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 经典文学 阅读教学
2018年关于国民阅读量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国民人均阅读量4.35本,相较以色列的60本、日本的40本、法国的20本、韩国的11本而言,中国国民阅读量少得惊人。当前初中生阅读的情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多数据都表明了初中生在阅读上存在问题。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语言枯燥、情感冷漠、行文没什么内涵的情况。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引导学生如何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让经典文学唤醒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什么是经典文学
所谓“经典文学”就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体现人类智慧结晶的文学作品。经典的文学作品应该是得到广泛认可的文学作品。
二、初中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面对浩瀚的文学作品如何选择对自己有用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不言而喻需要选择经典文学作品。
经典作品不仅是语言运用的范例更是成为学生与古今中外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对话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可以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时代文明的风采,从作品中感受伟大心灵的搏动,领悟语言世界的奥秘,提高语文水平,提升精神境界。多阅读对学生大有益处,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大多数是特别喜欢阅读的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一)教育性
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经典,它的内涵都是要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经典文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地调动读者的感受,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在提高读者思想层次的基础上,提高读者的品味。阅读文学经典作品虽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效果,可是却可以逐渐地改变一个人,使人内在的东西喷涌出来。
例如在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阅读中,人们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所收获。这样的阅读就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而是学习到了生存的智慧、做人的品质等部分的内容。这些精神财富都可以慢慢的成为人品质中的一个部分,从而提升人的素养。
(二)人文性
经典文学表达的往往是人类共同的特点,具有普遍性。一些经典的作品在当代社会读起来也是有同样的感受。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学往往是和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什么时空局限,所以永远也不会过时。
阅读经典文学能够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这也比较系统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情感,价值观和思想,具有启迪的作用。用经典文学濡染出来的学生,不仅可以对历史抱有敬意,也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体察,他们不会在多种文化中迷失自己,也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
(三)工具性
语感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学生在阅读经典文学的时候,大脑皮层也会受到信息的刺激,从而实现审美情趣的提升。鉴赏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指标,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另外对于语文学习来说,积累往往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这还需要学生多去阅读文学经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典作文学经品阅读引导和教学
(一)将生活和经典联系在一起,转变学生的思想
对于学生来说,一些经典文学很难理解的,这也让学生对这些经典拥有仰视的状态,不愿意主动地进行阅读。其实文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诗经》里面讲的都是普通人的爱情和日常,从这个地方也可以看出来,文学只是人们生活的反映,它的中心还是人的心灵、感情和生活,它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教师讲解经典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少机械地讲解一些结构,而是要多加入一些生活体验,让学生回归生活进行思考。当教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经典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可以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二)引导学生认识经典
经典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哪怕经过时间的洗礼依旧可以发挥它的光彩。经典就是祖先不断挣扎进步的写照,它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部分。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吸收优秀的知识文化,解答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边城》里面我们就看到了纯朴的人民。在《老人与海》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坚强的灵魂。这些声音都可以证明,不屈的意志作为人类生命的精髓一直存在着。我们进入经典作品之中,往往可以感受更加精彩的世界。
当前流行快餐式阅读,就像网络作品,它们就带着很强的攻击性,几乎没有文学性,这就让学生失去判断的能力,建立起错误的价值观念,甚至一些作品打着青春校园文学的旗子,宣扬早恋,物质的生活状态,让学生接受了不积极的精神感染,没有办法进行人生的思考。如果阅读了太多的这样的东西,就会让学生失去前进的方向。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经典,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经典作品,从而获得精神抗体。只有学生接受了积极的思想影响,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念,才可以更好的去思考,从而更好的去进步和成长。
(三)利用好课内经典作品,减少失误
经典作品的内容大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什么联系,这就造成了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学生和作品之间也不能构建起对话的桥梁,从而让学生对经典作品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对于学生的误读,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打开经典作品阅读的世界。
首先,教师要构建良好的环境。比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这一部分的时候,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会让我们感受到天街的美好,一些学生说这首诗歌太像一个童话,不切实际。其实这就是学生的一个误读,完全从字面意思来进行理解。学生往往只能感受作者营造出来的美丽世界,却不能了解作者的苦心。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这首诗背后的时代,列举当时发生的事情,这时候学生就会知道当时百姓流离失所,各地也爆发着战争,从而豁然开朗,原来美好的世界只是作者希望的生活,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很痛苦。
其次,经典作品的教学需要从整体来进行思考,不能随便地猜想,下定论。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时候,里面的“美女蛇”就是作者用心插在生活里面的一个故事,让百草园更加地神秘有趣,和之后写的三味书屋形成了对比。可是一些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这只是一种迷信,即使百草园也是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其实这个故事只是对生活情境的补充,只是为了形成对比。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表示赞许和遗憾就会加深这个误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文本对比的作用,也可以推荐一些同时代类似的作品,让学生明白作者只是为了对照,从而减少误导。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读和写是分不开的两个部分,教师要在经典阅读思想的引领下,抛弃原来阅读和写作的形式主义,用读来促进学生的写,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愍愍.浅谈初中语文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J].中等教育,2017(10) .
[2]宋沙.中学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与教学研究[J].中等教育,2018(2) .
[3]边巴罗杰.大数据信息化下初中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J].中等教育,2013(7) .
[4]巩尊灵.初中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中等教育, 2018(6).
[5]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
论文作者:蒙万亨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经典论文; 学生论文; 经典作品论文; 文学作品论文; 文学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