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效应还是就业规模效应?——工人相对工资下降原因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工人论文,工资论文,规模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资理论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工资的本质就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形式。①而古典经济学认为,工资就是劳动的价格,将劳动等同于商品,其通过计件工资或计时工资等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现如今西方主流经济学放弃了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工资形成学说,将工资的形成和变化归因为市场的供求关系,放弃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根本出发点。②不断增长的工人名义工资似乎掩盖了剩余价值的产生,但工人相对工资增长率与利润率增幅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使得资本主义经济中个人福利与资本积累的矛盾无法调和,由此造成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不断波动,使得就业量、实际产业增加值、国际贸易与工资变动之间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相关性。 从微观层面上看,按照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工资的定价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工资首先由受现实生产条件影响的边际产品成本来确定,并由此决定了厂商愿意支付的工资;对于劳动者本身,通过对追求闲暇或收入的选择,形成了劳动者可接受的工资水平。这样基于劳动供给者的偏好函数和劳动需求者的生产函数的新古典工资决定理论就建立起来了。然而,偏好函数与生产函数中的就业量等变量是外生的;而技术条件、追求收入或闲暇的心理水平也是外生变量,均未对工资定价的本质予以揭示,对影响资本投入的剩余价值也未做过多阐述,使得由此确定的影响名义工资变化的因素令人难以信服,尤其是针对工人相对工资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马克思经济学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工资(或劳动力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矛盾关系,进而揭示了劳动力价值与工资的相对变化规律,超越了表层的市场交换行为。 从宏观层面上看,技术进步、就业市场的结构与相对规模、国际贸易等因素均对一国的工资水平有较大影响,仅从供需关系来解释工资的变化显得十分单薄,而通过假定引入的其他因素影响机制更是限制了一般的解释能力。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历经自由资本主义和受凯恩斯经济思想影响的国家干预资本主义,除个别国家外,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中,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积累使得工人名义工资不断增加,如图1,但是英国、日本、希腊等国的年人均名义工资则存在降低趋势或基本不变,这表明技术进步不是影响工人工资的唯一决定因素。 工人平均有效工作时间直观衡量了技术进步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水平。从各国工人工作时间上看,在2000~2014年,除韩国人年均工作时间大幅降低外(降幅约16%),其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年均工作时间是逐步降低的,如图2所示,在工作时间变短的总趋势下,工人平均名义工资的波动变化与马克思经济学对剩余价值增加的预言相符。③从名义工资水平和年均工作时间的变化上可以看出,除技术进步之外,存在着影响工人工资变动的其他因素。那么在现有的经济形势下,马克思工资理论是否成立?工人的相对工资如何变化,是增加还是降低?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效应是否降低了工人的相对工资?技术进步是影响工人相对工资的主要因素吗?本文以美国制造业为例,对工人相对工资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揭示影响相对工资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变化机制,同时也对马克思工资理论的相对工资部分进行补充说明。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背景进行简述;第二部分对工人相对工资变动趋势的已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总结;第三部分则是明确工人相对工资的定义,以区分工人相对工资和工人名义工资;第四部分主要以美国制造业为例综合分析工人名义工资和相对工资的变动情况,并对比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中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动趋势;第五部分针对影响制造业工人的相对工资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六部分则是本文的主要结论和相关讨论。 二、文献综述 科学合理地判断工人相对工资的变化趋势,需要系统了解名义工资的形成过程。古典经济学的工资形成理论主要包括生存工资理论和工资基金理论。④新古典经济学将工资的决定机制建立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框架下,认为在均衡的工资水平下,全社会实现充分就业,与之相对应的是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的产出,那么便可以通过降低工资得到更高的就业率。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形成理论则是主要基于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均衡价格工资理论发展起来的,主要有凯恩斯工资理论、集体谈判工资理论、制度学派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和人力资本工资理论等,主要的出发点都是基于非生产过程,对就业量与货币名义工资的同向或反向变化趋势至今未形成统一的定论,也无法提供对工人相对工资形成原因的解释,更难以从根本上判断其变化趋势。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七章中对工资的本质做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工资的本质就是劳动力的价格,而不是劳动本身,劳动是价值的实体与内在尺度。劳动的市场价格就是围绕着必要劳动价格上下波动的价格。同时,预付资本中包含了工人的工资,剩余价值率的不断提高必将造成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则工人的相对工资是存在降低的趋势的。因此,工人相对工资的确定必须结合劳动价格以及产业增加值共同确定,影响劳动价格(名义工资)和产业增加值的因素也共同影响了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化趋势。工人名义工资与相对工资的变化主要与经济水平、就业规模、生产效率(或称技术进步)、科研投入、国家贸易和技术转移等因素相关。 赵玉林指出,美国1950~1977年制造业利润的增长率远超工人名义工资的增长速度,工人相对工资在二战后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经济增长导致构成劳动力的生产资料水平和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名义工资却是呈上升趋势的;劳动力生产力水平提高将导致劳动力价值下降,但由于数据获取和研究方法的限制,其并没有从更加长期的时间段来分析,而仅仅通过1949年和1970年的截面数据来分析的。⑤对于就业规模和工资的相对关系研究,菲利普斯曲线揭示失业率和名义工资的变动率呈负相关,即就业规模的增加会造成名义工资的上升,但其将名义工资的上升理解为由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规避了相对工资变化的实质。 影响劳动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是技术进步,那么技术进步能否影响相对工资呢?戴维斯认为,从美国和欧洲的产业数据来看,基于一个全球范围的分析框架,就业规模和技术进步均影响了相对工资的变化,但是全球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并未针对非熟练工人相对工资的提高,也不会对工人相对工资的变化趋势产生影响,仅改变了相对的均衡工资量水平。⑥尼尔森基于当前福利和延递收入提出实际工资的度量,即包括或不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工资水平,指出,在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的条件下,1995年的工人的实际小时税后工资相对于战后的工资峰值下降了约12.5%,主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投资的增长带来的利润率的增加率超过了工资的增加率。⑦由于没有定量测算产业附加产值,定量的工人相对工资水平无法获得。由于国际贸易的兴起,单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进步受到其他国家的投资或技术转移的影响,达斯格普特以1961~1991年的美国制造业为例指出,国际贸易和投资会引起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会造成劳动价格和相对工资的变化。⑧另外,王生升指出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技术构成比例逐步提高,也会引起剩余价值率逐步提高。⑨朗等认为发展教育会促使技术进步,也会对就业工资产生影响,对于首次就业人员,相关专业的教育程度会提高相对工资的水平。⑩诺斯诺瓦(Rusinova)认为就业规模与名义工资是严格的正相关关系,(11)但其并未说明就业规模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工人的名义工资以及相对工资,也未对就业规模效应与技术进步效应对相对工资的影响水平进行阐述。 可以看出,针对工资变动趋势的研究,西方经济学界主要集中在非生产过程的工人福利水平,对在生产过程中预付资本的工人相对工资水平没有系统深入地研究。而基于生产过程的马克思工资理论虽揭示了工人相对工资的变化趋势,认为工资的形成主要受到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制约和影响,也受到集体联合谈判力量的左右,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对影响工人相对工资变化的原因并未做过多的阐述,而关于技术进步、就业规模和国际贸易等影响效果则是研究较少。因此,厘清影响工人相对工资变化的因素,并实证工人相对工资的变化趋势,是对当代马克思工资理论的一个补充。 三、相对工资的定义 马克思指出,工资的决定过程实质上就是资本与雇佣劳动间重新分割新价值以及确定剩余价值率的过程,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力价值,提升了资本在剩余价值中的构成比例。(12)然而名义工资的波动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着复杂的关联,只有相对工资水平准确地反映了剩余价值的构成水平。 关于工人工资的界定依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计算准则。美国劳动统计局(后文简称BLS)(13)在统计工人相对工资时曾以“有三口人依赖的工人的实际周可支配收入”来表示工人平均每周税后工资的实际价值,但该指标的缺陷是不能直观反映工人购买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90年代,美国关于工人工资的可靠计算方法一直存在争论,有年时间系列平均实际可支配小时收入、实际小时报酬(14)等,主要的划分依据还是从工人的福利出发点。在衡量分产业的工资情况时,BLS以非管理层工人平均每小时工资(average hourly earnings of production and nonsupervisory employees)和非管理层工人平均每周工资(average weekly earnings of production and nonsupervisory employees)来衡量产业工人的名义平均工资,对于一般意义上工人的名义工资,主要是针对后者。 由于本文考察工人相对工资的变动趋势就是测算工人工资的相对构成比重,采用绝对值形式的实际可支配或实际扣除社会福利的名义报酬没有实际意义,采用名义工资占工人创造价值的比率则更能有效衡量工人的相对工资水平。为方便后续叙述,本文对于工人相对工资的定义如下: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保证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工资相对组成结构的一致性,本文在计算工人平均工资时,采用BLS公布的平均工资;对于工人产值,采用产品价值增加值(value added(15))来度量,产业增加值包括了工人本身的工资和福利等人力成本要素、税费、总营业盈余,是行业总产出与中间投入的差值。 四、工人相对工资变化趋势分析:以美国制造业为例 利用式(1)和(2),将工人工资与制造业的增加值归一化后进行对比,可以直接计算出工人相对工资水平,如图3(a)和(b)。对于美国制造业,工人相对工资在1948~1980年之间是基本平稳波动的,存在局部的平稳性波动,但从1980年以后,制造业工人的相对工资总趋势是下降的,2010年工人相对工资约下降为1948年的一半。具体到汽车制造业,工人相对工资水平总的趋势上也是下降的,短期也存在着局部波动。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学中对于工人相对工资降低趋势的判断是正确的。 由于制造业加班时间和产业增加值的逐步上升与从业人口的相对变化(虽然自1951年后工人每周工作时间基本不变),工人人均每小时产值是逐步增加的,而且人均产值的增加率远大于名义工资的增长率,由此造成工人相对工资降低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制造业总体来看,(16)1939~1944年的工人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上升,1945~1950年每周工作时间又回落至每周平均工作39~41小时;1951~2014年每周人均工作时间在1950年水平上下波动,而每周加班时间从1956年起是曲折中上升。长期看来,美国各行业的名义人均工资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的,而制造业的人均工人工资是介于耐用品和非耐用品制造业之间,如图4。对于制造业中各部门的平均工资变化情况,1998~2014年制造业中各部门的人均名义工资稳步上升,如图5和图6所示。 从就业规模来看,以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业为例,如图7所示,制造业总体人口就业量相对于历年全美总就业人口是逐步下降的,这表示随着人均工资的增加,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口逐步降低,从业人员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然而汽车及零部件业从业人员数量相对于制造业从业人口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约为5%~7%,但其相对于总就业人口的比率是逐步下降的。 1977~2014年美国制造业的产业增加值(23)和工人名义工资总体上有上升,但工人的相对工资水平却下降,如图3所示。不禁让我们产生疑问:对比技术进步效应,相对就业规模效应是否对工人相对工资有较大影响? 基于马克思工资理论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影响名义工资和产业增加值变化的主要因素集中在科研投入比例代表的技术进步、就业规模、国际贸易等因素上,仅从图表只能判断工人相对工资下降的总趋势,到底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效应起主要作用,还是由于相对就业规模的下降拉低了工人相对工资水平? 五、工人相对工资变化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说明 全球的技术进步、就业量的提高会对工人相对均衡的工资量产生影响,而人力资本的积累则会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自身工资的提高;科研投入会增加总产出和资本存量,资本存量的规模与结构会导致就业规模的改变,(24)而就业规模的增加可能会进一步引起名义工资的上涨。另外,国际贸易和投资则会加速技术进步与地区间技术转移,进而对地区内从业者的名义工资水平产生影响。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就业人数、产业增加值、国际贸易、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均会影响制造业工人工资水平。对于很多变量在理论上难以取舍的问题,一般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Stepwise Least Square Regression)利用各种统计准则进行筛选,其基本核心思想是在备选的全部解释变量中,按照它们对因变量影响大小、变量的显著程度或对回归方程整体显著性贡献的大小,由大到小地逐个引入回归方程,其中已经被引入模型的变量很可能在新的变量引入后失去原来的重要性,从而将其从方程中剔除;经过逐步地比较判断,最终产生最优的回归模型。(25) 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中利用前向法利用显著性指标p作为筛选标准,可以得到教育与技术进步、相对就业人口规模、制造业产出规模、国际贸易与技术转移的显著性明显。 对于数据的处理,由于就业规模的绝对值增加无法反映行业从业人口以及相对工资的相对变化,所以本文在分析工人相对工资变动时,对就业量的指标选用行业相对的就业规模,即为行业就业总人数占全国就业总人数之比。出口与进口反映在对于本国经济的作用上的指标为净出口,通过将净出口总额在与GDP总量折算成为相对净出口水平作为衡量净出口相对变化的解释变量。其余指标也采用同理折算。为构建一个可供检验的计量模型,将本文定义的工人相对工资p作为因变量,用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N)来表示相对就业人口规模效应;用制造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来表示制造业产出规模;选取科研研发(R&D)在年GDP中的支出比例()表示技术进步;利用净出口占年GDP的比值()来表示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技术转移效应。 变量的数据来源为美国BLS和BEA提供的按年度划分的工人制造业的人均工资、就业人数、GDP中制造业所占比例及其在R&D上的支出比例,以及全美历年进出口贸易量。(26)其中,需要说明的是,1977~1980年美国GDP在R&D上支出额度未知,由于变化趋势一致,采用后续历年平均值替代缺失数据;考虑到不同变量水平值的巨大差异,上述数据均按对应于全国GDP总水平转化为相对值百分比。表1为各变量的描述统计量。 (二)计量模型及检验结果 1.时间序列数据的数理分析逻辑 以时间序列数据为依据的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都隐含了数据是平稳的(stationary)这一重要假设,即数据的均值和方差均是与时间t无关的常数;协方差是只与时间间隔k有关,与时间t无关的常数。如果时间序列数据不满足“稳定性”的假定,则将会导致虚假回归(spurious regression)或伪回归,(27)由此而作出的预测是无效的。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协整(cointegration)方法,可用于检验时间序列变量的数据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对模型中的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再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确定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而这些工作开展的前提是要求时间序列模型中的变量有平稳性特征。因此,在建模和实证分析之前首先应检验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 考虑各变量之间的边际关系影响,对于每期变量的复杂相关性,若采用一般的回归方法,那么分析结果是不可信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非结构的建模方法。对于经济系统动态性的分析主要是利用VAR模型检验长期均衡关系和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28)VAR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对于非平稳序列只要各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可直接建立模型,因此在建模前进行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也是必须的。 2.平稳性检验 为了保证DF检验中随机误差项的白噪声特向,DF检验进行扩充形成了ADF(Augmented Dickey Fuller)单位根检验。对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方法选用ADF单位根检验,数据在一阶差分下数据才是平稳的,即数据均为一阶单整I(1)。以带截距项的检验结果为例,如表2。 3.协整关系检验 对于多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约翰森(Johansen)和约瑟里约斯(Juselius)(29)提出了一种用系数矩阵协整似然比(LR)检验的方法,通常称为JJ检验,也简称Johansen检验。其中,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p通过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茨准则(SC)确定为p=1,具体如表3所示。 表4为5%置信水平下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汇总。可知,至少有1个协整关系,可基于原始数据进行VAR模型分析,一般取第一个协整向量作为协整向量。 4.VAR模型分析 由表3知最优滞后阶数p取1,对应的VAR模型回归结果如表5。 为验证上述结果的稳定性,需进行稳健性检验。通过计算模型的AR特征多项式,发现特征多项式的根的倒数全部位于单位圆内,这表明以上建立的VAR(1)模型是稳定的,如图8所示。由表5可知,以相对工资p为因变量,p、Ex、Rd、Va的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为因变量的拟合效果最好,可决系数较高,分析可知,相对就业规模、相对净出口规模、相对产值规模的增加均会降低工人相对工资水平;而相对科研规模的提高则会增加工人相对工资水平。 稳定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当上述某个变量发生变化后,会引起其他变量发生相应的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的影响会逐步消失,具体的变化趋势需通过脉冲分析和方差分析进一步研究。 5.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格兰杰检验的结果见表4,简记如下:P(N,Va)、N(P)、Ex(P,N)、Rd(N,Ex,Va)和Va(N,P),上述符号表示括号里的变量是括号外变量的格兰杰原因。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多个变量存在单向联系,P与N、Va存在双向联系,可以说明我们建立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的,可基于此对各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进行脉冲分析。 6.脉冲分析和方差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每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对自身与其他内生变量带来的影响,或脉冲响应函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模型中的各变量对于冲击的响应。而方差分解(30)(variance decomposition)是分析预测残差的标准差由不同新息的冲击影响的比例,亦即内生变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方差)的贡献度。 图9~12为各变量的相对变动下的响应函数,可以看出,相对工资规模N与相对科研规模为同趋势变动,并在第14期后逐步趋于稳定,而相对工资水平p在初期随相对就业规模的增加而降低,但在第5期后随N的降低而降低;相对工资规模N的变动对相对产值规模的影响较小,N的变化与相对净出口规模呈反向影响趋势,相对就业规模的提高降低了相对净出口规模。但是相对净出口规模的降低将会促使提高相对科研规模和从业人员相对就业规模的政策产生,并进而提升相对工资水平,在第4期以后,净出口水平的变化与相对就业规模变化同趋势。相对科研规模的降低也会拉低相对工资水平、相对净出口规模和相对从业规模,但提高了相对产值规模,并在第8期后趋于平稳;相对产值规模的降低反而会提高相对工资水平和相对净出口规模,并促使相对科研规模提高。 对于工人相对工资p的变动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如图13,相对就业规模贡献最大,其次是相对产值规模和相对进出口规模,相对科研规模在第6期后对相对工资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科研投入代表的技术进步短期影响较小,在第7期后逐步增大。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是仅次于相对就业规模的影响工人相对工资的因素。 (三)模型分析 根据上文的实证结果,第一,工人相对工资水平p受相对就业规模N的影响是最大的,总体上p与N是负相关,即相对就业规模的增加会导致工人相对工资水平的下降,而从长期来看,相对就业规模的增加会使得p从初期降低并逐步过渡到一个稳定的状态。第二,相对产值规模也对工人相对工资水平影响较大,Va与p也呈负向相关。第三,相对科研规模与工人相对工资水平正相关,但从长期来看,科研投入比重的增加将越来越大地影响工人工资相对水平。另外,相对净出口规模与工人相对工资水平也呈反向变动关系,净出口的降低会带来相对科研规模和就业规模的增加,因为国际贸易主要能反映在技术转移上,国际贸易额的降低,会引起国内就业的增加和研发力度的加大。 对于美国制造业工人相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结论。 第一,制造业产出规模的增加会降低工人相对工资。第二,相对就业规模对美国制造业工人的相对工资影响最大,相对就业规模的增加会逐步拉低工人的相对工资水平,但从长期看会很快趋于稳定。从图7可以看出,1977~2013年,美国制造业从业人口的相对比率一直下降,与美国制造业工人相对工资的持续下滑保持一致。第三,相对科研的投入比重与工人相对工资呈正相关,但技术进步的正向效应短期作用有限,长期效应则越来越显著。一般地,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原理,技术进步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并导致工人名义工资所占产值比例逐步降低,但是由于美国制造业相对就业规模的持续下滑,而美国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是在2005年以后才开始上升的,投入短期效应不明显,造成相对就业规模对制造业工人相对工资的拉低效果大于科研投入比重所带来的对工人相对工资的正向效应。第四,国际贸易中净出口与美国制造业工人的相对工资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美国净出口水平主要是以进口为主,制造业进口额增加,将降低对国内制造业的需求及其市场份额,进而降低制造业工人相对工资水平。 由于劳动力价值直接衡量了工人的工资,工人工资在行业内或全国范围内的平均则构成工人的平均工资,而工人的相对工资则表示了工人的名义工资占工人创造产业增加值的相对水平。基于边际生产力理论的西方工资理论无法实现工人相对工资的明确界定。与影响名义工资水平的绝对就业规模不同,影响相对工资变化的主要是相对就业规模。本文以美国制造业为例,研究了工人相对工资的变化趋势及影响此变动趋势的几个重要因素,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以美国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业为例,工人相对工资的变化受相对就业规模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产业相对增加值、科研相对投入和净出口占GDP总额的比例。从长期来看,相对科研规模所代表的技术进步效应对工人相对工资的影响将超过相对产值规模的影响。 第二,制造业产业增加值与工人的相对工资成反比例增长关系。随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上升的幅度远小于工人产品增加值的增长速率,因此,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降低的,进而造成劳动力价值的下降。 第三,相对就业规模对相对工资的负效应大于技术进步带来的正效应,相对就业规模的增加将降低工人的相对工资水平。技术进步与相对就业规模呈正相关,但行业就业相对人数的增多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人均产出水平,而这种降低的幅度大于技术进步带来的正向拉动作用。 第四,国际贸易的净出口水平的增加会降低工人相对工资的大小。净出口贸易水平的增加利于技术扩散和国内市场份额的下降,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工人相对工资的降低。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工人相对工资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对马克思经济理论进行了理论补充。但本文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本文主要以美国制造业为例分析了工人的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动趋势,而由于第三产业在美国日益成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极,有必要以美国第三产业为例分析其工人相对工资水平变化趋势是否与制造业保持一致;另外,贸易条件对工资的国民经济差异和形成会产生影响,所以国际贸易的发展水平可能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人相对工资影响不同。这些问题均需要后续研究的深入开展。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6-618页。 ②马克·布劳格:《经济理论的回顾》,姚开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③“劳动时间的延长反过来又会引起劳动价格的下降,从而引起日工资或周工资的下降。”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30页。 ④马克·布劳格:《经济理论的回顾》,姚开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2页。 ⑤赵玉林:《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量的变化趋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2年第2期。 ⑥Davis,Donald R.,"Technology,Unemployment,and Relative Wages in a Global Economy",European Economic Review,no.42(1998),pp.1613-1633. ⑦Nilsson,Eric A.,"Trends in Compensation for Production Workers:1948~1995",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vol.31,no.4(1999),pp.133-163. ⑧Dasgupt,Indro Thomas Osang,"Globalization and Relative Wages:Further Evidence from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no.11(2002),pp.1-16. ⑨王生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工资理论》,《政治经济学评论》2007年第1期。 ⑩Long,Mark C.,Dan Goldhaber,Nick Huntington-Klein,"Do Completed College Majors Respond to Changes in Wages?",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no.49(2015),pp.1-14. (11)Rusinova,Desislava Vilen Lipatovb and Frigyes Ferdinand Heinz,"How Flexible Are Real Wages in EU Countries? A Pane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no.43(2015),pp.140-154. (1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5-266页。 (13)资料来源:http://www.bea.gov/(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简称BLS)。 (14)Nilsson,Eric A,"Trends in Compensation for Production Workers:1948~1995",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vol.31,no.4(1999),pp.133-163. (15)工业贸易增加值(Industry value added)就是指一个行业内的私人企业或政府部门对整体GDP的贡献,具体是工人的工资与津贴、税费、进口补贴以及经营利润的总和;其值也等于行业总产出与中间投入的差额(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BEA)。 (16)U.S.Census Bureau,Annual Survey of Manufactures,2013. (17)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BEA),http://www.bea.gov/industry/gdpbyind_data.htm. (18)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BLS),http://www.bls.gov/ces/cesbtabs.htm. (19)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BLS):Table B 8.Average hourly and weekly earnings of production and nonsupervisory employees on private nonfarm payrolls by industry sector,seasonally adjusted. (20)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BEA),http://bea.gov/industry/gdpbyind_data.htm.行业代码为NAICS codes,其中500为制造业(manufacturing),518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Motor vehicles,bodies and trailers,and parts manufacturing),其余代码含义详见NAICS codes分类。 (21)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BLS),http://www.bis.gov/ces/;注:2015年仅计算至9月。 (22)http://www.bls.gov/webapps/legacy/cesbtab1.htm. (23)U.S Census Bureau,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2012. (24)徐跃华、朱殊洋:《马克思均衡下的分布参数就业模型》,《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 (2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6)数据来源:http://www.nsf.gov/statistics/iris/history_data.cfm. (27)赵国庆:《高级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8)Sims,C A,"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Econometrica,no 48(1980),pp.1-48,reprinted in Granger,C.W.J.,Modelling Economic Series,Clarendon press,Oxford,1990. (29)Johansen S.,Juselius K.,"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n Cointegration—With Applications to the Demand for Money",Ox 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vol.52,no 2(1990),pp.169-210. (30)Sims,C.A.,"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Econometrica,no.48(1980),pp.1-48.技术效应还是就业规模效应?职工相对工资下降原因研究_工资水平论文
技术效应还是就业规模效应?职工相对工资下降原因研究_工资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