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3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3
【摘 要】目的:分析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骨折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知识知晓率及患儿配合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者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骨折病人护理应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患儿家长的知晓率与患儿治疗配合度,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互动健康教育模式 小儿骨折 护理
我科近年来将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小儿骨折病人临床护理工作中,获得了多数患儿家长的认可。本文重点分析了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6~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骨折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人。观察组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3~10岁,平均(6.1±2.7)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36例,下肢骨折16例;治疗方法:手术治疗13例,非手术治疗39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9岁,平均(5.8±2.6)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33例,下肢骨折19例;治疗方法:手术治疗15例,非手术治疗3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积极治疗与悉心护理。同时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单向健康教育,即:介绍疾病知识,介绍科室人员,饮食、锻炼指导等,除此之外,不再做过多强化及鼓动。观察组则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完成互动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患儿入院后,既有专门人员负责接待,协助其家长办理住院手续,进行全面检查,并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同时准确掌握患儿病情,了解患儿与家长的基本情况、职业背景、独特个性、文化程度等,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做出初步评估,将以多方面收集、掌握、评估得来的患者及家长情况进行整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互动健康教育方案与内容,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持续性与全面性。②患儿进入病房后即开始入院宣教,护理人员以温暖、温馨的态度向患儿及家长介绍院区环境、区域功能、医护人员配备及医院相关条例,以消除患儿与家长的陌生感;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患儿建立亲切与信任感,可以选择为患儿讲故事、看图画等方式,也可为患儿准备小零食、水果等,帮助患儿稳定不安与恐惧情绪。③患儿开始治疗后实施疾病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年龄、性格、识字多少及家长的文化程度分别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患儿主要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为患儿讲解疾病知识、配合要点等,主动告知治疗方法的合理性与先进性,消除患儿紧张情绪;同时根据其家长的文化程度,讲诉治疗方法、治疗流程、治疗要点等;发放健康手册,主要内容为饮食常识、恢复锻炼常识、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知识,嘱咐患儿家长阅读,提高配合度与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健康讲座,要求患儿与家长尽量参加,主要针对患儿与家长在恢复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予以解答,以提高患儿及家长整体的认知度;有院方骨干医生定期随访患儿,掌握患儿恢复情况,予以鼓励,问询患儿是否存在不良生活习惯,予以纠正。④重视患儿恢复期间的饮食情况,帮助患儿制定饮食计划,并给予患儿家长一定指导,告知恢复期间饮食禁忌及适合患儿的食物,以保证患儿营养充足,促进其康复;患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功能锻炼指导,孤例患儿及早开始功能锻炼。首先,告知患儿与家长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与患儿家长共同完成患儿功能锻炼计划与内容的制定,保证功能锻炼计划符合患儿特点,也利于家长与护理人员掌握预期效果;因为患儿年纪尚小,认知能力及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动能锻炼需要在家长主动的配合下完成[1]。患儿进行功能锻炼前,家长需先掌握功能锻炼的要点,以起到示范作用,辅助患儿完成各项动作;增加功能锻炼的趣味性,以完成任务的形成激励患儿,提高患儿的配合度;还可组织同意病房内的患儿共同参与活动锻炼,以此激励患儿,提高恢复效率。⑤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注意问询患儿及其家长的主观感受,评估心理状态,帮助患儿与家长解答疑问,给予鼓励,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对患儿与家长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落实、执行情况进行记录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或补充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案,以发挥互动健康教育的灵活性。
1.3观察指标
考察两组患儿家长知识知晓率,观察两组患儿进行功能锻炼时配合度;患儿出院时以问卷形式调查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家长知识知晓率与患儿配合度对比
观察组患儿家长知识知晓率及患儿配合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骨折患儿在骨科临床属于相对特殊的群体,因儿童尚处在发育阶段,身、心均未发育完全,认知能力、自主能力、表达全程都需要家长陪同,以上总总无疑在一定程度生增加了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难度[2]。有文献指出,小儿骨折的治疗与恢复需要度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在此期间,除积极治疗与悉心的护理,患儿家长的参与是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环节。患儿家长提高自身知识知晓率,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与并发症预防方法,不仅是患儿预后的保障,也是引导患儿建立起对护理人员信任的基础。以往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患儿与其家长只是被动的接受相关指导及照护,并无主动性,也缺乏灵活性[3]。随着新形势下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与完善,在强调育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下,互动健康教育模式被提出并运用于临床,该模式更加注重护患双方的平等,提倡“双向”与“互动”,要求护理人员在为患儿及家长普及健康知识的同时,维护好护患关系,给予患儿一定情感支持,鼓励患儿家长参与把握护理计划,共同完成患儿康复计划与内容的制定,从而提高患儿治疗积极性。
本文护理人员在观察者患儿入院时即实施互动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根据患儿及其家长实际情况、心理特点制定健康教育内容,注重其心理感受与诉求,并邀请患儿家长参与制定锻炼计划,力求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长知识知晓率及患儿配合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者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我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成绩,说明小儿骨折病人护理应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患儿家长的知晓率与患儿治疗配合度,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孔庆芳,刘文斌,周兰姝.病人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2.7(26):1731.
[2]邵玉红,钱秋花,包英华.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4,5(26):68-69.
[3]双新秀,王育溶,刘少平,赵建.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8(19):167-168.
论文作者:佘海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患儿论文; 家长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互动论文; 模式论文; 小儿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