题似应分开讨论,其中有的可在宏观调控中得以解决,有

的则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因为经济运行中的难点问题,实际

上是经济体制中深层次矛盾的反映。只有继续推进改革,将宏观调控、

深化改革和加强法制建设相结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中才能逐步解决。

四、几点启示和思考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型经济,

市场化程度发育很快。目前我国市场化程度已达较高水平。80%的投资

品、85%的农产品和95%的工业消费品的价格由市场形成,所需资源也

由市场配置。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发展

很容易进入无序状态,在我国往往表现为经济增长中的“过热”。这时

需要国家出面干预,以宏观调控的形式确保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和发展,迫使其从无序步入有序。

在宏观调控中须注意两点:一是合理运用财政、金融手段和行政立

法手段,对广义价格的形成过程进行管理监督,禁止垄断价格操纵市场

,牟取暴利。这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是加强企业的

市场意识。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2.实施农业保护、规模经济与抑制通货膨胀。农业发展缓慢,无力

支撑国民经济的较高增长,是形成通胀的极其重要的原因。由于农业在

市场经济中属于天然弱质产业,实施农业保护政策,有利于经济的长期

稳定增长。这也是现阶段世界各国对待农业的一般措施。我国情况比较

复杂,农业人口多于非农业人口,在现阶段实行农业保护政策有很大困

难。原因何在?换一个视角观察问题,则矛盾主要表现为我国工业无力

承受对农业实行保护必然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

在比较广泛的意义上,我国从60年代“三年调整”时期起,即开始

实行某种程度的农业保护,要求“工业支援农业”。同时不断提高农产

品收购价格。问题是,在提高农产品价格后,造成工业制成品成本增加

,推动价格上涨,工、农业产品比价在新的水平重新复归。所以,一、

二产业产品价格之比的循环复归,是通胀形成的更深一层原因。之所以

这样,实质上是因为我国工业产品的生产规模小于规模经济要求的标准

,成本高利润低,无力承受农产品提价所带来的成本压力。除家电行业

已初步达到规模经济标准外,其它行业还难以在短期内达标。所以实施

农业保护政策,必须要求工业达到规模经济产出水平。另外农业自身也

需从家家种田、户户承包,逐渐转向适度规模种植经营模式,以期改变

我国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式的经营模式。

3.经济法制化。宏观调控的意图之一是力求规范利益主体的行为,

保持正常的经济秩序,消除发生混乱的根源。在1988—1991年调控期间

进展不大。而在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我们则取得明显的进展。原因

在于加强了法制化建设,依靠法制有效地约束、规范了利益主体的行为

。在本次调控期间,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行政法规,如《预算法》

、《公司法》、《个人所得税法》、《合同法》及增值税消费税和外汇

管理条例。为初步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依法规范了市

场利益主体的投资行为,并且为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经

济市场化、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在经济发展中还会出现我们不了解不熟

悉的问题所引发的经济秩序混乱现象。如国有企业改革很可能带来社会

保障方面的问题,地区差距也须引起注意。抓紧制定一些重要的法律,

对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消除经济秩序混乱的根源,是必不可少的。

4.继续深化改革。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现有的经济体制及各种法

规存在着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经济国际化的体制性因素,因而需进行新的

体制改革,即改革我们通过改革而逐步建立的体制。如现行财政体制,

既有预算内收入,又有预算外收入,还有体制外收入。这种体制在改革

初期,为打破僵化的旧体制,刺激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

现在已经变成阻碍经济改革和宏观调控的因素。其最大的负作用是不规

范,利益主体的行为受投机心理的控制,追求短期利益,忽视社会公共

利益需要,为“寻租”提供了土壤。从整体分析,它削弱了中央政府对

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职能,财政政策软弱无力。市场经济要求各企业在

统一的全国市场上公平竞争。深化改革,实质上是前期改革的否定之否

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推动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更上一层楼。

5.关于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时机选择:变事后调控为事前预防性调控

。我们目前实行的是事后调控,即当经济过热状态已经发生,再实施调

控试图纠正。这样做,付出的宏观调控成本较大。总结两次宏观调控的

经验,如能事前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征兆,实施预防性调控措施

,也许效果好且成本小。预防性调控是指根据反映经济发展中期趋势的

各项指标,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力求经济发展在保持持续增长的

状态中减少振荡幅度,接近所允许的增长幅度。预防性调控相对于“扩

张”和“双紧”型的宏观经济政策,其对经济增长呈现出中性化的作用

,既不刺激经济增长,也不压抑增长。

回顾1995年经济形势,基本实现了宏观调控目标。但值得注意的现

象有二,一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达29.5%,金融系统全年存差(工商

行也是存差);二是企业存款大于企业贷款。货币供应量继续高增长说

明通胀压力向后期推移,企业存款大于贷款,说明企业认为投资风险大

,所以投资欲望在减弱,宁愿存款获息。类似情况在1989年曾经出现过

。按预防性调控思路,应准备进行预防性调控。今年似应保持投资的正

常增长,在适当时机可增加投资。具体措施可考虑,在适当时机适当下

调长期存贷款利率,以降低企业筹措长期贷款的利率成本,鼓励企业进

行长期投资。同时为预防通胀,短期利率可不动。关于预防性调控的研

究,还需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标签:;  ;  ;  ;  ;  ;  ;  ;  

两种宏观控制方法的比较与分析_宏观调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