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学后教”的具体运用论文_严家伟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学后教”的具体运用论文_严家伟

云浮市高峰冯强学校 广东 云浮 527300

摘 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个人的综合素质相比于成绩更受重视。教育的目标也从只看重学生成绩调整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探索创新的成果,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先学后教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先学后教”的具体含义,分析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并对其实际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先学后教;运用

小学正是培养学生思维模式、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日后的行事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讲学的传统教学较为常见。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是教师无法顾及到所有的学生,且相较学生的能力,教师更看重学生的成绩。而教育是以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距,使得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效果有明显不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先学后教的含义

先学后教是一种较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负责指引方向和解惑。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课前教师为学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机会。学生在课前的自主探究能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先学后教模式中,学生处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没有传统教学的框架约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的机会,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先学”是教师在课前安排预习要求,使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课上通过讨论和教师的提示来掌握课文内容。“后教”环节教师是对课堂内容的总结和为学生解惑。“后教”环节处于课堂时间的后段,时间较短,内容要求少且精,集中讲解课文重点。

2.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意义

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语文水平关系着学生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能够推动教育的发展,也是教学活动的迫切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先教后学为主,教育的重心是提高成绩,是适应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讲解,但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的掌握较为缺乏,学生没有反馈信息的手段,自身的问题也难以得到解决,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也缺少实践和培养自身能力的机会。小学是学生建立学习习惯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先学后教模式是学生于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能使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全掌握新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学后教的具体运用

3.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

先学后教模式中,学生方面的“先学”是开展教育模式的前提。教师应在课前,明确下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前学习内容,来保障先学后教模式的正常开展。教师设置教学目标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脱离实际或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教师在布置预习内容时,可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心理预期,确保学生能真正地进行预习。例如,在《负荆请罪》课时教学时,教师在“先学”环节,预设几个问题,例如:文中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前后有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你还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在口述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以及理解能力,让学生养成先学的好习惯。

3.2通过教学情景,导入课程知识

小学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认知能力也处于培养阶段,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相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教师在导入课程目标时,需要结合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置各类教学情景,通过情景来导入课程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3.3鼓励学生组建团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学是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培养的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较低,在自学时会有许多疑问。教师以将学生分作几个团队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利用群体讨论来解决问题。团队合作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群体讨论的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学生忘记知识点的速度,使学生能更牢固地掌握课堂内容,有利于提供教学效率。学生在讨论中,氛围比较轻松,有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在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做出解答,以提示的形式,鼓励学生自己找到答案。教师的引导重心,在调整学生团队讨论方向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团队讨论中,学会接受与自身观点不一致的理念,并做到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团队互助学习的作用。教师也要鼓励团队的讨论内容进行适当的发散,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学生讨论后由教师对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归纳总结,提炼课程重点内容,便于学生课后的复习。

3.4创建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心,通过向学生单方面灌输教材内容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方向的调整和疑难问题解答。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轻松的课堂氛围也能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平等的交流能使学生更为放松,能够在产生疑问时及时提出,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创建轻松课堂,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足够的了解,并在课堂上以引导为主,避免直接打击学生,以免影响学生的信心和对语文课程的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使学生能够大胆地表达自身观念,正确面对自身的错误的不足,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3.5科学地安排课堂练习

教材内容的学习和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是课堂的重心。教师通过安排课堂练习,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分析学生对语文教材内容的学习程度,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难以自己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式的解答,并通过课堂联系结果来判断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课程安排。学生利用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来巩固自身已掌握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课文表达出的思想,对知识结构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并能及时查缺补漏。

教师在安排练习时,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当地布置练习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独自或合作完成练习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教师应避免二次教授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以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和对语文的兴趣。在发现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练习时,教师应适当提高教学目标和练习难度。如果学生的练习结果较差,则证明教学内容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情况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可能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教学质量。教师要适当调整课程标准并降低练习难度,保障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4.结语

“先学后教”模式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运用,能够提供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飓烈. 以生为本,师生共进——小学语文“先学后教”教学法应用研究[J]. 学苑教育,2013,(21):39.

[2]吴少凡. 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先学后教 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 吉林教育,2014,(17):82.

[3]陈元玉.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中学),2014,(06):108-109.

[4]洪明.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关系范畴及遭遇质疑之分析——以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29):45-47.

[5]刘喜如. 基于学科素养的“先学后教、以考促学”教学策略探析——课程视阈下的教学方式转换[J]. 文教资料,2016,(06):187-188+194.

论文作者:严家伟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学后教”的具体运用论文_严家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