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具有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协调经济利益、生态平衡和社会发展关系的作用。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建筑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充分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实际需要,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
1绿色施工技术概述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通过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使用者来衣服就是看以降低使用成本,对于建筑施工方来讲,可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对于建筑来讲,通过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可能有效的达到环保的目标,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即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绿色、无污染和可再生的能源,不仅可以缓解当前资源紧缺问题,而且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全面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建筑、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建筑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2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
2.1合理利用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是绿色施工技术的具体体现。但是当前对废旧建筑材料利用还不是很充分,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直接扔掉。这种做法违背了绿色施工技术理念,不但浪费了建筑材料,提高了成本,而且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要研究将绿色施工技术运用到建筑材料处理上,对固体废弃物要做到最大化利用,处理方式要得当。尽量科学进行回填,对建筑工程垃圾分类妥善保存,并针对废弃建材建立高效循环利用体系。这不仅减轻了废弃建材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而且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达到了节约材料的目的。随着科技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选择的材料类型也越来越多。在选用的时候应该优先选用新型环保材料,这样的材料不仅能耗低、对环境友好,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建筑节能,在建筑行业中被广泛采用。
2.2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用水,水资源和电力资源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几乎各个施工环节都要使用水,比如冲洗、养护、稀释等,绿色施工技术体现在水电资源利用上,就是要科学合理用水用电。施工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水资源特点,最大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自来水消耗量,广泛应用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只要检测合格就可以运用到施工环节中,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中,运用深井降水技术,能够实时监控施工过程中降水的影响。在施工各个环节比如混凝土养护时,覆盖养护就可以少用很多水。施工地面硬化势必会影响到水资源循环,硬化给雨水的补给造成障碍,因此硬化铺装时选择材料应采用透水性强的材料,这样雨水就能透过硬化表层流入土壤。总之将绿色施工理念贯穿始终,就能科学节约用水,统筹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3严格控制污染,降低扬尘
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①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进行控制,无论运输对象是什么,都要做好绑扎或覆盖捆绑等工作,使其在运输途中不会掉落,制造扬尘,所以还要对车辆的严密性进行检查[1]。运输车辆在卸载完运输对象后,如果是土砂之类,会黏连在车辆中,造成二次扬尘,所以还需要做好车辆清洗工作,在施工中,还要为运输车辆划分运输通道,使其距离施工对象远些。②对土方进行作业时,还要用薄膜或其他的覆盖措施及时覆盖住,尤其是风比较大的天气,施工人员要做好洒水、覆盖等防治扬尘措施,还要对扬尘高度进行控制。③建筑结构施工中,施工材料的堆积也会产生扬尘,施工人员还要对其高度进行控制,使其不会影响其他范围施工。如果材料本身易发生扬尘现象,还要对其储存设施进行选择,使其封闭性强一些。混凝土浇筑完毕,需要对表面进行清理时,施工人员还需要借助降尘设施来完成此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监督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可见度进行检查,现场必须达到目测无扬尘效果,现场扬尘处理措施和其他扬尘一样,覆盖、洒水以及围挡等。⑤大型构筑物在拆除或利用爆破措施之前,需要提前设置好吸尘器或降尘设施,在构筑物倒塌之后,要及时利用降尘措施来降低现场扬尘。
2.4防范水污染及光污染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过程中用水量较大,污水排放需要严格进行监督,污水排放一定要遵循国家相应标准。施工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污水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时要委托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污水排放指数,并出具相关报告,方便施工企业详细掌握污水排放情况。同时要采取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地下水,采用边坡支护技术对地下水形成有力保障。光污染也是施工现场一种污染源,在绿色施工过程中需要防范注意。夜间工作时室外各种照明设备会污染视觉环境,因此要对这些设备采取防护措施。
2.5防范噪声与振动污染
绿色施工要求噪声排放必须保持在规定的标准之内,要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注意防范给周围居民生活带来困扰。要有效控制噪声及振动污染,就需要实时监管,全面检测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噪音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如果无法实时检测施工噪音情况,也必须依照国家规定的检测方式严格检测,保证施工现场的噪音不超标。施工噪音原则上不能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施工现场周围两百米范围内分布居民区的话,在环保局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通常是晚上九点以后,清晨七点之前,要停止施工,如果赶工期不能停工也应采用低噪音设备。
2.6保护地表环境
绿色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对地表环境产生污染,最突出的是要保护土壤不遭受流失和侵蚀。建设过程中如果土壤裸露在露天环境下,可以采取覆盖土壤的方式保护土壤不受侵蚀。如果施工现场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那么应建立地表排水系统,同时采取措施对土壤斜坡进行固定,减少水土流失。施工现场的化粪池和沉淀池也是污染地表环境的重要因素。如果化粪池和沉淀池出现外溢或者泄露,要请专业人员妥善安全处理,因为很可能处理过程中会发生有毒气体泄露的情况。对池中产生的沉淀物要及时清理,并运送到合理的位置,确保运送过程中不产生新的污染。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一定要谨慎,要选择具备资质的机构回收处理。有毒有害废弃物如果管理不善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很难修复,因此一定要妥善处置,确保施工现场的土地资源免遭污染。
2.7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1)对土方的处理。在土方开挖施工结束后将其进行外运处理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和场地,同时也会提高交通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对建筑工程四周的居民生活造成相应的影响。在地下施工结束后需要取土进行回填,所以施工人员对施工流程进行科学的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原土回填施工。(2)各种建筑垃圾的二次使用。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经常会产生大量的建筑施工垃圾。相关施工人员将建筑垃圾进行科学合理的堆放与管理,对于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如废旧模板、废钢筋头、落地混凝土等建立回收利用使用制度及现场规范。在建筑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可以根据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方法进行分类,将具有较高强度的混凝土在混凝土基础垫层及现场临设地面硬化中进行合理的应用。
结 语
总之,随着我国低碳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各界对建设项目的节能环保提出了更高的现实要求。为了满足居民的健康生活需要,建筑企业需要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从而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6(02):108-109.
[2]万选奎.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14):13-14.
[3]傅轩威.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6(10):43.
论文作者:迟成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扬尘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水资源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