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碳经济的到来,给我国热处理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相对于“十二五”期间,不能再单纯依靠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增加拉低单位能耗,而要转变传统节能模式,加大技术集成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本文主要介绍热处理生产中的节能降耗措施,对多品种小批次的热处理企业的节能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热处理 节能 生产管理
我国热处理用电量约占机械制造业总用电量的25%~30%,在装备制造业中是众所周知的耗电大户。由于航空制造的特殊性,造成热处理生产的集中度差、任务量不足、生产效率和设备的利用率低,导致能耗消耗较大。国家“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对节能工作提出个高的要求,相对于“十二五”期间,不能再单纯依靠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增加拉低单位能耗,而要转变传统节能模式,加大技术集成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
1、热处理排产
目前很多航空企业都采取按照型号管理模式,调度和计划人员按照主管型号进行工作分工。该模式使相关人员对本型号的生产情况掌握更细致,能够依据型号研制节点有计划的安排零件生产,但各型号之间的总体安排上缺乏统筹规划。完全按照型号管理模式在热处理生产组织环节中就可能造成能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
⑴按照各机型零件紧急程度组织生产,经常会出现原本优先级不高的零件拖成生产急件,给工段造成的生产压力较大。
⑵调度员均按照各自型号安排生产,与其他机型调度横向沟通上存在欠缺。调度员能够根据自己负责型号零件任务在型号内考虑并炉生产的可能性,不同调度员型号之间零件的并炉生产考虑不足。
提高设备的负荷率是热处理生产节能的主要途径之一,热处理专业与机加专业不同,热处理零件同材料、同技术条件、同设备类型的零件在技术参数存在交集情况下允许并炉生产。可采取的排产方式:
⑴由专人负责热处理总体零件的排产
在不改变型号管理的模式下,增加生产排产总负责人。各型号主管调度员仍然承担零件验收、协调和编制生产流程卡工作。
⑵设立流程卡专用放置架
由于同材料的同种工艺的热处理温度均相同,所以将零件按照材料牌号进行分类。
将车间所有型号生产零件进行汇总,设立专用流程卡放置架。放置架按照材料牌号分栏管理,各型机调度编制完成流程卡后按照材料牌号放置到相应栏内。
⑶排产负责人二次分类
热处理设备类型较多,如盐浴炉、空气电阻炉、真空炉、可控气氛炉等,不同类型设备的热传导方式和保温时间均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需要排产负责人要根据工艺规程信息,按照设备类型和技术参数对同牌号材料零件流程卡进行二次分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⑷生产信息汇总
调度员将各自型号急件任务信息统一汇总到排产总负责人处。
⑸生产排产
排产负责人在安排当班生产任务时要优先考虑急件生产,接到急件信息后,要及时获取急件的材料牌号、技术要求等信息。将该急件流程卡所在栏内的所有流程卡零件与急件一同排进当班生产任务。
排产时要按照材料处理温度分中温、高温集中安排生产,尽量避免设备频繁升温、降温产生的热损失,造成设备热效率低下的情况。
2、可视化管理看板
通过会议检查计划完成情况仍是生产管理中的常见管理模式。通过调研发现该模式经常出现以下问题:
⑴有时会出现由于临时增加生产急件等因素导致当班安排的生产任务无法按计划进行,工人为了按生产计划节点,利用加班时间组织赶工生产。热处理属于机械加工中的中间工序,每天都会有不同零件到车间进行热处理,为了电能削峰填谷和能源充分利用,大多数热处理企业都会采取分几个班次进行生产,可能出现与上述未完的零件相同材料和技术条件的任务安排到其他热处理班次生产,造成了设备重复使用,电能的浪费。
⑵不同批次的同一材料元素含量存在差异,虽然使用同一参数进行热处理,最终检测硬度值有时会存在较大差异。一些零件会经过几次重新热处理返工,才能达到技术指标要求,造成了电能的浪费。
通过上述分析,在生产计划的管控和生产过程的管理过程中仍有较大的节能空间。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将生产组织和控制环节改进措施和现场问题处理改善通过可视化看板有机结合。
在生产组织和控制环节,除通过交班会进行检查外,加强对热处理生产过程管控,按照生产任务的轻重缓急,对生产计划实施动态管理。由于生产急件等特殊原因未完零件,由生产班组提出调整申请,由生产主管根据零件实际情况进行周期调整。排产人员看到信息后,次日的生产会结合未完零件材料和技术要求,在安排任务时将其它同材料、同技术要求的零件一并下发,并炉生产,减少生产炉次,达到节约能源目的。看板中在各班组计划栏下,专门设立班组未完项目清单,班组将遇到的问题记录在表单下,由现场服务响应团队负责处理,大大提高了问题的处理效率,较少了设备等待造成的电能浪费。
3、结语
通过对热处理生产环节实施的节能控制措施,结合材料牌号和技术参数进行综合考虑排产,虽然产品总量一定,但提高了单炉次装载总量,使热处理设备的负荷率提高,减少了生产炉次。通过变更热处理排产方式、AOS可视化管理看板等工具的应用,使生产管理科学化,对生产过程管控更加直观化。热处理设备的负荷率提高,利用率增加,生产管理水平有所提高。通过现场服务响应团队的成立,车间凝聚力得到提升,问题的处理速度得到提高,提高了车间的生产效率,节约了能源。
参考文献:
[1]樊东黎、贾洪艳、马兰《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2002.
[2]樊东黎.《论我国热处理能源结构改革的必要性》.2002.
论文作者:王树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零件论文; 急件论文; 材料论文; 型号论文; 调度员论文; 节能论文; 牌号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